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被出櫃」事件:媒體道歉之後如何改善?

更新於 2020/06/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

2020年6月初,正值同婚合法一周年不久,然而臺灣某位知名網紅在交友軟體上的對話訊息,經爆料人之手被報社披露,讓該網紅強行「被出櫃」,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方聲援和討論。厭世動物園的圖文插畫家厭世姬也公開譴責爆料人的行徑:「同性戀沒有錯,單身成年人約炮也沒有錯,爆料的人真的很不可取!」筆者同意厭世姬的觀點。無論是同性戀也好,約炮也好,都是屬於私領域的事情。本文就此一「被出櫃」事件,借引正義流行說、福柯的〈The Incitement to Discourse〉、媒體自律,以上三點循序漸進,嘗試分析加害方違反何種社會「規則」,並提供讀者若干關於媒體自律的觀點。
鏡周刊道歉啟事

正義流行說:「正確」並非恆常不變的真理

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除名。試想在1973年之前,「正確」是「同性戀是一種疾病」,而反觀2020年的現在,如果還有人聲稱「同性戀是一種疾病」只會遭到白眼與批評。正義流行說的概念即是如此:「正確」是一種會隨著時代變遷的產物。有鑑於當代流行的正義傾向於認同人的多樣性,故同性戀的去疾病化可謂是時代的進步。
不過,筆者認為「趕流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改變一個人既有的觀念需要很多努力,這也是為什麼多元平權的觀念普及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本文欲藉正義流行說,說明同性戀這一標籤其實不該成為注意力的焦點,無論是反同方還是支持方,都沒有能力否定時下流行的正義:「同性戀是人的多樣性表現」,那麼這次的事件就不該為此獲得異樣的關注。筆者認為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性的公開討論」,爆料人與八卦新聞正是違反了討論原則,故即使遭輿論撻發也難辭其咎。

性的公開討論:關乎道德

〈The Incitement to Discourse〉收錄於思想家傅柯的著作《性史》之中,他從十七世紀基督教告解的情形,闡述「性」是如何被討論的,唯有在告解的情形之下,性才可以被討論,且自古以來,關於性的公開討論是幾經波折起伏,有些時代壓抑,有些時代相對寬容,但是無庸置疑地,性一直是人類充滿興趣的話題。然而人們應該如何討論性,卻是一個爭辯不休的議題。每個時代都有一套公開討論性的規則,符合規則的討論方式是道德的,反之,不恰當的討論方式就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
那麼現代的公開討論規則,又有哪些呢?(1)以教育為目的討論,(2)以健康為目的討論,(3)以公共衛生為目的的討論。族繁不及備載。以上這些是筆者自身的觀察整理而得,也許每個人的觀點會略有不同,但是「爆料」無論如何都不屬於以上三者。性的公開討論,若是不符合以上三種情況,就很可能變成「性醜聞」。性通常還是屬於私領域的話題,將任一人物的私生活搬上檯面,此舉勢必是報導醜聞,不可以「知的權力」搪塞惡意。
《性史》作者 米歇爾 傅柯

媒體該如何改善:消除無自覺的惡意

我相信人都有基本的判斷能力:爆料與不雅的報導都是屬於不道德的行為。然而不道德能換來金錢、點閱率的利益,這會使得人的判斷失衡:將這一行為認知成有益的事情,而非攻擊行為。認知自身行為中的潛藏的惡意,可以避免犯下類似的錯誤。事發媒體鏡周刊目前已經撤下所有爭議報導,本文無法分析原始報導語句中的惡意,但是從簡短的道歉啟事:約砲不分異同,同志戀愛平等、未逼他出櫃等語句中,可以發現具有模糊焦點、規避責任的意圖。
媒體與報導產生的傷害,在台灣的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已經有相當大量的討論,應該不需要重複強調不當報導帶來的傷害會有多大。關於媒體自律,筆者期許報導人試想自己的文字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常說言語如同利刃,會給人帶來傷害,然而使用言語的我們並不是真正地握著一把刀,捅進他人的身體裡,所以有時傷害了他人而不自知,所以關於媒體自律,筆者建議個人提高對惡意的敏感度,以免再有類似的事件發生。
最後,媒體自律這一點並不只是提供給傳統媒體人的建議,同時所有的網路使用者也是媒體人,無論是按讚、轉發或是評論,都是構成媒體資訊的一環。

