Beyond the Scene歷屆校長口述歷史的紀錄者─ 交大圖書館特藏組周湘雲小姐專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繼郭南宏校長《無懼.無華》專書後,緊接著要發行的是鄧啟福校長口述歷史《無求常安》,一系列的卸任校長口述歷史專書不僅讓校友們重溫當年就讀時的點點滴滴,更能夠從校長們人生故事中挖掘到特殊的人文魅力!除了內容富含交大人物故事的珍貴性外,幕後負責執行的團隊工作花絮同樣精彩,透過本期和專書的紀錄者周湘雲小姐的訪談,相信校友們定能感受到交大人對校史的重視,以及認識兩位校長不同於工作樣態的「另一面」。

緣起:追本溯源精神

這系列專書計畫其實起源於前主秘裘性天教授的構想,他想替校長們與在臺復校後的第一、二屆電子所校友做訪談資料,企圖保留住交大珍貴的歷史資料。此想法再經過當時的圖書館特藏組吳玉愛編審(現任特藏組組長)與副館長黃明居教授(時兼特藏組組長)醞釀,延伸出除了校長口述歷史的部分之外,還另建置一套「交通大學校史文物資料典藏查詢系統」,將特藏組多年來整理分編之校史文物讓讀者使用,這個點子很快的受到時任校長張懋中校長的支持。

湘雲則在當中負責卸任校長口述訪談與規劃專書出版。近乎一年一本的出書節奏著實是非常大的挑戰,但這還只是整個計畫中的「一部分」!隨著傳播媒材的演進與多元化,館方找來了傳科系鄭仰珉、嚴銘浩、簡梵軒、程安瑜同學組成紀錄片團隊,將每回的校長晤談進行錄影,並加入構思與規劃完成校長個人的紀錄片,使整個內容更加豐富。也感謝其他多位收錄文章的受訪者與撰文者,特藏組現已退休的劉玉芝前組長,以及交大出版社。

有過多次撰寫口述歷史經驗的湘雲坦言,自己過往皆是聚焦於特定的主題,如眷村相關、白色恐怖受害者等族群進行資料蒐集,在目標和方向上相當明確,然而以個人生命故事為主軸的切入點對她來說恰好是全新的嘗試:「二位校長們回顧的是自己超過八十年的人生,在規劃訪談校長人生每個時期的重點時,常會有點摸不著邊際的感覺。」她坦言頗具壓力。

不思議的資料旅程 找齊拼圖的偵探

要研究郭南宏、鄧啟福兩位校長的背景史料,得從海量又散佚各處資料中淬煉出最精華的題綱採訪,即便是歷史學出身的湘雲都不得不承認:「找尋資料的方法,我可能會說一切都靠緣分。」這句話看似荒誕,但實際上卻是「最認真的玩笑話」,遍覽校長相關文章、校長本人的論文、相關領域專書及論文、各種計劃報告與檔案等,多次進出國家圖書館……等等都乃家常便飯,漫長搜索資料之旅,湘雲發揮了她龐大的聯想力,從八竿子打不著的文獻中居然找齊校長人生故事中的記憶拼圖。

湘雲提及多年前《交大友聲》專訪鄧啟福校長的文章裡,鄧校長自敘懷著妹妹的母親曾在一次日軍飛機掃射中腹部中彈,導致肚子裡的胎兒腳受傷,湘雲照著文章線索,並結合校長的分享竟然找到了一篇由Gordon醫生所寫的書Burma Surgeon記錄下曾經在戰爭裡替一個肚子受槍傷的孕婦治療,提醒她未來孩子出生後會有行走不便的問題,竟與鄧校長的故事不謀而合。

「這些地方是我覺得除了歷史學的基本訓練以外,也必須藉由校長個人經歷,勾陳出資料中埋藏著的,校長與那些時代與事件之間深深的緣分。」這番話由沉浸在文史工作多年的湘雲說起來更是具備說服力。籌備第一本校長專書時的湘雲其實便有體悟──她可能不僅僅只是完成一本「校長傳」這麼簡單,而是意外圓了誰的夢也說不定。

