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潛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月亮忘記了》幾米,一本關於「勇敢長大」的繪本

圖片來源:《月亮忘記了》幾米,一本關於「勇敢長大」的繪本

在我的教學現場,遇過不少被診斷為有身心疾患的孩子: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思覺失調...尤其是近幾年,服用身心症藥物的孩子愈來愈多。常常,孩子沒有預期的出現在我面前,悄聲說:「老師,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不想吃藥了。」聲音很小,力道卻很強。

我不是醫生,無法斷然讓孩子停藥,但看著孩子的臉,很心疼;聽著孩子的決定,很感動。孩子想拿回自己的力量,我豈能不陪著一程?

學習賽斯心法後,我常想,如果我們能讓賽斯書中關於意識的各種知見攤開在孩子眼前,他/她就能照見一切的原點都是「強烈的精神活動」而起,我們就可以開始帶領她/他去讀自己的思緒、情感、覺受與欲求。一切本由「我」生,去理解那個生出一切的「我」才能治本。

暑假我要帶著幾個孩子、幾個媽媽進行讀書會,閱讀的書籍是<<靈魂永生>>,這是我潛心賽斯的入門書。為了讀書會,最近又開始翻閱並整理一點筆記,今天整理的這篇「可以藉以理解身心症的源頭——強烈的精神活動——思想或情感——會以某種實質的方式被建構,還會帶著最初孕生它的人格印記。」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學會內在感官的自由運用,將不會被這些強烈的精神活動困住,身心疾患應該能往療癒之路前進。

