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原來大家都搞小圈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讀書會裡的臥底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怡君的沙龍
119會員
29內容數
這裡的文章給大人看,小孩更適合服用。 寫作靈感來自於讀書會裡的孩子群,他們是天生的哲學家,也是當代的受難者,他們的提問、苦惱與自答,彷彿是各自書寫的秘密小誌。也許從一本小說開始、從一個問題出發,隨著臥底大人的試探與紀錄,開展出孩子們可實踐的生活計畫與思辨對話。
羅怡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3
《指定閱讀:新來的同學》 前情提要:這一本小說的文字一點也不多,是小麥田引進國外排行榜冠軍的「圖像小說」。顧名思義是一位轉學生的故事,這位家中移民到美國討生活的轉學生,從一位轉學生的視角,不斷尋找自己與他人的異同之處,其中包括種族膚色、男女相處、貧富差距,也悟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1/12/13
《指定閱讀:新來的同學》 前情提要:這一本小說的文字一點也不多,是小麥田引進國外排行榜冠軍的「圖像小說」。顧名思義是一位轉學生的故事,這位家中移民到美國討生活的轉學生,從一位轉學生的視角,不斷尋找自己與他人的異同之處,其中包括種族膚色、男女相處、貧富差距,也悟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1/09/24
指定閱讀:《神啊,你在嗎?》 前情提要:這本歷史悠久的青少年小說不斷再版,但不論甚麼時代讀卻都像新的一樣。書中主角是位即將六升七年級的女孩瑪格麗特,爸爸是猶太人、媽媽是基督徒。本來只要專心面對轉學和青春期的各種麻煩事的她,卻因為宗教信仰而煩惱....這一次我們談選擇和自由。
Thumbnail
2021/09/24
指定閱讀:《神啊,你在嗎?》 前情提要:這本歷史悠久的青少年小說不斷再版,但不論甚麼時代讀卻都像新的一樣。書中主角是位即將六升七年級的女孩瑪格麗特,爸爸是猶太人、媽媽是基督徒。本來只要專心面對轉學和青春期的各種麻煩事的她,卻因為宗教信仰而煩惱....這一次我們談選擇和自由。
Thumbnail
2021/06/03
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愛熱鬧,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怕孤獨。 「你是愛熱鬧?還是怕孤獨?」 有個男孩歪了歪頭:「老師,這兩種有不一樣嗎?」
Thumbnail
2021/06/03
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愛熱鬧,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怕孤獨。 「你是愛熱鬧?還是怕孤獨?」 有個男孩歪了歪頭:「老師,這兩種有不一樣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5/24(三) - 小圈圈 在Ktv包廂當中,幾個年輕人盡興歡樂,放歌縱酒。有的人很會唱歌,拿起麥克風秀個兩手,有人會跟著一起唱,炒熱氣氛,一群人很開心。 而我覺得時間好像停下來一樣,開始思考事情。 可能是我沒有很投入在這個氛圍。 這群唱歌的人,其實可以分成第一種:很酷又很會唱歌的人,第二種:跟著大
Thumbnail
5/24(三) - 小圈圈 在Ktv包廂當中,幾個年輕人盡興歡樂,放歌縱酒。有的人很會唱歌,拿起麥克風秀個兩手,有人會跟著一起唱,炒熱氣氛,一群人很開心。 而我覺得時間好像停下來一樣,開始思考事情。 可能是我沒有很投入在這個氛圍。 這群唱歌的人,其實可以分成第一種:很酷又很會唱歌的人,第二種:跟著大
Thumbnail
三五好友聚會,好友提出我家小孩應多與其他小孩相處,早點社會化融入團體,與其他小孩一起玩。這樣的好言相勸,並無不妥,我也深知好友的好意,卻也不免引發淡淡的憂愁。
Thumbnail
三五好友聚會,好友提出我家小孩應多與其他小孩相處,早點社會化融入團體,與其他小孩一起玩。這樣的好言相勸,並無不妥,我也深知好友的好意,卻也不免引發淡淡的憂愁。
Thumbnail
為什麼在學校會有班級同學的罷凌,在職場會有同事間的罷凌?罷凌除了要有強者與弱者,還需要一群跟隨者與模仿者。構成集體罷凌的人性,其實就寫在我們的大腦裡。 心理學家發現,只不過是用顏色分類,就會讓小小孩產生「我們一國、他們一國」的區隔,對同類的好感度增加,也會傾向認同、模仿同類的行為。
Thumbnail
為什麼在學校會有班級同學的罷凌,在職場會有同事間的罷凌?罷凌除了要有強者與弱者,還需要一群跟隨者與模仿者。構成集體罷凌的人性,其實就寫在我們的大腦裡。 心理學家發現,只不過是用顏色分類,就會讓小小孩產生「我們一國、他們一國」的區隔,對同類的好感度增加,也會傾向認同、模仿同類的行為。
Thumbnail
我的悲劇很單純,但很耐看,一批人潮看過,又一批人潮來看。—— 岩上 獅子   這些大部分中的一小圈,好像又更為貼近自己一些,所以又在這個圈中畫下了更小的圈,叫做摯友。   
Thumbnail
我的悲劇很單純,但很耐看,一批人潮看過,又一批人潮來看。—— 岩上 獅子   這些大部分中的一小圈,好像又更為貼近自己一些,所以又在這個圈中畫下了更小的圈,叫做摯友。   
Thumbnail
「只和具有類似信仰的人交往,容易造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人們不再願意表達一個更微妙或更複雜的觀點......選擇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讓整個群體相信沒有對立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從眾的過程中向呼聲最高的意見靠攏。」
Thumbnail
