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脫北之前 - 十日內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生就是一條通往死亡的道路,如果人生來就是要等死,那生命究竟有何意義?」

在脫北之前,參與朋友推薦的活動 - 十日內觀

開啟我一個從未想過的無明,於此由感而發。

這活動在嘉義市,輔仁中學裡面,並在附設的輔仁幼兒園旁。

raw-image

一開始報到覺得好像還算正常。雖然在網路上看過這十天的行為規範,想說就十天應該也還好,就沒太在意。

raw-image

報到當天就未滿員都到,我那寢室原本包含我三人,只來兩人。第一天覺得還好,就是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其餘時間都是打坐禪定。但我們被限定在內觀中心,這個大約不到50坪大小的範圍內。每天作息從早上4:00起床開始到晚上9:00結束,一天只吃早、午兩餐素食。

但內觀中人管理人員很確實的執行規範,不准我們彼此交談。這真的有點難受,整整十天異常的安靜。

前三天的打坐,都在觀察呼吸,稱作觀息法;觀息法,為觀察整個鼻子到上嘴唇上方人中處,這一塊區塊的氣息感受,只感受呼吸的流動與溫度,不做任何的習性反應;但到第三天,我室友就受不了,說頭很痛。

raw-image

然後隔天他就離營了。

接著第四天,第五天都有一個人離開。可以感覺到周圍的人陸續有點信心動搖,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在這邊做什麼XD。

後六天都在做內觀法,所謂內觀法也就是,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頭頂觀察至腳趾,觀察身體每一個部位冷熱與痠痛等感受。另外也不要產生任何反應,就只是觀察它,觀察這些感受的升起與滅去;如果在某個部位並沒有產生任何感受,那麼就多停留1分鐘,直到任何感受出現為止;如果超過了1分鐘還是沒有感受出現,就繼續往下一個部位,不用去貪求一定要產生什麼感受。

這是一個非常與自己內在交流的過程,完整的十天都跟自己糾葛,沒有外力。

大多人不知道,其實與自己完全靜默的相處,才是最痛苦的。

看到很多新學員,在休息時間,想辦法在限定的範圍內,尋求外在的刺激。比如,觀察禪堂外的動植物,鳥、貓、蜜蜂、椿象、松鼠等;聽一旁輔仁中學學生,下課嬉戲的聲音;以及幼稚園小孩與父母老師互動的童言童語;天空、氣流與溫度的變化;還有非生物的廁所的洗髮精品牌、衛生紙質感、3樓吊衣場的view等相關研究。

如果一個外人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們這群人這10天的作息,一定會很驚訝的要求說:不管這些人嗑了什麼,都趕快給我來一顆,的那種感覺。

這幾乎是所有人每天的狀態

這幾乎是所有人每天的狀態

就知道十天只做禪定,有多麼難熬與無常(聊)。

「無常、無常、無常。」

要以平等心對待無常事。這幾乎是每天晚上開釋,葛印塔老師都會講的一句話(錄音)。

其他還有像嚴守五戒: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及戒煙酒毒品;四聖諦:苦、集、滅、道。雖然說內觀法並非佛教徒才能學習,或者強迫一定要信其佛教教義,但不可否認其很多觀念來自古印度的大乘佛教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在第三天瞭解到,自己的痛苦來自於對於貪愛的執著。對於「我」的強烈執著,認為只要牽涉到自己的利益,就要以「我的」來衡量。也就是說其實連「我覺得...」都不是我的,都是因為身體粒子的振動,所產生的習性反應,並非來自外在的刺激。只有當自己不再執著尋求某種感覺後,以平等心看待事物,才能不再需要貪求刺激,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說很容易,但做到很難。

老師也說,其實他自己也還在修煉。但不需要擔心自己未來能否做到,而是應該只要每次修練,都一點有進步就很好。比如以前討厭一個人可以討厭一個禮拜,進步到討厭一天就忘記的話,就算是解決部分的痛苦,這就是很好的解脫的過程。

而最後一天,則是教導內觀的另一個重要觀念 - 慈悲觀

這也是最難的部份。要我們打坐時候默念,原諒曾經有心無心傷害你的人,並請求曾經你無心有心傷害過的人的原諒,這很容易。但實際之後你再遇到,要真的做到可就沒這麼容易了。(對工作上虐待你的主管與前輩,施予慈悲心??有可能嗎?)

