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

含有「口述歷史」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4/5噤聲之界
我們訪問到溪湖糖廠的首位理髮師洪美霞,她向我們細數在溪湖糖廠內30年的理髮生涯。
Thumbnail
訪談溪湖糖廠的退休員工莊榮春,談及他在溪湖糖廠的職業生涯,從技術生到鐵道工,並參與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過程,見證了台灣糖業的興衰。
Thumbnail
Sam Yang-avatar-img
2024/07/29
不是抽甘蔗啦!小火車在行走,小孩子們怎麼敢靠近呢?他們是做了一種工具,用小支的長竹子,把尾巴捲起來成為一個小圈圈,然後手持竹子對著在正在行走的小火車的裝載一捆捆的甘蔗用竹圈子套下來的,還有一種就是等小火車載運甘蔗,因為裝載工人疊的不牢,小火車晃動兒滑落鐵道旁,小孩子們知道後就去拿回家吃。
KN Y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31
Sam Yang 跟我爸描述的一樣XD
《GAMA》是部口述歷史的日本紀錄片,由戰後出生的一代,松永光男接觸到考古歷史,而開始在山洞內追溯這場戰爭中在洞窟與不見無止的穴中為了存活躲避戰火的人。漸漸從這些過往的骨骸與用具中找尋到戰火之下沖繩人的記憶,這些記憶是躲不掉的,它會隨著時代繼續傳承給下一代,讓後代知道1945年沖繩的故事。
Thumbnail
一枚救命銀元 安老爺口述,老安記錄。(老安先父說的故事) 活了半個多世紀,歷經許多的艱難困苦,老來能活得健康平安,〈 給人歡喜〉這句話,讓我度過許多難關,甚至救了我 一條命,回想起來,已經是50多年前的事。 民國36年初,當年的我才17歲不到 ,跟著擔任國軍團長的舅父,離開東北的家鄉,來到山東。並擔
Thumbnail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3/07/01
1
這真是一個很具啟發性的偉大故事,可惜當初沒讓龍應台女士知道,讓她寫在她的"大江大海1949"巨著中。
1
老安的雜文基地-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2
法蘭克 其實在網路上用「救命的銀圓或銀幣」Google之後發現版本蠻多的,好像好幾個人都因為身上的銀圓擋住了子彈,下面是大陸網友的分享:翻閱戰史,走進博物館,我們經常可見這樣的例子: ●江西贛縣老八路邱賢道,在長征中遇到敵人封鎖,一顆子彈打向他的心口,巧的是,他的上衣口袋中正好有2塊銀元,其中一塊被打成六七瓣,另一塊貼著心口,被打成碗狀。(《華商報》2016年10月21日) ●黃埔抗日老兵譚道深,在隨部趕赴陝西潼關的途中,看到一位路邊老太太哭泣,一問知是老太太賣草鞋收了一個「歪銀元」,他心生憐憫,便將兜里的一塊真銀元跟老太換了換。 誰知在與日軍作戰時,一顆子彈正好打到其胸部那塊假銀元上,銀元被打癟,老譚保住了性命。(《華西都市報》2014年9月3日) ●井岡山時期,羅榮桓領到一塊銀元「伙食尾子」,放上衣口袋中,一次戰鬥中,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震,好像挨了一拳。 戰鬥結束後,他發現上衣口袋中的銀元被打了個小坑。此銀元現存北京軍事博物館。(《中國民兵》1989年5月1日) ●渡江戰役中,2野4兵團15軍44師130團先鋒突擊營教導員王敬春,冒槍林彈雨渡江時,胸口被擊中,劇痛難忍,渡江後,醫生查看右胸,兩根肋骨斷裂,但由於上衣口袋中疊放著2枚「袁大頭」,他得以奇蹟般保命。(中新網2017年1月22日)
不得不說在2023年中的這個時間點重新出版這本蔡瑞月老師的口述歷史書,對介於「滅頂與返生」的台灣文化認同是一劑「非常的」救命強心針。 中國對台灣整體社會的全方位滲透與侵略,政治、經濟與軍事上不用多言,在藝文、教育領域透過網路的無孔不入,已經實質讓台灣人的下一代逐漸失去與中國的界線與分辨能力,從在學生
Thumbnail
誠心建議:買實體書!!!
Thumbnail
我有參加這個的電影集資說~~月底好像就會寄送了,到時候也來分享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2
我記得有漫畫的贊助方案金額滿高的
我小時候經常做一個夢,戴著俄羅斯帽(護耳冬帽)、穿著軍綠長大衣的男人在火車上追趕著我們一家人。不確定那是存在基因中的記憶抑或邪門夢到上輩子的事(我明明不相信人有上輩子)。該夢境首次出於小學前,當時對蘇聯是沒有概念的,畢竟蘇聯解體時,我才剛上幼稚園,不可能有機會認識如此遙遠的國度。
Thumbnail
前陣子拍完吳文牧師舅舅的紀錄片,把他借給我們拍的書及一些紀念品,還有我的幾本創作跟母親的回憶錄一起寄給他,另外附上了我的信。 慣用電腦創作,對著長輩,怎麼都不敢電腦打字,總覺得失禮,所以提筆寫了幾張信紙,回應他在拍攝空檔勉勵我的幾件事。 總是很多的勉勵。 他說我看過就好。 #吳文牧師
Thumbnail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輕易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的運作。每次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雖然不會看稿唸,但一定要寫出來)才不會脫稿演出。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