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挪威社會和台灣社會最大的 3 個不同。生活態度超佛系?不能沒有森林?/ 挪威交換生于婷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挪威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人民很有距離感、很冷漠嗎?

聽說挪威和台灣簡直是兩種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真的嗎?

于婷,曾經去挪威交換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她體驗了各種文化衝擊,而且在不同價值觀的洗禮下,重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甚至勇敢做出挑戰台灣社會價值觀的生涯決定

在這一篇文章裡會簡單分享于婷當初想去挪威交換的動機,以及聊聊挪威社會與台灣社會的不同。

于婷本身熱衷於擊劍,不僅玩了擊劍好幾年,甚至也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得名,自己並非出身於國家隊,但憑藉著自己對擊劍的熱情,打出一票好成績。

為什麼想去交換?


「為了夢想,畢業後我可能不會再繼續打劍,所以希望前往擊劍的發源地體驗這個運動,而擊劍的起源就在歐洲。」

歐洲國家這麼多,為什麼選擇偏冷門的挪威?


「一來是在北歐講英文方便,二來是想親眼見識所謂歐美先進國家的好在哪,三來這個國家,一聽就很酷。」

在于婷眼中,台灣社會普遍散發出外國人比較厲害的感覺,然而,于婷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也不差。

因此為了瞭解歐美先進國家的強處,于婷先過濾出世界排行百大以內的大學,其分別位居荷蘭、德國以及挪威。

最後出於想去「如果現在不去,這輩子可能不會再去」的地方,選擇了挪威。

raw-image
挪威社會和台灣社會最大的三個不同?


一、對外國人:一視同仁 vs. 注目禮


在台灣,一般看到外國人常常會行注目禮,而且一看到外國人需要幫忙,台灣人都會很熱心地向前協助,展現台灣最美的人情味。

起初于婷剛到挪威時,一心期待自己會被當作外國人一樣關注。然而,一到挪威後才發現,自己基本上都被挪威人當作「本地人」,不僅和于婷說話時一開口都是先講挪威語,甚至有挪威人會用挪威語和她問路。

這有一部份的原因來自於挪威的組成非常多元,包含各種膚色、國家與種族的人,而政府也積極推廣人人平等的精神,鼓勵對彼此一視同仁。

而且如果你走在挪威的路上,很容易會遇到講著一口流利挪威語的亞洲人。

因此對於挪威人而言,其實不容易分辨出于婷究竟是外國人還是本地人,才會一開口就是一串挪威語。

一開始雖然讓于婷有點驚訝,但久而久之,這種「不因膚色而給予差別待遇」的環境讓她非常感到自在。

raw-image

二、行程安排:佛系 vs. 超高組織性


在社團活動的安排,或者是日常生活的約會上,挪威人的態度經常是-順其自然(超佛系的那種)。

時間到了,自然而然,人就會到齊、活動就會開始….。

阿不對,人還不一定會到齊。

于婷在台灣的經驗是,無論是舉辦社團活動,或是和人約吃飯,一定會敲好開始的時間,而且確認地點與細節。

但在挪威,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有一次于婷的室友和于婷約好某一天要一起去爬山,結果到了當天,于婷等了等…等了等…,卻沒有等到室友的出現。

又有一次,挪威的擊劍社相約大家出遊,結果到了出遊的前幾天,社員才發現出遊的日子和一場擊劍比賽的日子相重疊,因此不得不做出調整。

此外,有時候到了約定見面的時間,時常只有零星幾個人到場,過了半小時人員才會慢慢到齊。

這就是挪威人的 style ,freestyle。


raw-image

三、大自然:挪威人的日常 vs. 特定日子才會去


在台灣,一般而言都是到了假期的時候,才會相約一起去大自然放鬆,我們並不會時不時就往大自然奔去。

但在挪威,大自然就是挪威人的日常。

下班-去森林。
放假-去森林。
運動-去森林。
約會-去森林。
(自己填)-去森林。

如果說喝珍奶才是台灣人,那能和森林共生才是一個正港的挪威人。

挪威人非常親近大自然,時常會找時間在森林中漫步、跑步,並且找到一處的咖啡廳,坐下來好好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享受當下的時光。

raw-image

如果你想聽更多挪威社會與台灣社會的不同,歡迎收聽這一集的節目,裡面收納更多完整且精彩的故事。

而且其中也聊到挪威式的愛情(非常異於台灣)!歡迎大家直接到節目裡收聽哈哈哈。

如果你想了解不同的社會文化如何影響于婷後來的人生選擇-從醫生轉往投入運動科學。

歡迎等待下一周的文章/音頻,趁現在按下追蹤/訂閱,就不會錯過新內容的產出囉!

