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照護.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週的大象,飛快的在10天內從大洋彼方抵達我手中(沒有卡在運河)。
活動傳送門:https://reurl.cc/OXQGMA
1904年出生的張深切跟我的距離,則比大洋的距離更遠。
非台文系出身的我,因為工作的緣故,一腳踏進了深不可測的台文海洋。配合臺文館文學轉譯的數位遊戲「夢獸之島」,認識了其中四位臺灣文學家,她/他們的名字開始刻在我心上。
記得去年要講林海音,意外的撈到她在兒童繪本這一塊,以及《愛花的牛》的精采歷史演變,而且有許多我們現在讀到的「經典」繪本,很多都是經由她在60年代引進至臺灣。戒嚴時期,白色恐佈,文學永遠不可能外於政治干預。但林海音的後台,讓她在險峻的氛圍中提拔了許多臺灣文學家。
昨日聆聽吳叡人老師在「曹院士的隱藏文本」座談中提及的hidden transcript(意味著有個public transcript), 用詩意的話來形容,就是there is no action possible without a little acting(出自George Eliot)。活下來,為了能夠做點什麼,裝模作樣的「演」是必要的。
我想著那些跨越時代的文學家,從日治到國民政府。引用吳叡人老師說到的「兩層認同」:表面的,在新的時代為了要在國民黨戒嚴時期活下去,你要演出一個身份,但是你心中有一個從過去出生以來,很長時間,透過教育、透過在日本統治下生活而形成的另一個自我。
我在時間大洋的彼岸,很努力的去想像這種錯縱的糾葛,同時也與自己以來不斷的問著:「文學何用?」(特別是臺灣文學)這兩者似乎在hidden transcript的概念中得到安頓。
跨語言世代的文學家們(指從日語轉換到華語的世代),我想,這些書寫是讓他們在精神上能有尊嚴的繼續活下去的hidden transcript(精神史的概念,受吳叡人老師在《文藝春山》中談的〈文學的自殺與日本近現代精神史〉啟發)。
前幾日在趙天儀全集的新書發表會上,前臺文館館長的一句話讓我一直記著:趙天儀不只是個文學家,更重要的身份是白色恐佈的受難者。而臺文館的出版編彙優先順序,他以為是要以228或白恐受難者為優先。我想起去年在呂赫若的捐贈儀式上,楊翠致詞,提到了促轉會的工作。
我想,臺灣許多的文學家,都是不同時期的「受難者」。這一批又一批的文學集、捐贈的藏品、讓曾經的hidden transcript浮出,這是文學的轉型正義了吧?
何謂修復歷史創傷?我喜歡Frank Wang在FB寫的:「許多朋友認為轉型正義是靈魂改造的工程,而我認為這個改造的起點必須來自於完整聆聽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所以照顧工作是轉型正義的核心基礎工作,不是不重要的事務性工作!」「照顧受難者的真義是謙虛地向受難者聆聽與學習」。
跨語言世代的臺灣文學家,我想在很大層面上,他們的書寫其實是自我的「照顧與療癒」。而閱讀著,或試著要去接近這些文學家作品的我們,也就是在走在「照顧」的路程上,去聆聽、知曉那些hidden transcripts中,殖民與國家暴力的掙扎、創傷、痛苦。文學並不是遠在天邊的「什麼」。
這次要和小朋友提的張深切,何嘗不是如此?15歲的張深切,「與日籍教師因擊劍發生衝突,遭教師以『清國奴』一詞污辱,再次產生身分差別感」。故事也許可以從這裡開始說起。
活動傳送門:https://reurl.cc/OXQGM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是給大人的提醒與教育。我們離解嚴時代的教育並未很遠,法令鬆綁,不代表思想鬆綁。 《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同時也是對著孩子們的教育。沒有人告訴當時仍是孩子的我,兒童人權是什麼。現在我想要跟孩子說,你有權利。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6.42公里 ●總時間:3時53分51秒 (234分鐘) ●落差:472公尺 (314~786) ●上坡:536公尺 ●下坡:534公尺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11.67公里 ●總時間:7時6分12秒 (426分鐘) ●落差:1055公尺 (115~1170) ●上坡:1322公尺 ●下坡:1319公尺
因為是「古道」,我太專注於「古」所寓含的時間深度,遺忘了它物理性的高度。健行筆記的說明,是條輕鬆易走的路線。於是抱著「散步」的心情,帶著大家來了。內心想著:應該跟高士佛山一樣輕鬆喲。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2.63公里 ●總時間:2時2分8秒 (122分鐘) ●落差:320公尺 (72~392) ●上坡:359公尺 ●下坡:356公尺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5.58公里 ●總時間:3時13分39秒 (194分鐘) ●落差:323公尺 (197~520) ●上坡:353公尺 ●下坡:377公尺
《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是給大人的提醒與教育。我們離解嚴時代的教育並未很遠,法令鬆綁,不代表思想鬆綁。 《我是小孩,我有話要說》同時也是對著孩子們的教育。沒有人告訴當時仍是孩子的我,兒童人權是什麼。現在我想要跟孩子說,你有權利。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6.42公里 ●總時間:3時53分51秒 (234分鐘) ●落差:472公尺 (314~786) ●上坡:536公尺 ●下坡:534公尺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11.67公里 ●總時間:7時6分12秒 (426分鐘) ●落差:1055公尺 (115~1170) ●上坡:1322公尺 ●下坡:1319公尺
因為是「古道」,我太專注於「古」所寓含的時間深度,遺忘了它物理性的高度。健行筆記的說明,是條輕鬆易走的路線。於是抱著「散步」的心情,帶著大家來了。內心想著:應該跟高士佛山一樣輕鬆喲。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2.63公里 ●總時間:2時2分8秒 (122分鐘) ●落差:320公尺 (72~392) ●上坡:359公尺 ●下坡:356公尺
步道紀錄 ●來回距離:5.58公里 ●總時間:3時13分39秒 (194分鐘) ●落差:323公尺 (197~520) ●上坡:353公尺 ●下坡:377公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