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群媒體不再是私領域的平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論述自己的想法,我依然覺得很支持,大方向是沒有想法上的交流就不會有進步。

記得在我小時候,老師常常說,台灣學生都不愛舉手問問題,應該多學學外國學生,有問題就要提出。確實我小時候也會發生明明有點疑問,但因為擔心自己無法具體說明清楚這個疑問,所以就不敢舉手發言。擔心被評論也好,擔心問錯問題造成尷尬也好,這點在大學畢業後,我有嚴格輔導自己調整這個心理狀態,並且工作的內容也包含「透過對話不斷對焦達成共識」,因此狀況有改善,追求用好的方式提問、質疑、對話,是我很欣賞且嚮往的達到交流方式。

「對話的自然感受是否能發生在社群平台呢?」
我自己感覺是不行,但「對話」是比較能討論事情的方式。
對話不一定要有結論,好的對話像是打網球一樣,有個好隊友接球回球,偶有漏接但我們持續的交流,沈浸在其中,不期待對方給予同一個方向的球,但期待對方回擊。

但社群平台,因為觀眾多,就算觀眾都是你的朋友,你還是會在意「我現在說的話是否得到朋友們的認同」、「其實我的意思不是只有情緒上的字眼,只是...」。

我把自己在社群上遇到的狀況整理下來。

感受來得太快,來不及深思|
透過文字的來回,也可能是臉書介面上的設計,一瞬間過了那個情緒就來了,於是我轉發了,我用一句話來敘述我的想法。

|資訊量龐大,沒有對話沒有對焦|
情緒感受加上大量的資料量,東拼西湊令人焦慮,很想問問題,但擔心達不到對話的效果,於是選擇沈默,或是決定在牆上評論。動態牆上的評論形成了另一個話題,可能選邊站,可能文字上帶有新的情緒。雖然想對話的立意良善,但因為平台的設計,則容易被看作是立場的表態。
如果是表態的感受,對話就會消失,因為沒有人想跟朋友衝突,再者滑過的時間匆促,可能導致無法另闢私人視窗作為更深入的交流。

|於是淪於筆戰,然後很快地又有下一場筆戰|
文字的資訊總是比較絕對,閱讀者會有對於文字的直接感受。
聲音則能表達出各種情緒,有可能帶著謙虛的心提問,但是這點在社群上是無法感受到的。因此感受像是筆戰,也許動機不是。

McLuhan 把媒體大致分為兩種:「熱」(hot)與「冷」(cool)。熱媒體是高解析度媒體,其傳遞的訊息直接、清晰、飽滿。受眾不需要知道潛台詞、典故或是文化脈絡。受眾得到的就是充分的資訊。《源自科技島讀:聲音的熱力,與安靜的珍貴》

我在社群上的發言一直有種卡卡的感受,我認為社群發言像是不定期的隨堂考,心裡話是我確實無法暢所欲言,因為會擔心自己沒有準備好,但因為社群本身的魅力(誰不想加入gossip girl的聊天室呢),又會讓我想加入“交流”。

於是我最近多了一些新的做法分享,

1. 發言後,如果回頭想想還有新的想法,就去修改並提出為什麼自己想法改變。也許是愛面子,但我覺得就算只有一個人會去看我的內容,我也需要負責,以免有什麼誤解。

2. 把想討論的議題寫下來,先丟給1-2個能聊這種話題的朋友,舉例:我最近想聊聊博恩XXX的議題,你之後可以留下時間給我跟我聊聊嗎?我覺得這種先設定議題,再來討論的方式還不錯,就讓潛意識先去幫你整理一下,不必依賴大腦立刻給予回應。
能達到有機會反思社會議題並與同儕討論的效果,一傳二,二傳四,我想也是一種交流的力量。


這次文章的題目是,如果社群不再是私領域,也許它從來不是,之於我,過去當認識的人不多時,我在大學時代確實把它當作是MSN動態在發表自己的日常,現在的我改變了,因此我確實有這個轉換。不曉得讀者覺得如何?(當然我也知道現在很多人已經把社群當作是資訊的公佈欄,可能是文字版的pinterest吧!私領域已經轉自IG)