收聽節目

我的廣播節目:在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上搜尋【娜個自己 That Myself】收聽 #8 第八集
或是點擊文字連結:PodcastSpotifyYouTube

<快速聽>
1:31 自我介紹~
4:04 前往挪威交換的原因
16:17 挪威社會跟台灣社會最大的三個不同
16:42 對外國人:一視同仁 vs. 注目禮
26:53 行程安排:佛系 vs. 超高組織性
35:35 大自然:挪威人的日常 vs. 特定日子才會去
42:09 挪威式愛情

每周日有新產出。
若你想給予我一些鼓勵,可以免費幫我點擊 LikerCoin 幫助我獲得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席娜 Athena的沙龍
40會員
19內容數
2020/08/16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2020/08/16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2020/08/09
每天忙著工作總讓你頭昏腦脹、筋疲力竭,甚至懷疑忙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也想放鬆自己,讓自己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以前的我也常常把自己栽在工作當中,甚至去壓抑小確幸,不允許自己享受娛樂,因為會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直到在壓力下失去健康,才知道比起誘人的成就,小確幸才是日常。
Thumbnail
2020/08/09
每天忙著工作總讓你頭昏腦脹、筋疲力竭,甚至懷疑忙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也想放鬆自己,讓自己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以前的我也常常把自己栽在工作當中,甚至去壓抑小確幸,不允許自己享受娛樂,因為會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直到在壓力下失去健康,才知道比起誘人的成就,小確幸才是日常。
Thumbnail
2020/08/02
當你遇到對的人,他不會讓你懷疑,反而使你覺得踏實,認為「對,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個性,我想要跟這樣的人生活」。
Thumbnail
2020/08/02
當你遇到對的人,他不會讓你懷疑,反而使你覺得踏實,認為「對,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個性,我想要跟這樣的人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透過與移工朋友分享美食、交流心得,我看見了他們對台灣的真實印象; 與一位泰國籍移工的深入交談後,我得知他對台灣的看法,引發我對移工需求的思考。 同時,我發現語言溝通是移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經驗讓我意識到他們不僅是勞動力一部分,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透過與移工朋友分享美食、交流心得,我看見了他們對台灣的真實印象; 與一位泰國籍移工的深入交談後,我得知他對台灣的看法,引發我對移工需求的思考。 同時,我發現語言溝通是移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經驗讓我意識到他們不僅是勞動力一部分,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裡,出國交換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知道生活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外十個月的時間裡,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帶給我什麼樣的特權、習慣與思考模式,我不再認為傳統觀念中的人生腳本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而是接受了更多元的,對「好」的定義,從中找到自己更認同的觀念、更想要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裡,出國交換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知道生活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外十個月的時間裡,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帶給我什麼樣的特權、習慣與思考模式,我不再認為傳統觀念中的人生腳本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而是接受了更多元的,對「好」的定義,從中找到自己更認同的觀念、更想要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關於瑞典的書那麼多,為什麼選擇這本《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呢?我覺得瑞典劉先生很可貴的是他並不偏心,不只挑選值得臺灣學習的地方來寫,而是正反並呈,真實的以一個有異國文化背景的居民角度,寫下文化民情、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觀察,因此走出了和另一個作家吳媛媛不同的路。
Thumbnail
