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不只是技術 也是文化

2020/06/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9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轉入水顏木房在四連棟的展場,映入眼簾,三五歲的孩子們有些在玩木馬、有些在玩傳統彈珠台,水顏木房這裏,時不時滿溢娃語笑聲。水顏木房的一切都跟木材有關,自2004年起,致力將舊木材改造成新傢俱,舊翻新的想法不僅環保,同時也加入了創作者獨特的創意。
在水顏木房的攤位裡,充滿著小孩子。 攝影/陳祖傑
一般人視舊木為廢棄物,但在水顏木房的每成員眼裡,每一片、每一段木料都是有無價之寶。教學長許瑞收表示,他們會先透過回收商收集舊木,經過整理、清潔、打磨、設計、重組等工序,讓舊木重新化身為另一個傢俱。為此,相較於一般家具的製作時間,更必須花上比超過一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去製造與設計。
「在水顏木房,我們的傢俱都是獨一無二的。」
「堅持手工製造,雖然費時,但製造的傢俱卻獨樹一幟有自己的個性。風格特殊,自然而然的吸引不少喜歡古樸風的消費者。水顏木房也能依照顧客需求客製化設計傢俱,縱使比起一般市價顯得格外昂貴,但品牌的信任度與產品的質感,讓他們一樣貨如輪轉。
「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人的創意是無限的,他們只是缺乏技術而已。」只要學會了技術,就像獾得了開啟寶箱鑰匙,得以盡情發揮。然而,台灣木工技術卻也正面臨失傳的危機。有鑒於此,水顏木房在2016年開辦工作坊,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體會木工樂趣。許瑞收慨嘆,過往木工師傅都不善表達,難以向下教學紮根,也成了木工技術傳承上的障礙。幸運的是,得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幫助,修習過管理課程的許瑞收,學會如何有條理的表達,成為教學的一大助力。
「傳承」是許瑞收的口頭禪,也是工作坊的核心理念。工作坊目前以學生為對象,水顏木房提供完整的材料,讓學生在製作的過程中,學會使用工具以及木工基礎技術。完成後,還可以把作品帶回家使用,是拿穩了魚竿還能帶走魚的有效教學。工作坊運作至今約一年,已製作超過四十多種的作品,舉凡你我家中的椅子、小方桌、衣架,還有別具特色的木球台都有。
許瑞收正在教在場民眾使用鑽床。 攝影/陳祖傑
第一次參加雜學校展覽的水顏木房,成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參觀。許瑞收認為,雜學校提供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理念的舞台,找回喜歡創作的人跟學習的樂趣。這就是他們選擇參展的原因之一,同時讓更多民眾認識木工藝術的美。台灣教育雖然一直改革,但仍難擺脫以考試導向的框架。雜學校提倡的自由空間形式的教育,正正是學生所需要的。
看到小孩子的笑容,說不定他們已經跟木結下不解之緣。即使離開雜學校的舞台後,水顏木房會繼續透過教學,默默地培養台灣木工的新血,讓台灣木工技術永垂不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