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很多孩子依附於某個小團體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擔心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還得指派或分配個「不情願」的人,或者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我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意味著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偏偏幾乎每堂課都有可能分組,除非抽籤,否則大風吹再怎麼吹,分組名單仍舊是換湯不換藥,某些特殊情況,會有「主流意見」主導著如何分組。
某天下課,我們按照往例聊聊天,妹妹說體育課籃球考試要分組比賽,老師請他們自己分組,課後幾位熱愛籃球的同學,便興致勃勃地討論組隊名單。這一討論下去非常認真,比賽總要進行「戰力分析」,倒是把班上每個人分門別類,誰應該和誰一組、誰是肉腳誰是強者….,雖然不是強迫大家要按照結論分,但公開場合討論,旁邊聽到「被分析」的人總覺得不是滋味。
想當然,這位手腳不太靈光的女兒即使卯足了力,仍然是別人口中的弱者。她回來跟我抱怨心中的不適,主導討論的也有她的好朋友,當下她也不好發作,悻悻然的離開現場而已。
我知道她只是想討討拍無大礙,已經快跟我一樣高的她仍然是個孩子,照老規矩抱著拍拍安慰幾句,不過趁她還在我懷裡的時候,輕聲問了她一個問題:
對了,媽媽突然想到如果妳今天被分到的是妳喜歡的組,或者被歸到強組,那妳還會覺得這樣的行為不妥當嗎?還是有可能跟著一起熱烈討論下去?
她頓了一下,從我懷裡起身誠實地說:「媽媽,有可能我也一起討論下去耶。」
「嗯,那這樣的話,妳難過的就是自己這個項目能力不好,被別人分類的時後覺得挫折或沒面子而已。其他說的那些「不應該」,比如說不應該公開討論、不應該主導分組、不應該沒想到別人感受…,可能都是來自想替自己抱不平喔,未必那麼公平正義,對吧?」
她點點頭,感覺氣已全消,倒杯冰可樂做功課去了。
我還是會心疼;肢體一向慢半拍不協調的她,從小不是坐冷板凳,就是打球被笑弱、打躲避被說是LOSER…,這些滋味並不好受,我們陪著她接受自己的能力差異、鍛鍊充滿韌性的心理素質,她都一一走過來了。
進入青春期,對於公平、權力、責任這些感受將更加敏感,在課堂上與人際間,太多似是而非的模糊地帶,這些民主詞彙並沒有充分被討論,別說小孩,連許多大人也常濫用掛在嘴邊,然而若我們不能待別人如同待自己般,保持同樣的原則,那麼這些富涵深理、值得我們一生去探討的詞彙,只不過是掩蓋自我中心的華麗修飾而已。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要慶幸他們曾是弱者,別怕孩子去面對這樣的情境,因為這一定是某部分的事實。同理心毋須特意鍛鍊,放手讓孩子體會成功與失敗、榮耀與挫敗,說來容易,卻有很多父母無法辦到。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不對孩子賣弄那些民主詞彙,我們以身教力行深信不疑的價值觀,而不是事情到了自己就轉個彎,用知識分子的賣弄指控他人;沒有人是聖人,容許自己和別人犯錯。
接受孩子的情緒很重要,當情緒過去,不妨跳出情境看看這個故事,有沒有不同角度可以思考和學習呢?
故事的最後,這位女孩後來因為公假錯過比賽,不過隔幾天之後,她倒是創造另一個角度:弱的跟弱的一組也很好,因為至少「還能碰到球」,比賽變成一種練習,要是全部強弱混雜,那她在場上就真的是「邊緣人」了。
對啊,誰說分組就是貼標籤,不然孔子怎麼因材施教呢?到底要怎麼分組,分組的目的和意義是甚麼?也許教育者可以多想一點。
自信,不是來自他人的評價,而是來自創造自己進步的事實。
#教養生活
#不是日記的日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