關於瑞典的書那麼多,為什麼選擇這本《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呢?我覺得瑞典劉先生很可貴的是他並不偏心,不只挑選值得臺灣學習的地方來寫,而是正反並呈,真實的以一個有異國文化背景的居民角度,寫下文化民情、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觀察,因此走出了和另一個作家吳媛媛不同的路。
Thumbnail
在台灣待久了多少會有這不好那不好、台灣是鬼島等等的負面情緒,但真正踏出國才能比較出國外的好與壞,台灣及台灣人們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差。
Thumbnail
在台灣待久了多少會有這不好那不好、台灣是鬼島等等的負面情緒,但真正踏出國才能比較出國外的好與壞,台灣及台灣人們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差。
Thumbnail
結束了為期十天的國民外交, 當不成情侶, 就把她變成兄弟。 身為職業級背包客的她, 第一次遇上身為耍廢客的我, 說生平頭一次旅行搭這麼多趟Uber和小黃。 她想省錢, 我說別擔心, Uber的錢我來出, 我不想努力, 不, 我不想走路了。 這幾天我們大概也吵了兩三次, 為了不傷及奶茶聯盟的和諧(她是
Thumbnail
結束了為期十天的國民外交, 當不成情侶, 就把她變成兄弟。 身為職業級背包客的她, 第一次遇上身為耍廢客的我, 說生平頭一次旅行搭這麼多趟Uber和小黃。 她想省錢, 我說別擔心, Uber的錢我來出, 我不想努力, 不, 我不想走路了。 這幾天我們大概也吵了兩三次, 為了不傷及奶茶聯盟的和諧(她是
Thumbnail
一位挪威朋友表示,挪威人不太會特意表達強烈的情緒,除了社交圈不會輕易擴大以外,連朋友間都不常擁抱,也很少會跟親近的人直接表示愛意,家人、朋友間只有偶爾才會說:「我喜愛你」(“Jeg er glad i deg.”)只有深愛到論及婚嫁的情侶之間才會說:「我愛你」(“Jeg elsker deg. ”)
Thumbnail
一位挪威朋友表示,挪威人不太會特意表達強烈的情緒,除了社交圈不會輕易擴大以外,連朋友間都不常擁抱,也很少會跟親近的人直接表示愛意,家人、朋友間只有偶爾才會說:「我喜愛你」(“Jeg er glad i deg.”)只有深愛到論及婚嫁的情侶之間才會說:「我愛你」(“Jeg elsker deg. ”)
Thumbnail
自從去挪威看極光後,一直對挪威這個國家很有興趣,為什麼這個國家能做到一個禮拜最多工作40小時,從不加班,還可以達到非常舒服的生活品質,換作在台灣有什麼方式可以達成? 想要獲得某種好處,勢必要用某種方式來交換。 工作時間少,生活一定會缺乏便利性。例如挪威人需要動手做家具,很多房子的修繕也都是自己來,
Thumbnail
自從去挪威看極光後,一直對挪威這個國家很有興趣,為什麼這個國家能做到一個禮拜最多工作40小時,從不加班,還可以達到非常舒服的生活品質,換作在台灣有什麼方式可以達成? 想要獲得某種好處,勢必要用某種方式來交換。 工作時間少,生活一定會缺乏便利性。例如挪威人需要動手做家具,很多房子的修繕也都是自己來,
Thumbnail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Thumbnail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Thumbnail
真正的尊重不是建立在職業上,而是建立在你的人格特質上。頭銜在一開始會讓你得到別人的尊重,可是你把頭銜拿掉後,你是什麼樣的人,才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挪威交換一年的于婷,在交換前,原本認為自己要很完美,而且要擔任醫生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來交換之後,生命的機緣讓她開始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與興趣...。
Thumbnail
真正的尊重不是建立在職業上,而是建立在你的人格特質上。頭銜在一開始會讓你得到別人的尊重,可是你把頭銜拿掉後,你是什麼樣的人,才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挪威交換一年的于婷,在交換前,原本認為自己要很完美,而且要擔任醫生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來交換之後,生命的機緣讓她開始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與興趣...。
Thumbnail
聽說挪威和台灣簡直是兩種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真的嗎? 于婷,曾經去挪威交換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她體驗了各種文化衝擊,而且在不同價值觀的洗禮下,重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甚至勇敢做出挑戰台灣社會價值觀的生涯決定。 在了解于婷的生涯選擇之前,先來聊聊社會文化的差異吧。
Thumbnail
聽說挪威和台灣簡直是兩種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真的嗎? 于婷,曾經去挪威交換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她體驗了各種文化衝擊,而且在不同價值觀的洗禮下,重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甚至勇敢做出挑戰台灣社會價值觀的生涯決定。 在了解于婷的生涯選擇之前,先來聊聊社會文化的差異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