那時候問起郭南宏校長的兒時背景,郭校長提到童年曾遇美軍空襲台南,造成父親不幸遇難,郭校長講起這段往事時感慨當時年紀小,只知道父親是日治時期在台南州廳工作的文官,但是具體而言是什麼職務則不得而知。細心的湘雲憶起中研院網站看過美軍轟炸臺灣的解密檔案,找到美軍拍攝的轟炸空拍照,再比對日治時期總督府資料,順利找到郭校長父親的職位紀錄。郭南宏校長絕對想像不到這個口述歷史的計畫,能讓他解開從小到大的家族謎團。

湘雲就像個偵探按圖索驥的順著線索,越挖掘越深入了解校長本人,而受訪的校長們則是透過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重新回顧人生這麼多年裡頭,那些還記得又或者早就忘記的片段,工程浩大但收穫滿載。

挑燈書寫 直擊校長風範的日子

整個口述歷史的計畫除了文字豐富的書本之外,紀錄片更是一大亮點,舉凡拍攝、後製配音攝影團隊都一一完成挑戰!

由此可見每本專書的構成都是耗時費力的心血之作,湘雲的每一個行動都關係著內容的好壞,而專業如她,出採訪任務時都做好了萬分的準備──包包裡有著與校長們相關的的歷史資料,如舊報紙剪報或檔案照片等等,方便打開校長的話匣子。

為保留下這些故事,湘雲的秘密法寶便是仰仗兩支錄音筆了。那裡邊儲存的檔案說是專書的地基也不為過,聽著音檔敲打文稿這些爬格子工作,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靈感總特別充足,字裡行間濃縮進多少個日月星辰。成文後,更需多次反覆與受訪校長進行核對內容,確保校長們的說法能如實呈現。

跟兩位校長們受訪時靠著物件回憶類似,湘雲藉由錄音跟逐字稿慢慢湊起他們的人物樣貌,湘雲表示兩位校長的行事風格與個性截然不同,郭校長個性沉穩,講話遣詞用字精簡扼要,初次見面,給人嚴肅之感,但是隨相處時間拉長,會發現郭校長其實是一位相當風趣卻能給出一針見血建議的人。鄧啓福校長則是個自在隨和,博學多聞之人,記憶力強,講話總能引經據典,充滿樂觀開朗的正能量。

有趣的是兩位校長接受口述歷史團隊採訪時,師母都會在旁邊適時補充,這對於資料的蒐集相當有助益,湘雲笑說常因此聽到不少師母對校長的吐槽:「就二位師母透露,郭校長與鄧校長對於家事都相當不在行,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郭校長與鄧校長在回顧往事時都相當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失敗,還能幽自己一默。」

經過一年近身採訪相處,湘雲和拍攝團隊從兩位個性迥異的校長身上看到相同的「擇善固執」、「勇往直前」特質,且也注意到兩位校長的行事作風,完全體現了交大校訓中崇實篤行的風骨,不好高騖遠追求空洞的幻想,總專注於眼前最切實際的目標。

藉由採訪回顧自己過往,郭南宏校長卻總謙遜的表示「機運」在自己的人生成就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鄧啟福校長開朗的認為「幸運」是他一生波瀾變化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兩位無論在資歷或學識都如此淵博,尚能這樣看淡自身功名,便足以令人感佩了。

《無求常安》 鄧校長專書精彩預告

今年4月即將出版的鄧校長口述歷史專書《無求常安》中,綜覽鄧校長親身經歷一系列的精采故事,豐富又深入。湘雲小小向《友聲雜誌》「爆雷」幾個她認為別具意義的篇章。

例如鄧校長成長於中國對日抗戰的年代,為了逃難走過中國千里江山,抗戰勝利後,校長居住過北京,並進入北京最好的中學就讀,後來又因國共內戰而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這些沒有經歷過動盪年代的人們無法想像的艱辛,皆濃縮於書頁裡。

