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縫的功能並不是車衣服, 而是為了避免布料在車衣服的過程中被過度拉扯或變形, 事先做好的隱藏線跡. 衣服的外觀是看不到這條線, 但在衣服完成後會將這條線拉斷或去除.
在服裝領域, 衣服完成後, 將固定縫的縫線拉斷是非常重要的!
想像一下, 逛街時看到一件很喜歡的衣服, 興奮地挑選偏好的顏色跟適合的尺寸試穿, 穿上的那一刻, 啪!啪!啪!啪!啪!一連串的斷線聲響起!
「天啊!我把衣服撐破了~」「該死!我是不是胖了~」「好丟臉!外面的人有聽到聲音嗎~」
接著, 再也無法在試衣間多待任何一秒, 只想趕快逃離現場自我療癒一番.
試穿時聽到的斷線聲, 可能不是真的將衣服撐破車線斷掉的聲音, 而是衣服上的固定縫線沒有處理乾淨. 但在聽到聲音的瞬間, 下意識躍入腦中只有[衣服破][變胖][好丟臉]的想法.
消費者在實現購買的過程中, 很重要的是吸引注意. 引起注意會受到2個關鍵因素影響:
[刺激的強度] 以及 [誘發需要的動力]
衣服的品牌/設計樣式/材質/顏色/包裝等就是引起刺激的要件, 這些刺激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品特色有多強烈進而想購買, 就是刺激的強度. 消費者願意試穿這件衣服, 表示這件衣服已具備刺激強度, 引起注意. 誘發需要的動力關鍵在於消費者的心理因素, 消費者受到商品的刺激產生購物慾望, 心理期待的是穿上這件衣服是好看的, 是身材勻稱的, 是舒服的, 實際試穿後, 的確是好看的, 身材勻稱的, 舒服的, 那麼 [刺激的強度] x [誘發需要的動力] 加乘效果後, 購買行為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 相反地, 實際試穿後, 聽到啪!啪!啪!啪!啪! 大腦接收到的訊息是不好看, 胖的, 丟臉不自在, 這些負面情緒若大於商品刺激的強度, 失去的不只是單一購買行為, 同時也失去了一個潛在忠實消費者的機會.
魔鬼藏在細節裡, 啪!啪!啪!啪!啪! 線或許沒斷, 卻斷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