以上是我對自己在社群上遇到的問題與反思,歡迎與我交流,可以的話希望是“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lly Lan-avatar-img
2020/05/08
現在真的比較常把FB作為資訊收集(電子報)瀑布流,或是偶爾的好店/好組織推薦文。 不過這行爲的改變,可能是礙於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所剩不多,會把自我對話放在優先,或是意識到有些疑問很難短時間在社群網路上找到合適的對話者,需要自身找書、google跟前人做思想上的激盪。有餘裕的話,也比較像是偶爾看到誰的論點少了些根據或是在找些資源,會分享自己所知以及尋找到的客觀根據。
我是凱莉-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5/10
感覺你很客觀耶,比較不會被邪惡的心魔誘惑(在社群找存在感),如果能辨識每個場域的目的好像也比較不會胡亂發言(我)。我覺得都一陣一陣的有關是不是能好好去找客觀根據,有時候就是會容易相信,但也許至少等個三天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再來消化,也是個方法。
avatar-img
我是凱莉的沙龍
60會員
81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我是凱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看了 Cubo Ai CTO 的離職信後,我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位頭腦清晰、有真實力的技術人。他對公司、產品、技術都充滿熱情,也肩負責任。他的文字理性而克制,明明可以憤怒指責,卻仍選擇以盡可能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觸。這樣的人,不只是工程師,更是具備文人氣質的人。
Thumbnail
2025/03/10
看了 Cubo Ai CTO 的離職信後,我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位頭腦清晰、有真實力的技術人。他對公司、產品、技術都充滿熱情,也肩負責任。他的文字理性而克制,明明可以憤怒指責,卻仍選擇以盡可能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觸。這樣的人,不只是工程師,更是具備文人氣質的人。
Thumbnail
2025/03/06
FB、IG、Thread、Youtube、LINE、Tiktok,數不完的分享平台,你總是看到別人分享的好貨、好心情、新資訊、新觀點,或是極端的價值觀、政治觀點、網紅議題,每天每天,都有上千則訊息,在等你。 是在等你嗎?還是我們自願被這樣的訊息流沖刷。 還沒吃完飯,就要分享吃飯照 剛吃完飯就要分
Thumbnail
2025/03/06
FB、IG、Thread、Youtube、LINE、Tiktok,數不完的分享平台,你總是看到別人分享的好貨、好心情、新資訊、新觀點,或是極端的價值觀、政治觀點、網紅議題,每天每天,都有上千則訊息,在等你。 是在等你嗎?還是我們自願被這樣的訊息流沖刷。 還沒吃完飯,就要分享吃飯照 剛吃完飯就要分
Thumbnail
2025/03/02
看了童話故事下集很惆悵,真的是把進入婚姻都很多真實面都有帶入,真實演繹結婚真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坨人的連帶關係。除非男性,從小到大都能忤逆母親,完全不會對母親感到愧疚,對於男女平等真實中立,不然男方就是得面對這個夾心餅的角色,而且總是很難當得好。
Thumbnail
2025/03/02
看了童話故事下集很惆悵,真的是把進入婚姻都很多真實面都有帶入,真實演繹結婚真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坨人的連帶關係。除非男性,從小到大都能忤逆母親,完全不會對母親感到愧疚,對於男女平等真實中立,不然男方就是得面對這個夾心餅的角色,而且總是很難當得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人都在使用的社群媒體,加速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密度。也擴大了不同群體間接觸的機會。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在這個快速且密集的現代社會自在的生活呢?我想聊一聊高度集成的社群對我這種不長於交際的人的看法。
Thumbnail
每個人都在使用的社群媒體,加速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密度。也擴大了不同群體間接觸的機會。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在這個快速且密集的現代社會自在的生活呢?我想聊一聊高度集成的社群對我這種不長於交際的人的看法。
Thumbnail
社群媒體似乎使我們更容易廣泛聯繫卻更難深層連結,而人與人要能感覺不孤單被滋養,是需要深層連結的。我認為的深層連結不一定得常常在一起,但是彼此的互動能夠真實地表達情感,述說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不只報喜,還能報憂,直白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Thumbnail
社群媒體似乎使我們更容易廣泛聯繫卻更難深層連結,而人與人要能感覺不孤單被滋養,是需要深層連結的。我認為的深層連結不一定得常常在一起,但是彼此的互動能夠真實地表達情感,述說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不只報喜,還能報憂,直白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那在網路世界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在哪一個世界裡,你比較會溝通呢? 此次講座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對話訊息」來關心對方。感謝中山醫大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向陪伴身心障礙學生的同儕輔導員分享。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溝通篇:內功心法、預備動作、小試身手 表達之力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那在網路世界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在哪一個世界裡,你比較會溝通呢? 此次講座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對話訊息」來關心對方。感謝中山醫大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向陪伴身心障礙學生的同儕輔導員分享。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溝通篇:內功心法、預備動作、小試身手 表達之力
Thumbnail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Thumbnail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Thumbnail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Thumbnail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非常大的世界,有無數的人也有無數的情緒,有時候閃不掉、避不開,就逃。但又不想躲起來,還是有喜歡的人在這茫茫人海裡,所以只好選擇性地先築起那道讓自己心靈安穩的牆,在牆裡安穩的過日子,有時候真的跟其他人無關!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非常大的世界,有無數的人也有無數的情緒,有時候閃不掉、避不開,就逃。但又不想躲起來,還是有喜歡的人在這茫茫人海裡,所以只好選擇性地先築起那道讓自己心靈安穩的牆,在牆裡安穩的過日子,有時候真的跟其他人無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