當然也少不了鄧校長擔任交大校長時期的幾個重要事件,鄧校長有提及那讓人印象深刻的「交大學生登山失蹤事件」,當時即便已有有多方人馬組成搜救隊入山搜尋,還動用空中警察直升機在空中搜尋,但鄧校長仍親力親為每天都深入到苗栗南庄河東派出所成立的搜救指揮中心了解狀況,直到終於平安找到四位學生。以及那些鄧校長為人所知曉的事蹟,也會像一部以校長視角所譜寫的交大史呈現給讀者,欲知詳情就請校友們翻閱實體書冊挖掘寶藏了!相信鄧啟福校長的好朋友們、學生們,一定會從書裡看到那個最熟悉,也最可愛的長輩。

全書雖聚焦於校長的個人經歷,但湘雲沒有忘記每每在旁協助的師母,關於師母分享的那些小故事,湘雲表示礙於主題和篇幅,僅能以附錄方式呈現,其中亦有許多未能收錄的部分,便成為校長與紀錄團隊之間的小秘密,實在讓湘雲直呼「很可惜!」

不過湘雲也無時間感嘆,因為接下來吳重雨校長的口述歷史專書計畫即將啟動,紀錄團隊早已馬不停蹄的投入巨量資料搜集當中,深受王念夏主秘與袁賢銘館長支持。身經百戰的湘雲有信心的說:「沒有任何特定的預設,必有緣分能默默地開路,讓訪談工作順利的成就其應有的面貌。」在吳校長專書出版之前,就讓校友們好好利用時間閱讀這本《無求常安》來更認識這位我們敬重的鄧啟福校長,和最讓我們感到自豪的母校交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交大友聲的沙龍
5會員
18內容數
產業前瞻指標性人物專訪
交大友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17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2020/01/17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2019/12/30
2013年交大成立特色典藏組,吳玉愛編審調來負責發展館及校史業務,向讀者揭開典藏秘辛:「交大很特殊,有大量國民政府的資料,公文、照片跟建設國家相關的資料,我們也做了客家漫畫數位博物館計畫,我們的國家很多元,我們的文化也很多元,我們應該把不同族群跟世代的人,為國家所做的這些好的事情都整理出來!」
Thumbnail
2019/12/30
2013年交大成立特色典藏組,吳玉愛編審調來負責發展館及校史業務,向讀者揭開典藏秘辛:「交大很特殊,有大量國民政府的資料,公文、照片跟建設國家相關的資料,我們也做了客家漫畫數位博物館計畫,我們的國家很多元,我們的文化也很多元,我們應該把不同族群跟世代的人,為國家所做的這些好的事情都整理出來!」
Thumbnail
2019/12/23
為了再見闊別多時的老同學們,他們依然無懼一番長途跋涉,拎著簡單的行囊,帶著一顆朝氣滿分的心,前往約定聚會的館舍,走在校園裡頭的身影就跟學生時代的他們一個模樣。這些好友們齊聚一堂開始天南地北地分享過往趣事,筆者遂以「宿舍」為題旨,請學長們分享大學時代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2019/12/23
為了再見闊別多時的老同學們,他們依然無懼一番長途跋涉,拎著簡單的行囊,帶著一顆朝氣滿分的心,前往約定聚會的館舍,走在校園裡頭的身影就跟學生時代的他們一個模樣。這些好友們齊聚一堂開始天南地北地分享過往趣事,筆者遂以「宿舍」為題旨,請學長們分享大學時代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前言 這場演講早在楊斯棓醫師臉書一發文出來時就趕緊手刀報名,也會是我第四次與楊醫師見面與親臨現場聆聽台語七字仔,即便從去年龍顏講堂、利他跨年、唯賀講堂、愛瑞克在益品書屋的新書分享會,不同時間來聽聞台語詩也是有不一樣的韻味。
Thumbnail
一、前言 這場演講早在楊斯棓醫師臉書一發文出來時就趕緊手刀報名,也會是我第四次與楊醫師見面與親臨現場聆聽台語七字仔,即便從去年龍顏講堂、利他跨年、唯賀講堂、愛瑞克在益品書屋的新書分享會,不同時間來聽聞台語詩也是有不一樣的韻味。