另外還有一件我很驚訝的事情。整個十日內觀活動,包含老師、廚師、法工、管理人員等,總共一次大約10人左右,全部都是志工,都是不支薪的來協助我們這些學員。這也需要很大的慈悲心,連這個對我來說都很難做到。

這次新舊學員大約有30人參與,共3人中途放棄。十天結束也和幾位同學小聊一下,發現大家中間其實都很想放棄,但因為對於想知道如何脫離痛苦的方法,而願意堅持下去,實在令人感動。跟幾個同學就成為如同存活下來的戰友一樣,有革命情感。

十天的體驗,有如當年去當兵的時候,新訓般的震撼感受。很不一樣的體驗,是我不惑之年前最棒的禮物。

感恩內觀,讚嘆內觀。

一出關就開葷了,我們還是繼續痛苦好了...

一出關就開葷了,我們還是繼續痛苦好了...

出關後要繼續練習內觀法的同學,可以每天參與官方創建的clubhouse,一起線上共修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an Chiou的沙龍
11會員
29內容數
脫北者的程視設界
Ivan Ch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0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經歷申請出國留學的過程,包含取得學生簽證、入學大學以及感謝幫助的人。作者也提到在出國前仍在就讀臺藝大並完成課業,並對未來的英語寫作與拍攝生涯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4/06/20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經歷申請出國留學的過程,包含取得學生簽證、入學大學以及感謝幫助的人。作者也提到在出國前仍在就讀臺藝大並完成課業,並對未來的英語寫作與拍攝生涯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3/12/29
這兩年在PAIA的時光,我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除了以下系統面的東西之外 PAIA系統上到雲端 正式區使用K8S自動擴展 使用Jenkins建置完整CI/CD mlgame上到PIP PAIA GA數據蒐集與廣告串接 VIP金鑰與AI認證機制 完成雲端付款機制與OpenID串接 P
Thumbnail
2023/12/29
這兩年在PAIA的時光,我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除了以下系統面的東西之外 PAIA系統上到雲端 正式區使用K8S自動擴展 使用Jenkins建置完整CI/CD mlgame上到PIP PAIA GA數據蒐集與廣告串接 VIP金鑰與AI認證機制 完成雲端付款機制與OpenID串接 P
Thumbnail
2023/11/28
參加技術研討會,就是去玩。 以前不是很喜歡參加社群,主要是因為自己覺得研究技術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花在social。 但後來發現,大部份的年輕工程師,很需要社交工程;也就是害怕寫code太孤獨,因此需要參加社群。那社群自然就成為培養年輕工程師,成為資深的最佳培養皿。 社群有廣大的年輕
Thumbnail
2023/11/28
參加技術研討會,就是去玩。 以前不是很喜歡參加社群,主要是因為自己覺得研究技術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花在social。 但後來發現,大部份的年輕工程師,很需要社交工程;也就是害怕寫code太孤獨,因此需要參加社群。那社群自然就成為培養年輕工程師,成為資深的最佳培養皿。 社群有廣大的年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我們寧可去探索月球的背面,或是海洋的底層,也不願意去探詢我們的內在深處。給自己的心來場十日的心靈之旅吧!六龜十日內觀甘苦談?和還沒參加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課程和環境,和新生、舊生、考慮參加、好奇什麼是內觀的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寧可去探索月球的背面,或是海洋的底層,也不願意去探詢我們的內在深處。給自己的心來場十日的心靈之旅吧!六龜十日內觀甘苦談?和還沒參加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課程和環境,和新生、舊生、考慮參加、好奇什麼是內觀的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Thumbnail