「只和具有類似信仰的人交往,容易造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人們不再願意表達一個更微妙或更複雜的觀點......選擇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讓整個群體相信沒有對立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從眾的過程中向呼聲最高的意見靠攏。」
Thumbnail
如果要一一費心去包容別人,傾聽別人,理解別人,那聽起來倒像是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工作,你為何要逼自己負此重擔?壓力常常是在無形之間自己給自己的,這個社會告訴你該要好好維護人際關係,想都不想得我們也就這樣執行,甚至因此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這也是為何內向人總是在能量消耗...
Thumbnail
如果要一一費心去包容別人,傾聽別人,理解別人,那聽起來倒像是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工作,你為何要逼自己負此重擔?壓力常常是在無形之間自己給自己的,這個社會告訴你該要好好維護人際關係,想都不想得我們也就這樣執行,甚至因此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這也是為何內向人總是在能量消耗...
Thumbnail
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很多孩子依附於某個小團體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擔心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還得指派或分配個「不情願」的人,或者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我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意味著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Thumbnail
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很多孩子依附於某個小團體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擔心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還得指派或分配個「不情願」的人,或者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我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意味著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Thumbnail
不論是小班級裡的小圈圈,或是大至國際上的種族歧視,我們藉由《許願樹》延伸友誼的討論,拆解小圈圈、小團體的運作模式,真的能沒有小圈圈嗎?小圈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你在圈圈內,也會思考這個問題嗎?
Thumbnail
不論是小班級裡的小圈圈,或是大至國際上的種族歧視,我們藉由《許願樹》延伸友誼的討論,拆解小圈圈、小團體的運作模式,真的能沒有小圈圈嗎?小圈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你在圈圈內,也會思考這個問題嗎?
Thumbnail
關係的存有當中的第八章、第十章,給我帶來許多對於教育及組織的實踐面向的啟發。 「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提升參與關係過程的潛力----從在地開始,直到全球」   「當教育能專注於關係而不只把焦點放在個人身上時,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世界。(中略) 我們還可追問:我們想為未來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就本
Thumbnail
關係的存有當中的第八章、第十章,給我帶來許多對於教育及組織的實踐面向的啟發。 「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提升參與關係過程的潛力----從在地開始,直到全球」   「當教育能專注於關係而不只把焦點放在個人身上時,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世界。(中略) 我們還可追問:我們想為未來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就本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經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感到不自在呢?又或者因為自己的理念、想法跟周圍的人不一樣而覺得尷尬,其實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預設在我們身體之中。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經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感到不自在呢?又或者因為自己的理念、想法跟周圍的人不一樣而覺得尷尬,其實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預設在我們身體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