Thumbnail
郭慶出生於日治時期,家境清寒,獲得農會獎學金前往台南師範學校就讀,成為地方受人敬重的教育者。1949年他也是歡天喜地前往迎接祖國到來的民眾之一。然而,當他抨擊政府機關貪汙、指出不適任教師傷害教育,尋找臺灣公平正義的方向時,他被逮補了。
Thumbnail
郭慶出生於日治時期,家境清寒,獲得農會獎學金前往台南師範學校就讀,成為地方受人敬重的教育者。1949年他也是歡天喜地前往迎接祖國到來的民眾之一。然而,當他抨擊政府機關貪汙、指出不適任教師傷害教育,尋找臺灣公平正義的方向時,他被逮補了。
Thumbnail
一般畫圖時,很常從「點線面」的觀念出發;但我在做《四個初夏的藍天》歷史考察時,找資料卻感覺很常是「面線點」。先有一個概括的主題方向、然後找出一條想研究的主線、最後找出關鍵亮點後開始創作。本書獨家收錄四篇新增幕後,文史專家所撰寫的故事幕後歷史解說與作者視角的後記相談。最完整、最豐富的內容一次珍藏!
Thumbnail
一般畫圖時,很常從「點線面」的觀念出發;但我在做《四個初夏的藍天》歷史考察時,找資料卻感覺很常是「面線點」。先有一個概括的主題方向、然後找出一條想研究的主線、最後找出關鍵亮點後開始創作。本書獨家收錄四篇新增幕後,文史專家所撰寫的故事幕後歷史解說與作者視角的後記相談。最完整、最豐富的內容一次珍藏!
Thumbnail
在剛拿到這本《藏書之家》時,一看見「活水來冊房」我是又驚又喜,尚未求證就曾在社群平台分享,誤把它當作活水來版主新書——實則不然,人家早於2018年就出版了。
Thumbnail
在剛拿到這本《藏書之家》時,一看見「活水來冊房」我是又驚又喜,尚未求證就曾在社群平台分享,誤把它當作活水來版主新書——實則不然,人家早於2018年就出版了。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Thumbnail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Thumbnail
跨語言世代的臺灣文學家,我想在很大層面上,他們的書寫其實是自我的「照顧與療癒」。而閱讀著,或試著要去接近這些文學家作品的我們,也就是在走在「照顧」的路程上,去聆聽、知曉那些hidden transcripts中,殖民與國家暴力的掙扎、創傷、痛苦。文學並不是遠在天邊的「什麼」。
Thumbnail
跨語言世代的臺灣文學家,我想在很大層面上,他們的書寫其實是自我的「照顧與療癒」。而閱讀著,或試著要去接近這些文學家作品的我們,也就是在走在「照顧」的路程上,去聆聽、知曉那些hidden transcripts中,殖民與國家暴力的掙扎、創傷、痛苦。文學並不是遠在天邊的「什麼」。
Thumbnail
「Another sunrise with my sad captain with who i choose to lose my mid」 -By Elbow
Thumbnail
「Another sunrise with my sad captain with who i choose to lose my mid」 -By Elbow
Thumbnail
一系列的卸任校長口述歷史專書不僅讓校友們重溫當年就讀時的點點滴滴,更能夠從校長們人生故事中挖掘到特殊的人文魅力!除了內容富含交大人物故事的珍貴性外,幕後負責執行的團隊工作花絮同樣精彩,透過本期和專書的紀錄者周湘雲小姐的訪談,相信校友們定能感受到交大人對校史的重視,以及兩位校長不同於工作樣態的另一面!
Thumbnail
一系列的卸任校長口述歷史專書不僅讓校友們重溫當年就讀時的點點滴滴,更能夠從校長們人生故事中挖掘到特殊的人文魅力!除了內容富含交大人物故事的珍貴性外,幕後負責執行的團隊工作花絮同樣精彩,透過本期和專書的紀錄者周湘雲小姐的訪談,相信校友們定能感受到交大人對校史的重視,以及兩位校長不同於工作樣態的另一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