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論述自己的想法,我依然覺得很支持,大方向是沒有想法上的交流就不會有進步。
記得在我小時候,老師常常說,台灣學生都不愛舉手問問題,應該多學學外國學生,有問題就要提出。確實我小時候也會發生明明有點疑問,但因為擔心自己無法具體說明清楚這個疑問,所以就不敢舉手發言。擔心被評論也好,擔心問錯問題造成尷尬也好,這點在大學畢業後,我有嚴格輔導自己調整這個心理狀態,並且工作的內容也包含「透過對話不斷對焦達成共識」,因此狀況有改善,追求用好的方式提問、質疑、對話,是我很欣賞且嚮往的達到交流方式。
「對話的自然感受是否能發生在社群平台呢?」
我自己感覺是不行,但「對話」是比較能討論事情的方式。
對話不一定要有結論,好的對話像是打網球一樣,有個好隊友接球回球,偶有漏接但我們持續的交流,沈浸在其中,不期待對方給予同一個方向的球,但期待對方回擊。
但社群平台,因為觀眾多,就算觀眾都是你的朋友,你還是會在意「我現在說的話是否得到朋友們的認同」、「其實我的意思不是只有情緒上的字眼,只是...」。
我把自己在社群上遇到的狀況整理下來。
|感受來得太快,來不及深思|
透過文字的來回,也可能是臉書介面上的設計,一瞬間過了那個情緒就來了,於是我轉發了,我用一句話來敘述我的想法。
|資訊量龐大,沒有對話沒有對焦|
情緒感受加上大量的資料量,東拼西湊令人焦慮,很想問問題,但擔心達不到對話的效果,於是選擇沈默,或是決定在牆上評論。動態牆上的評論形成了另一個話題,可能選邊站,可能文字上帶有新的情緒。雖然想對話的立意良善,但因為平台的設計,則容易被看作是立場的表態。
如果是表態的感受,對話就會消失,因為沒有人想跟朋友衝突,再者滑過的時間匆促,可能導致無法另闢私人視窗作為更深入的交流。
|於是淪於筆戰,然後很快地又有下一場筆戰|
文字的資訊總是比較絕對,閱讀者會有對於文字的直接感受。
聲音則能表達出各種情緒,有可能帶著謙虛的心提問,但是這點在社群上是無法感受到的。因此感受像是筆戰,也許動機不是。
McLuhan 把媒體大致分為兩種:「熱」(hot)與「冷」(cool)。熱媒體是高解析度媒體,其傳遞的訊息直接、清晰、飽滿。受眾不需要知道潛台詞、典故或是文化脈絡。受眾得到的就是充分的資訊。《源自科技島讀:聲音的熱力,與安靜的珍貴》
我在社群上的發言一直有種卡卡的感受,我認為社群發言像是不定期的隨堂考,心裡話是我確實無法暢所欲言,因為會擔心自己沒有準備好,但因為社群本身的魅力(誰不想加入gossip girl的聊天室呢),又會讓我想加入“交流”。
於是我最近多了一些新的做法分享,
1. 發言後,如果回頭想想還有新的想法,就去修改並提出為什麼自己想法改變。也許是愛面子,但我覺得就算只有一個人會去看我的內容,我也需要負責,以免有什麼誤解。
2. 把想討論的議題寫下來,先丟給1-2個能聊這種話題的朋友,舉例:我最近想聊聊博恩XXX的議題,你之後可以留下時間給我跟我聊聊嗎?我覺得這種先設定議題,再來討論的方式還不錯,就讓潛意識先去幫你整理一下,不必依賴大腦立刻給予回應。
能達到有機會反思社會議題並與同儕討論的效果,一傳二,二傳四,我想也是一種交流的力量。
這次文章的題目是,如果社群不再是私領域,也許它從來不是,之於我,過去當認識的人不多時,我在大學時代確實把它當作是MSN動態在發表自己的日常,現在的我改變了,因此我確實有這個轉換。不曉得讀者覺得如何?(當然我也知道現在很多人已經把社群當作是資訊的公佈欄,可能是文字版的pinterest吧!私領域已經轉自IG)
以上是我對自己在社群上遇到的問題與反思,歡迎與我交流,可以的話希望是“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