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報導於:2018-02-05
編採:吳美欣 責任編輯:蘇怡兢
而長期關注浪浪議題的Jessica,某次看到雜誌在介紹街犬的一生,她才了解流浪犬的處境如此艱難。
「我那時候就發誓,這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幫助流浪動物。」
在這波浪潮中,剛好又碰上雜學校參展的消息,因此Jessica決定把這份志業提前納入她的生命規劃裡,暫別台大臨床心理所的課業,投入實踐動物生命教育的推廣中。
實際走訪各地收容中心、參加許多相關活動後,Jessica認為「教育」才是零撲殺、零棄養政策的關鍵,因此「體驗式生命教育」成為牠牠的課程核心。
牠牠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際到收容中心與狗狗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教導他們如何與浪犬互動,進而讓他們對狗狗、甚至是浪犬議題有更深的體會。Jessica得意的說,「有個學生原本非常怕狗,但是在課程結束後,他終於敢牽狗狗、帶狗狗走一小段路,在這次雜學校的展覽中,他也回來當牠牠的志工。」
此外,牠牠也設計了專屬孩子的「飼養證照」課程,包含講義、習作及考卷,藉由2小時的課程,培養孩子養寵物該具備的價值觀與能力,父母也可以更安心地讓孩子領養狗狗。
目前牠牠採用異業結盟的方式完善團隊運作,與高中攝影社、收容中心合作。例如,請攝影社幫忙替狗狗拍攝美麗照片,有效提高浪浪的收養機率 ; 另一方面,牠牠也協助收容中心宣傳領養資訊、幫助狗狗做社會化訓練,降低收容人員的負擔,達成雙贏局面。
對於未來,Jessica滿懷熱情與方向,希望牠牠能慢慢擴大成社會型企業,短期目標是希望政府能將這些志工服務的課程,納入國高中生志工服務時數中;中期目標是希望將台灣犬發揚至國際;更長遠的目標,則是希望不僅限於流浪犬,貓、海龜,海洋生物,都能夠納入牠牠的生命教育課程中,讓更多人體會生命的價值,以愛和陪伴擁抱不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