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度過14天的集中隔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天,就是結束14天的集中隔離,出關的日子了。
踏出旅館的那一刻,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會是與世界久別重逢的興奮?還是重新認識到世界竟然這麼喧囂的焦慮?此刻無法預知。
但或許也不重要。
我想記錄下來的,是即將結束這趟14天隔離生活的此刻,對於過去所生出的當下感受。
這14天在旅館裡,我經歷了三種不一樣的狀態。前面七天,我很快地發現自己順著某種規律在生活。早餐、上課、午餐、回信、運動、晚餐、娛樂、休息。偶爾或許寫寫東西,偶爾或許讀讀書,偶爾或許怨懟一下這個房間太過狹窄不足以讓我伸展。
到了第七天,我檢視自己的生活,心中竟然升起一種很不對勁的感覺。什麼都好,吃的好睡的好,我的心態也好,甚至還有點積極的產出。但是有些事情不太對勁。
我說不出那種不對勁的感覺是什麼?難道與外界隔離真的開始對我產生影響?我終於開始經歷被幽閉的恐懼?
都不是。
我發現讓我覺得不對勁的,就是我覺得太對勁了。一切都太對勁了,我的生活照舊,我對生活的感受也照舊。我的大腦告訴我,這不合理。我怎麼可能對於生活有這麼大的變化,毫無感覺?我怎麼會對於自己的行動自由被限制了,毫無感覺?
那天下午,我坐在床邊,想到自己依然過著「很對勁」的生活,啞然失笑。
這是有功能的逃避,但它始終還是一種逃避。
於是從第二個禮拜開始,我決心要放掉我原本的生活規律,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第八天,試著不要繼續線上課程的進度,失敗。還是忍不住看了一下,甚至還告訴自己只要看完這個部分就好。還忍不住寫信給同事,幫自己安排了一個會議。還是忍不住運動了。不運動太難過了,我想像著自己逐漸發胖,失去力量的樣子。
第九天,第一次夢到外界,夢到寬闊的地方,醒來很惆悵。不上課,迷失在Youtube裡。
第十天,第一次夢到自己在走路,主題就是走路,醒來很想好好走路。突然想起台灣某個地方,曾經去過,好久沒去了。體認到空間的侷促,覺得自己被放置在這個房間裡,其他人的生活還在繼續。不運動,好像也不會怎麼樣。
第十一天,繼續迷失在Youtube裡,開始發現內容重複,但是也沒關係,我可以找到新的內容。
這幾天,我發現自從我停下來原本的生活規律之後,痛苦的感覺就慢慢出現了。這些痛苦不必然是跟隔離有關的,更多也許是生活沒有意義的痛苦,是跟自己認識的人們過著不同韻律的生活的痛苦。但是,我過去的生活又何嘗有意義?重複的生活,即使有產出,但是我並未跟此刻的狀態在一起。即使有貢獻,那又是對於誰的貢獻?
第十一天的晚間是個轉折,因為我開始靜下來閱讀了。第一本書是本小說《一個人的朝聖》,雖然內容跟我想的不同,但是我還是被打動了。
被打動的重要性,並不僅止於遇見一個好故事,而更是我也更多的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了。除了痛苦以外,還有其他那些對於生活的情感,遠的近的。那自然地帶來一種想要對自己認真的趨向,想認真生活而不是有用的生活。也想要再多感受一些,自己現在有多不舒服,那帶來一種跟自己親近的感覺。
於是,好像有一種不疾不徐的感覺跑出來了。具體而言,生活的外觀並沒有太多的改變。我還是過著一種不管時間,不做正事的生活。但是,如果偶爾做一點正事,那也很好。不運動,很好,運動,也好。
後來又開始閱讀了這本《歸零,遇見真實》。一本關於遊方閉關的書。翻開後,我簡直太驚喜。不只是作者隨手的想法跟我最近想要學習的東西,竟然意外地相符。更喜歡他在裡面提到,關於中陰(Bardo,in-between),在死跟生之間的狀態。
我們其實不必等到肉體死亡之時才來了解投生中陰。大多數人許多時候會有清醒和穩定的感受,然後有時候卻又感到自己支離破碎。我們沒有辦法支撐下去,原本拼縫在一起的東西被拆解開,下方的地面也塌陷了,我們發現自己處於兩種心的狀態之間。
「中陰」可以被理解為「就此一刻」(this very moment)。這一刻的當下,是我們對時空的各個短暫體驗間的間歇性暫停(或停頓),比如在這一次呼吸和下一次呼吸之間的微小停頓,或是在這一個念頭消融、下一個念頭生起前的小小暫停。
中陰的概念,融合危機(crisis)跟轉變(transition)。而這兩個概念,某種程度都跟死亡有關。我意識到,在許多時候,我用生活規律、用產出、用娛樂、用回應他人、用放棄規律在試圖對抗死亡跟無意義,也許這14天尤其是。
一旦意識到自己在對抗一個不可能對抗的東西,我觀察到自己生出了更多關於了解「不對抗」的渴望。我想了解不對抗的自已,還可以是什麼。於是,一天感覺過的多快,取決於我有多少「不對抗」的時間。
而我就這樣走到第14天。
這裡面,或許有些能以諮商的專業術語描述的。但我感受到,若用任何專業術語描述此刻,不僅失準,也幾乎有種褻瀆的意味。
僅以此文作記。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一個精神患者犯法之後,因為欠缺足夠的辨識能力而在法律上獲判無罪,對於我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日前台灣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個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坐火車時,因為妄想撩求他補票的列車長要謀害他,所以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用刀刺殺了前來處理的鐵路警察。 這件事情在嘉義地院審判後,法官認定被告在行為時因處於發病
