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電影 "小丑"(深度觀後暴雷心得)

2020/05/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丑"在動盪不安的高譚市裡,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必須在意世人眼光才能好好生存、不成為異類;但Arthur的病在他的腦部及心理受的那些傷害,使它由不得自己選擇的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異類"。
  在接連出現在生活中的打擊之後,使他出現越來越多的幻聽&幻覺,之後又意外的發現自己的身分可能是Wayne的兒子(或養子),還有那些自己可能曾經被家暴的過程。但看到Arthur似乎完全沒有印象的樣子,令我不禁地想,這會不會是大腦自我保護的機制,使Arthur選擇性的不去記起這段記憶,又或者Arthur的病是因為母親而造成心理上的創傷,而導致大腦啟動自我保護。
  而在這之後,自己克服心理障礙 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上台表演,卻被自己的偶像嘲諷。這都成為Arthur打破自己身為Clown(丑角)這個框架的養分,病程為了自己理想中的"Joker"(弄臣)。
  雖然在電影中有非常多的鮮明對比,不論是色彩或是腳色前後對比,都能感受到相較之下滿滿的諷刺感。
  從一開始的Arthur為了生活,違背自己的內心,扮成Clown,一直到上節目前在樓梯上因為自己法自內心的開心而跳的舞,說像是蛻變之前的華麗轉身,不如說是為了自己而活的一種宣示(自我認同的儀式感),「決定自己不再是取悅他人的Clown,而是覺醒後霸氣十足的Joker。」
不是每個遊蕩的人都迷了路,或許它正在追逐一個你無法想像的夢
  Arthur說:「我原本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但其實是一齣喜劇。」喜劇與悲劇看似難以共存,但卻是一體兩面、相依相存的,這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
  得失心讓我們往往都只看到自己在意、較差的那一面。在導演訪談的過程中有提到:「Arthur這個角色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它原本想將歡樂帶給這個世界,卻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誤打誤撞地成為了一個象徵。」
  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其中一個核心是「當社會的期待與自己的內心出現矛盾時,一個人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在Arthur上脫口秀之前對主持人說的:「再也沒有什麼能傷害到我了。」這一刻,Arthur放掉了之前所想"抓取"卻又抓不到的那種來自別人的「認同感」,他反而得到更多,甚至往他想成為Joker的道路前進。
或許笑著放手,勝過哭著堅守
  整部電影的一開始,Arthur拉著自己的嘴角這幕,直接貫穿電影前半的主軸。在Arthur發病時,別人看似他很開心的同時,他其實正在因為自己的笑而感到難過;然而被母親稱作「Happy」的他,在難過時因為母親的一句話「笑容越燦爛,笑聲越宏亮。」讓Arthur一直表現著相反的表情(並不是情緒)。
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
  「Happy」很諷刺地表示Arthur離快樂越來越遠,當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後,彷彿幫自己解開了束縛,明顯的Arthur在後面的發病次數是幾乎沒有的。笑容與快樂的反差,也成為整部電影裡令我最深刻的感觸。
很多人的不快樂,並不是真的不快樂,而是他們習慣用外在的虛假填補內心的空缺
(以上引言取自-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金魚
小金魚
喜歡文字也喜歡故事 偶爾陽光偶爾負能量 正在努力學習如何愛自己的人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