由於宇宙的安排,我對內觀產生興趣。從Youtube頻道的艾波外出中、Mahakkala 、季小謙;Podcast的坎坎而談的分享,我萌生參加的念頭:「啊,如果教育班長沒選上的話,那就去吧!」(坎坎的分享幫助我特別多) 於是就這樣我踏上這條旅程。因為填「搭便車」認識了黃姐,感謝他載我之外,更提醒
Thumbnail
由於宇宙的安排,我對內觀產生興趣。從Youtube頻道的艾波外出中、Mahakkala 、季小謙;Podcast的坎坎而談的分享,我萌生參加的念頭:「啊,如果教育班長沒選上的話,那就去吧!」(坎坎的分享幫助我特別多) 於是就這樣我踏上這條旅程。因為填「搭便車」認識了黃姐,感謝他載我之外,更提醒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2022/03,我到高雄六龜的法邁中心參與了為期十天的內觀課程,這篇文章記錄了課程參與過程中的心得,也有提到準備行李、食宿情況等建議,希望可以對瀏覽文章的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2022/03,我到高雄六龜的法邁中心參與了為期十天的內觀課程,這篇文章記錄了課程參與過程中的心得,也有提到準備行李、食宿情況等建議,希望可以對瀏覽文章的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在脫北之前,參與朋友推薦的活動 - 十日內觀。 開啟我一個從未想過的無明,於此由感而發。 這活動在嘉義市,輔仁中學裡面,並在附設的輔仁幼兒園旁。 一開始報到覺得好像還算正常。雖然在網路上看過這十天的行為規範,想說就十天應該也還好,就沒太在意...
Thumbnail
在脫北之前,參與朋友推薦的活動 - 十日內觀。 開啟我一個從未想過的無明,於此由感而發。 這活動在嘉義市,輔仁中學裡面,並在附設的輔仁幼兒園旁。 一開始報到覺得好像還算正常。雖然在網路上看過這十天的行為規範,想說就十天應該也還好,就沒太在意...
Thumbnail
在去年(2020年)冬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在今年2月底,參加嚮往已久的內觀十日課程(延伸閱讀:我終於決定要去內觀了!想知道為什麼可以看這邊),回來一周的時間稍作沉澱後,整理了一下親身體驗的過程及親友關心+好奇,來粗淺談談到底什麼是內觀吧!XD 內觀,是一個透過一連串的訓練與練習,專注覺察自己,如實感受
Thumbnail
在去年(2020年)冬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在今年2月底,參加嚮往已久的內觀十日課程(延伸閱讀:我終於決定要去內觀了!想知道為什麼可以看這邊),回來一周的時間稍作沉澱後,整理了一下親身體驗的過程及親友關心+好奇,來粗淺談談到底什麼是內觀吧!XD 內觀,是一個透過一連串的訓練與練習,專注覺察自己,如實感受
Thumbnail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點一滴被家庭社會文化一點一滴形塑各式認知、價值觀、甚至情緒。可以說,我們幾乎不記得自己出廠的「空機狀態」了。 內觀對我來說,是一個試圖回到空機狀態,去理解自己原本體身與心是如何交互運作的。經過混亂、痛苦、狂喜大悲、幾場大哭最後終歸平靜,最後才能體會如何「歸零」跟自己相處。
Thumbnail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點一滴被家庭社會文化一點一滴形塑各式認知、價值觀、甚至情緒。可以說,我們幾乎不記得自己出廠的「空機狀態」了。 內觀對我來說,是一個試圖回到空機狀態,去理解自己原本體身與心是如何交互運作的。經過混亂、痛苦、狂喜大悲、幾場大哭最後終歸平靜,最後才能體會如何「歸零」跟自己相處。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2006年。忘了是怎麼興起動機,當大學同學留智文一推薦,我就興沖沖去參加在台中新社、葛印卡內觀中心的內觀,過了十天禁語與過午不食的修行生活。 不說話對我來說其實自在,不能讀書寫字才是挑戰。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禪修是2006年。忘了是怎麼興起動機,當大學同學留智文一推薦,我就興沖沖去參加在台中新社、葛印卡內觀中心的內觀,過了十天禁語與過午不食的修行生活。 不說話對我來說其實自在,不能讀書寫字才是挑戰。
Thumbnail
一趟只有你與自己的10日內觀旅程。
Thumbnail
一趟只有你與自己的10日內觀旅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