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引起本次事件的根本,是源於對於惡意的鈍感。本文
  1. 主張性別多元符合時下正義的潮流,譴責媒體與閱聽人不該以同性標籤作為炒作焦點。
  2. 說明性的公開討論具有潛在規則,爆料與八卦新聞皆屬於違反道德的行為。
  3. 提出提升媒體、媒體人自律的建議,避免使用惡意的語言或報導,並設想可能造成的傷害。
現階段鏡周刊提出並採取若干項措施,從加強員工的性平教育,以及將個資法作為重點課程,以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本文結尾期許社會能趕上正義的流行,頌揚人類的多樣性與自由選擇,同時期待通過這次事件,抑制八卦新聞的生產與氾濫,營造一個更健康的媒體空間,共勉之。
相關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23內容數
倫敦西區音樂劇觀後感。有鑑於音樂劇大多於晚間七點半開演,故命名之。來自一名熱愛藝文活動的交換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朗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得知《池袋西口公園》要在今年7月推出動畫的消息,我實在非常震驚,比起驚喜,我反而有點擔心動畫製作所選擇的風格,可能不適合這種帶點灰色氣息的社會寫實作品。《池袋西口公園》是由石田衣良所著的系列小說。本作品動畫化的消息登上日本推特的熱搜排行榜,而要細說這部作品的魅力,必須從2000年的改編電視說起。
我的經典書目是卡繆的《異鄉人》。這部小說出版於一九四二年,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也被譽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品。故事講述一場審判讓主角莫梭從正當防衛變成冷血的弒親魔鬼,藉由他人荒謬的行徑,呈現社會毫不講理的本質,並赤裸裸地質問他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並闡明何謂真真切切地活著。
《尋琴者》是郭強生所著的中篇純文學小說,於今年四月出版成書。作者以一名擁有過人音樂天分的調音師為第一人稱,用一段踏向破敗的尋琴之旅,闡釋靈魂的孤寂。這部小說中有大量和音樂、樂器相關的敘述,與主角的心思、生命經驗時時相互呼應,宛若一份用文字譜寫的旋律,演奏一場關於愛慕與寂寞的悲傷樂章。
BNA是由動畫公司TRIGGER製作、於今年3月開始播出的原創動畫,目前該作品已經完結。這部動畫的打鬥場面精采、魄力十足,角色之間的衝突與吶喊強大而感動人心,這是一段關於衝突與理解的故事。
《地球防衛少年》是於2009年完結的一部漫畫,曾經在2007年被改編為動畫。本作品的日文書名直譯為:我們的。這是一部以機器人大戰之名,刻劃直面生死的一群少年們,對於角色的想法、態度、理想有非常深刻的描寫,甚至讓人忍不住落淚。
〈人生畫廊〉由臺灣獨立遊戲開發團隊 751 Games推出,於今年4月雙平台同步上架,它以獨特的美術風格橫掃各大獎項,包含〈放視大賞〉金賞、最佳敘事獎、最佳遊戲設計獎。遊戲以解謎為主,第一章節為免費體驗,故事架構小巧不算複雜,大約一個小時內能完整遊玩。
日前得知《池袋西口公園》要在今年7月推出動畫的消息,我實在非常震驚,比起驚喜,我反而有點擔心動畫製作所選擇的風格,可能不適合這種帶點灰色氣息的社會寫實作品。《池袋西口公園》是由石田衣良所著的系列小說。本作品動畫化的消息登上日本推特的熱搜排行榜,而要細說這部作品的魅力,必須從2000年的改編電視說起。
我的經典書目是卡繆的《異鄉人》。這部小說出版於一九四二年,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也被譽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品。故事講述一場審判讓主角莫梭從正當防衛變成冷血的弒親魔鬼,藉由他人荒謬的行徑,呈現社會毫不講理的本質,並赤裸裸地質問他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並闡明何謂真真切切地活著。
