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內心都渴望-被看見、被需要。

2020/08/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我在想,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就像是在感情當中,我們會很想要追求伴侶,因為不想要自己回到家時,一個人面對空蕩蕩的屋子,希望至少有一個人,能夠迎接自己,告訴你「歡迎回家」。
或是在朋友上,如果你在意的朋友已讀不回你,你可能感到失落,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忽視了?
又或是在工作上,我們會很希望能取得一個自己的位置、頭銜,好有一個姿態,能像別人展現「我們是誰」,他人又可以「如何記住我」。
在網路世界也是一樣,當我們發文、發現時動態、等待回復、期待被按讚,其實也是想重複確認,自己在他人眼中、在這個世界中,仍存在。

「其實我也渴望被需要」

有的時候,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其實我沒那麼需要別人,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我自己有一段時光也是如此,否認自己需要朋友,認為自己能夠非常獨立。因此當時的我把重心都放在工作上面,幾乎不太跟朋友聚會。
直到有一天工作崩解之後,我才開始意識到身旁還有能夠支持自己、關心自己的朋友,是多麼可貴的事情。
而我也因此對過去那個忽視朋友的自己感到自責、愧疚。
這讓我發覺,如果人一味否認自己「有被需要」的渴求時,當自己的重心一崩盤之後,很有可能整個自己會隨之一起瓦解。
無論是朋友、家人、情人或是工作,其實在追求這些東西時,都有個「被看見、被需要」的能量在驅動著我們。
而當自己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情緒,可能源自於這個能量的缺乏時,或許就更知道如何從低落的情緒中恢復,或是能夠減少得失心。
比方說,當朋友已讀不回你的時候,你知道你難過,但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何這麼難過,因此陷入沮喪的漩渦之中。
這時你可以思考,或許你的難過來自於「被看見的需要」,那面對已讀不回的時候,你就可以爬梳自己的思緒,釐清自己現在的低落其實是源自於自己的內心。
這時要解決內心的失落感,就可以從自己出發,去找尋和你頻率更一致的朋友,或是主動和對方提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希望兩人的互動能夠取得平衡。
(因為已讀不回可能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有時並非完全是對方不想理你,只是人家在忙Q)
所以當自己提出內心的需求時,至少能夠讓兩人互動的關係有調整的空間,對方既能了解你的想法,你也能從中滿足被看見的需求。

理解空虛,找到自己的歸屬

我覺得理解完自己可能感到空虛的理由之後,接下來可以重新幫自己找到歸屬,避免自己一味想從別人身上確認自己的存在,而導致內心更加地空虛。
最近我一直努力在尋找與網路世界的平衡點,一方面我也有被看見的需求,但另一方面,重複在網路上發文來確認自己的存在,那種感覺對我來說其實很飄渺、很不踏實(有時後心情會變得更差)。
而自從我發現自己有「被看見的需求」後,我開始重新思考在日常生活上,有哪些事情能夠滿足這個需求。
我甚至拿出了紙跟筆,寫下各種我可以參與的活動、找到歸屬的事情有什麼。
我當時寫下了和朋友聚餐、閱讀、參與特定興趣的社交活動等等,這些都能讓我的每一天,過得更加踏實、滿足需求,因而減少自己依賴網路世界的行為。
除此之外,我自己仍保有寫作以及做 Podcast 這兩個與網路世界連結的媒介,對於我而言,這兩個是我在網路世界上能感到自在的模式,同時也因為能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內容,內心常能感到開心,生活反而有種被提升的感覺。
因此,或許開始找到自己可以擁有歸屬的地方在哪,以及哪一種歸屬能夠提升自己,甚至是提升生活品質,漸漸地,你會對你的生活感到越來越踏實,自己也能感到更加飽滿。
在這一集的節目當中,也有舉其他例子,還搭配一點心理學理論、尼采來解釋「被看見的需求」有興趣的人可以收聽這一集唷。
收聽節目
我的廣播節目:在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上搜尋【娜個自己 That Myself】收聽 #19 第十九集
或是點擊文字連結:PodcastSpotifyYouTube
每周日有新產出。
若你想給予我一些鼓勵,可以免費幫我點擊 LikerCoin 幫助我獲得支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席娜 Athena
阿席娜 Athena
我是阿席娜 Athena,一個喜歡探索自己,生活追求寧靜與滿足的文字工作者,渴望透過文字與音頻帶給每個人能量,願日常的你與我都可以越來越愛自己的模樣。 我的音頻節目:Podcast/Spotify/YouTube搜尋「娜個自己That Myself」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