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醫師專科考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科住院醫師訓練為期2.5年:

  1. 第一年通常在病房輪訓,在9大科別中跟著不同主治學習:心臟、胸腔、消化、腎臟、風濕免疫、感染、血液腫瘤、內分泌、感染。 (血液科是腫瘤科次專科)。再來視情況安排全院晨會報告,學術專題報告等等。
  2. 第二年開始在加護病房受訓、有時候穿插安排其他自選科別,比如皮膚科、放射科。急診則是必選修。
  3. 最後半年開始看會診,自己必須要能夠像主治醫師一樣做好診斷與治療方案。

各家醫院在面臨內科專科考試有不同的準備。有的醫院提供溫書時間,有的提供考前衝刺,看各醫院傳統。

訓練完畢即擁有專科考試資格。 考試內容分為筆試及口試。 筆試考試範圍多以過往題目再變化為主,再加減放入醫學各領域最新進展的考題。

(一) 筆試:

1、 命題原則:採用選擇題,以中文命題為原則(必要時得用英文)。

2、 科目範圍:(1)心臟血管疾病。(2)胸腔疾病。(3)消化系疾病。(4)新陳代謝內

分泌疾病。(5)腎臟疾病。(6)風濕免疫及過敏疾病。(7)血液腫瘤疾病。(8)感

染症疾病。(9)與內科有關之神經、精神及皮膚疾病等。

3、 命題參考範圍:

(1)Harrison...這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有唸完過...

(2)Cecil等二本最新版內科學教科書及(3)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共三本內科書籍及下列內科學期刊<(1)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Lancet (3)JAMA>

(4)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5)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6)內科學誌(<5%)

(7)內科醫學會網路繼續教育

(8)Medical Knowledge Self Assessment Program最新版

4、 及格標準:以100為滿分,60分(含)以上為及格,不及格者不得參加口試。

(二) 口試:

1、 實施方式:每一參加考生須經三至五位口試委員之口試。

2、 科目範圍:與筆試同。

3、 及格標準:以口試委員評分之總和平均計算,100為滿分,60分(含)以上

為及格,如口試不及格,筆試成績保留二年。

筆試通常不難,口試則由各家訓練醫院主治醫師出題,然後兩三個人一起接受口試,往往通過與否的關鍵就在於口試的表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傑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不同的醫院和不同地區的醫院可能會有不同的科室設置以及不同的主要治療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醫院門診科室及其主要治療疾病譯文: 內科門診:內科醫生主要治療各種患者的內部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部疾 病、腎病等。 外科手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治療,例如腫瘤修復、清除血管阻塞等。 婦產科門
Thumbnail
不同的醫院和不同地區的醫院可能會有不同的科室設置以及不同的主要治療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醫院門診科室及其主要治療疾病譯文: 內科門診:內科醫生主要治療各種患者的內部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部疾 病、腎病等。 外科手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治療,例如腫瘤修復、清除血管阻塞等。 婦產科門
Thumbnail
  剛進醫院的PGY們,通常首先會擔心的便是內科的輪訓。   由於內科病人常具有「年紀較長、多共病」的狀況。而當這些經年累月的疾病,累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時,狀況基本上不會太好。
Thumbnail
  剛進醫院的PGY們,通常首先會擔心的便是內科的輪訓。   由於內科病人常具有「年紀較長、多共病」的狀況。而當這些經年累月的疾病,累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時,狀況基本上不會太好。
Thumbnail
時間飛逝,已經來到2023年初。 趕快來補記這幾個月間,曾經去過的科別。 PGY是不分科的醫師,在各科之間輪訓。這樣的模式,其實也和以前實習醫學生時有些相像,其中最大的差別,應是責任承擔上的變化─從學生、學習者為主的身分,變成具有執照、需要正式對病人負責的照護者。 2022年9月,來到了耳鼻喉部。
Thumbnail
時間飛逝,已經來到2023年初。 趕快來補記這幾個月間,曾經去過的科別。 PGY是不分科的醫師,在各科之間輪訓。這樣的模式,其實也和以前實習醫學生時有些相像,其中最大的差別,應是責任承擔上的變化─從學生、學習者為主的身分,變成具有執照、需要正式對病人負責的照護者。 2022年9月,來到了耳鼻喉部。
Thumbnail
隔了好久沒更新,現在已來到2022年8月中旬。 期間考過了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與醫師二階國考,同時也從後醫系畢業,終於從醫學生階段變成真正的臨床醫師。
Thumbnail
隔了好久沒更新,現在已來到2022年8月中旬。 期間考過了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與醫師二階國考,同時也從後醫系畢業,終於從醫學生階段變成真正的臨床醫師。
Thumbnail
  進了外科的範疇,總計有四個course。而因為也只有四科可以選,因此並非所有的外科,我們都會去過。依著選科規則之下,來到了外科加護病房、心臟血管外科、大腸直腸外科、與一般及消化系外科。  
Thumbnail
  進了外科的範疇,總計有四個course。而因為也只有四科可以選,因此並非所有的外科,我們都會去過。依著選科規則之下,來到了外科加護病房、心臟血管外科、大腸直腸外科、與一般及消化系外科。  
Thumbnail
傷科不是只有肌肉、神經、骨骼、筋膜正位這些東西。 還有大腦與人體內在的化學傳導物與生物訊息,免疫訊息的傳遞是否失常等等... 這些都是現代中醫應知應會的東西。 不是只拿著經典跟經絡就覺得可以通通解決。 也不是每次把病人弄得全身喀啦喀啦就覺得自己可以了。 畢業後還需要持續進修是自己的責任。 不用羨慕
Thumbnail
傷科不是只有肌肉、神經、骨骼、筋膜正位這些東西。 還有大腦與人體內在的化學傳導物與生物訊息,免疫訊息的傳遞是否失常等等... 這些都是現代中醫應知應會的東西。 不是只拿著經典跟經絡就覺得可以通通解決。 也不是每次把病人弄得全身喀啦喀啦就覺得自己可以了。 畢業後還需要持續進修是自己的責任。 不用羨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