《尋琴者》是郭強生所著的中篇純文學小說,於今年四月出版成書。作者以一名擁有過人音樂天分的調音師為第一人稱,用一段踏向破敗的尋琴之旅,闡釋靈魂的孤寂。這部小說中有大量和音樂、樂器相關的敘述,與主角的心思、生命經驗時時相互呼應,宛若一份用文字譜寫的旋律,演奏一場關於愛慕與寂寞的悲傷樂章。
BNA是由動畫公司TRIGGER製作、於今年3月開始播出的原創動畫,目前該作品已經完結。這部動畫的打鬥場面精采、魄力十足,角色之間的衝突與吶喊強大而感動人心,這是一段關於衝突與理解的故事。
《地球防衛少年》是於2009年完結的一部漫畫,曾經在2007年被改編為動畫。本作品的日文書名直譯為:我們的。這是一部以機器人大戰之名,刻劃直面生死的一群少年們,對於角色的想法、態度、理想有非常深刻的描寫,甚至讓人忍不住落淚。
〈人生畫廊〉由臺灣獨立遊戲開發團隊 751 Games推出,於今年4月雙平台同步上架,它以獨特的美術風格橫掃各大獎項,包含〈放視大賞〉金賞、最佳敘事獎、最佳遊戲設計獎。遊戲以解謎為主,第一章節為免費體驗,故事架構小巧不算複雜,大約一個小時內能完整遊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這種把所有「非典型」的互動全都混為一談的狀況點出了當前社會的兩個問題:「對性的教育和公開討論的缺乏」以及「過於單一的親密關係標準價值」。拉開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去看,在MeToo運動之前,我們是否曾經聽過有人公開談論過性?如果有的話,是誰在談論?通常不是你的父母或老師。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近年社會對於性侵害的譴責與意識已前進至令人振奮的階段,也漸漸開始鼓勵 MeToo 受害者,勇於道出,不要自己承受壓抑。 或許對受害者而言,每一刻都在掙扎要不要說出口,每一刻都在跟理智抗衡。 可是對於受害者而言,說出口是期望讓標籤脫落,而不是讓標籤被看見。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Thumbnail
一位華人作家曾說過以下這段話: 「不要去碰一個已婚的女人,她是一個男人的臉面。不要去碰一個已婚的男人,他是一個女人的餘生。不是你的女人,不要噓寒問暖,不是妳的男子,不要情意纏綿。這是為人之基本,男女的底線。」 這段話放在現今社會來看,有九成會被譏笑八股,因為有一句話流傳得更深更廣,「不被愛的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這種把所有「非典型」的互動全都混為一談的狀況點出了當前社會的兩個問題:「對性的教育和公開討論的缺乏」以及「過於單一的親密關係標準價值」。拉開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去看,在MeToo運動之前,我們是否曾經聽過有人公開談論過性?如果有的話,是誰在談論?通常不是你的父母或老師。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近年社會對於性侵害的譴責與意識已前進至令人振奮的階段,也漸漸開始鼓勵 MeToo 受害者,勇於道出,不要自己承受壓抑。 或許對受害者而言,每一刻都在掙扎要不要說出口,每一刻都在跟理智抗衡。 可是對於受害者而言,說出口是期望讓標籤脫落,而不是讓標籤被看見。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Thumbnail
一位華人作家曾說過以下這段話: 「不要去碰一個已婚的女人,她是一個男人的臉面。不要去碰一個已婚的男人,他是一個女人的餘生。不是你的女人,不要噓寒問暖,不是妳的男子,不要情意纏綿。這是為人之基本,男女的底線。」 這段話放在現今社會來看,有九成會被譏笑八股,因為有一句話流傳得更深更廣,「不被愛的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