過去並不是張曼娟的讀者,偶然間拾起這本書,或許是因為在書封上看到這是一本關於中年的散文。翻開後,發現她談中年的方式,不只是關於中年本身,也關於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在尋找自己路上(誰不是呢?)的中年人,作為一個長照的照顧者,以及作為一個望向老年的中年人如何在這人生的半途中,成為自己也陪伴自己。
比隔離更難受的,或許是明明不親近的人,必須得被綁在一起吧。 應該有不少人在這段時間裡,不得不長時間的待在家裡,簡直就像是一個延長了的農曆新年。隨著距離的拉近,許多關係上的議題也會跟著浮現。 很多時候,關係得維持的下去,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許多空間。對於有些人來說,在關係中能夠保有一定的主體性跟孤獨的空間
是關於發現自己,好的壞的,開心的傷心的,美麗的醜陋的。 是關於認出這些自己身上的東西,不管那是天生的還是別人帶給你的。 是關於承認他們的存在,是關於承認自己的起心動念,是關於承認--不管它們怎麼來的,現在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自己,對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負責。 是關於允許他們有一方存在的空間,是關於即使
當一個精神患者犯法之後,因為欠缺足夠的辨識能力而在法律上獲判無罪,對於我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日前台灣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個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坐火車時,因為妄想撩求他補票的列車長要謀害他,所以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用刀刺殺了前來處理的鐵路警察。 這件事情在嘉義地院審判後,法官認定被告在行為時因處於發病
過去並不是張曼娟的讀者,偶然間拾起這本書,或許是因為在書封上看到這是一本關於中年的散文。翻開後,發現她談中年的方式,不只是關於中年本身,也關於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在尋找自己路上(誰不是呢?)的中年人,作為一個長照的照顧者,以及作為一個望向老年的中年人如何在這人生的半途中,成為自己也陪伴自己。
比隔離更難受的,或許是明明不親近的人,必須得被綁在一起吧。 應該有不少人在這段時間裡,不得不長時間的待在家裡,簡直就像是一個延長了的農曆新年。隨著距離的拉近,許多關係上的議題也會跟著浮現。 很多時候,關係得維持的下去,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許多空間。對於有些人來說,在關係中能夠保有一定的主體性跟孤獨的空間
是關於發現自己,好的壞的,開心的傷心的,美麗的醜陋的。 是關於認出這些自己身上的東西,不管那是天生的還是別人帶給你的。 是關於承認他們的存在,是關於承認自己的起心動念,是關於承認--不管它們怎麼來的,現在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自己,對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負責。 是關於允許他們有一方存在的空間,是關於即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很喜歡一個人獨自思考的空間,因為時間會因此凝結注,彷彿宇宙中的萬物之靈停滯在這,我的一方天地之中。 最近人生來到了一個安閒自得的階段,所謂的安閒自得,其實就是安逸又快樂的人生,總是凌晨四點清醒的我,看著還未天明的天空,覺得此時此刻此地,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片刻,寧靜的街道,大地依舊酣睡中,看著雲層中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每個開悟覺醒者都只待在一個地方,那便是當下,其他的地方都不願意去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這兩天狀態沒有很好。 其實,應該是已經蓄積一段時間了。這2、3 天伴著生理狀態與賀爾蒙的起伏,具體耗發了。 所以昨天開完會後,整天除了正常的吃喝、如廁外,我幾乎僅躺在床上放鬆,或是做些無腦的事。因為這 1 年多來更清楚自己後,對於自己的情緒覺察,我大抵也知道我的情緒黑潮應該要到了。 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很喜歡一個人獨自思考的空間,因為時間會因此凝結注,彷彿宇宙中的萬物之靈停滯在這,我的一方天地之中。 最近人生來到了一個安閒自得的階段,所謂的安閒自得,其實就是安逸又快樂的人生,總是凌晨四點清醒的我,看著還未天明的天空,覺得此時此刻此地,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片刻,寧靜的街道,大地依舊酣睡中,看著雲層中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每個開悟覺醒者都只待在一個地方,那便是當下,其他的地方都不願意去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這兩天狀態沒有很好。 其實,應該是已經蓄積一段時間了。這2、3 天伴著生理狀態與賀爾蒙的起伏,具體耗發了。 所以昨天開完會後,整天除了正常的吃喝、如廁外,我幾乎僅躺在床上放鬆,或是做些無腦的事。因為這 1 年多來更清楚自己後,對於自己的情緒覺察,我大抵也知道我的情緒黑潮應該要到了。 今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