未接觸過賽斯書的媽媽跟我說:「老師,書我買了,但打開後嚇了一大跳,完全看不懂。」我想跟媽媽說:無妨,書拿著就充滿文字的能量;讀書會充滿團體動能,那是一種能量共振,屬於媽媽的療癒之道也將展開。
以下我改寫<<靈魂永生>>第七章<靈魂的潛力>,讓文句更貼近我們的閱讀習慣。
<靈魂的潛力>
改寫自<<靈魂永生>>第七章
  你主要的身份感是關乎肉體的。形相是能量集中的結果,形相的模式來自鮮明的情感或心靈的概念影像(idea images)。
  強度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極為鮮明的欲望想要在某個地方,一個你的假形可能就在那個地方出現,即使你的意識並不知曉。
  這假形(心念影像thought-image)通常不會被看到,也許科學儀器可以測知,目前,已經會使用內在感官的人可能也會感知這樣的影像。
  總之,強烈的精神活動——思想或情感——會以某種實質的方式被建構,還會帶著最初孕生它的人格印記。
  強烈的欲望像一個能量的核心,由你自己的心裡向外投射一個你的形相,你所想像的地方會吸引這形相;如果欲望更強烈,能量核就更大,你自己的意識流的一部分會移轉給形相,你甚至會知覺到那個假形所處的環境。
  每件以實質出現的東西也存在於你所不能感知的方式裡,當實物合併成物質時,你才會感知,但它們在別的層面確實存在而且有效。
  你是被一個極度渴欲以肉體存在的超我(superself)送出的。你不是超我的傀儡,你遵循自己的發展方向,你擴展了超我,也能汲取超我的能量。
  你目前不只貫注在你的肉體上,並且也貫注在一個事件的特定頻率裡,那是「時間」。其他的歷史時代及轉世的自己都以同樣有效的形式存在。
  你不只是其他獨立的「你」——每個貫注於它自己的實相,存在一種交感(sympathetic)關係。只因為你相信物質實相是唯一有效的一個實相,所以你沒有去尋找其他實相。所謂的意識之流是思想、意象及印象的小溪流,它是一條極深的意識河流的一部分,這河代表了你自己更深遠的存在與經驗。
  如果你把你的意識流想成是透明的,你便能看透它,看到它底下的事物。你也可以升到你的意識流之上,感知那些跟它平行的東西。只有當你認為你受到侷限,你才會被侷限為你所知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an Lin的沙龍
1會員
11內容數
你/妳聽過賽斯書嗎?妳/你曾經學過或想學賽斯之道嗎? 自學賽斯心法並落實於生活中化作行動已經十四年的Jean,想要藉由這個園地與大家分享賽斯書的奧義精解;重新組織生硬難懂的賽斯書原文,將之平易化,更加貼近你/妳的生活。 文字疊成篇章,成為文學;賽斯心法落實生活,成為方鍼。祝福妳/你!
Jean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1
 賽斯對李察說:「你的內在部分,用那些本來就有的能力,透過你存在的萬花筒來詮釋這資訊,用你最佳部分,製作出穿著新衣的璀璨真理——這新衣除了你之外,沒人能給它。如果你認為>是別人寫的,你就否定了內我的卓越。這個真理是一個由外而來、送給你的東西,但它的原創性和獨特性卻是由你的內在提供的。
Thumbnail
2020/05/21
 賽斯對李察說:「你的內在部分,用那些本來就有的能力,透過你存在的萬花筒來詮釋這資訊,用你最佳部分,製作出穿著新衣的璀璨真理——這新衣除了你之外,沒人能給它。如果你認為>是別人寫的,你就否定了內我的卓越。這個真理是一個由外而來、送給你的東西,但它的原創性和獨特性卻是由你的內在提供的。
Thumbnail
2020/05/19
人生的經驗似乎總在人與人之間的對比產生意義,於是我們將得失心懸吊在希望和恐懼之間,很少真正去面對最純粹的本心之欲。有迷失之惑時,見素抱樸吧!回到本心,自發性會因之而生。   
Thumbnail
2020/05/19
人生的經驗似乎總在人與人之間的對比產生意義,於是我們將得失心懸吊在希望和恐懼之間,很少真正去面對最純粹的本心之欲。有迷失之惑時,見素抱樸吧!回到本心,自發性會因之而生。   
Thumbnail
2020/05/18
我們住在信念形成的軀體裡,我們也是透過這個信念軀體來感知;我們的信念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也可以侷限我們的能見度,端賴個人自我決定。
Thumbnail
2020/05/18
我們住在信念形成的軀體裡,我們也是透過這個信念軀體來感知;我們的信念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也可以侷限我們的能見度,端賴個人自我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發自內心去面對一切、轉化一切,療癒才會真正的發生!療癒是一種自我成長,一種了解自我的通道。 自從疫情到來之後,越來越多夥伴開始意識到獨處、內觀的重要性,從前,大家都是不停地忙著手上的工作,不停地看著五花八門的資訊與追逐物質的生活,很少去思考,哪些是屬於我們真正的需求,是靈魂渴望的真正生活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發自內心去面對一切、轉化一切,療癒才會真正的發生!療癒是一種自我成長,一種了解自我的通道。 自從疫情到來之後,越來越多夥伴開始意識到獨處、內觀的重要性,從前,大家都是不停地忙著手上的工作,不停地看著五花八門的資訊與追逐物質的生活,很少去思考,哪些是屬於我們真正的需求,是靈魂渴望的真正生活
Thumbnail
孩子,昨天下午聽了你的苦,與家人的情況。 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你是有靈覺的,我清楚,你自己很清楚。 有靈覺不代表好或壞,就像有的人,有遠視,有的人,是近視。 有靈覺,反而要更注意如果去控制與分辨,而不是一昧的接受與沉溺。 追求更強烈的靈覺與感應,反而有極大的風險。
Thumbnail
孩子,昨天下午聽了你的苦,與家人的情況。 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你是有靈覺的,我清楚,你自己很清楚。 有靈覺不代表好或壞,就像有的人,有遠視,有的人,是近視。 有靈覺,反而要更注意如果去控制與分辨,而不是一昧的接受與沉溺。 追求更強烈的靈覺與感應,反而有極大的風險。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靈性的道路上 每一個經驗過程都在校正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心靈 #成長 #紀錄
Thumbnail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靈性的道路上 每一個經驗過程都在校正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心靈 #成長 #紀錄
Thumbnail
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不同的面向,心靈的運作其實是複雜的,除了潛意識裡各種的感受與情緒,還有累世的人格意識。 累世的人格意識在那一世結束後,意識並不會消失,會回歸到本靈的一體之中,也就是壓縮在我們的潛意識資料庫。
Thumbnail
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不同的面向,心靈的運作其實是複雜的,除了潛意識裡各種的感受與情緒,還有累世的人格意識。 累世的人格意識在那一世結束後,意識並不會消失,會回歸到本靈的一體之中,也就是壓縮在我們的潛意識資料庫。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