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從利維坦的神話出發,淺談西方國家中的權力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5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

霍布斯的<利維坦> 一書封面

霍布斯的<利維坦> 一書封面

霍布斯曾經擔任詹姆士一世的大法官,對於當時流行的君權神授說有第一手的參與與觀察,同時也開始思考君權、人權、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最後在<利維坦>一書中提出了君權是人權的集合體的觀念。

下面這部影片介紹霍布斯的思想。

在霍布斯看來,君權和人權基本上是互相衝突的,如果放任兩者之間衝突,世界就會回到原始的狀態,也就是「戰爭」。人與人間會為了各種理由而爭執,因此人類有責任將所有的權力和力量都交給一個人或議會來行使權力,這就是「主權」(Sovereignty)的概念。

霍布斯不是不了解在這種「權力有高下之別」的狀態下生存有多不愉快,但他認爲君主的個人利益經常與公眾利益一致,因此他認爲「君主不會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可想而知的是,霍布斯的觀點不會受與君王權力衝突的人民所青睞,更由於揚棄「君權神授」的概念來闡釋主權,因此也不受議會的保皇黨歡迎,所以最後只能隱居而終。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霍布斯的<利維坦>一書,啟發了盧梭和孟德斯鳩的「社會契約論」,也預見了臣民與國民在遇到自己的生存權受到侵犯時,可以行使「抵抗權」的「近代國民國家」的誕生。

那麼,人民在何種情況下應該行使「抵抗權」呢?

傑佛遜的美國獨立宣言和拉法葉的法國人權宣言都提及了「人權」的概念,也提供了人們凝聚「抵抗權」的思想基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6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柿質子的曬書天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雅典民主的起源和美国的奇葩政治架构。
Thumbnail
雅典民主的起源和美国的奇葩政治架构。
Thumbnail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台澎小堅果EP8 重點整理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主權」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 「主權」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 3. 「捍衛主權」到底是在捍衛什麼?
Thumbnail
台澎小堅果EP8 重點整理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主權」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 「主權」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 3. 「捍衛主權」到底是在捍衛什麼?
Thumbnail
  權力持續在進化,從傳統君主到「無面孔」的統治,隨著不同時代背景而持續滋生、變異,人們也在當中逐步的找尋那些變化線索,給予更健全的解釋。《自願為奴》一書或許無法妥善處理後世的複雜命題,然它作為先行者的光芒仍舊耀眼,告訴我們自由就蘊藉在血液當中,那是漆黑洞穴中、燒破黑暗的一把火炬。
Thumbnail
  權力持續在進化,從傳統君主到「無面孔」的統治,隨著不同時代背景而持續滋生、變異,人們也在當中逐步的找尋那些變化線索,給予更健全的解釋。《自願為奴》一書或許無法妥善處理後世的複雜命題,然它作為先行者的光芒仍舊耀眼,告訴我們自由就蘊藉在血液當中,那是漆黑洞穴中、燒破黑暗的一把火炬。
Thumbnail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6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利維坦如何影響了西方國傢的君權和人權觀念呢?       
Thumbnail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6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利維坦如何影響了西方國傢的君權和人權觀念呢?       
Thumbnail
活字印刷術帶動了「自己的聖經自己讀」的風潮,也讓歐陸的人們開始質疑天主教會發行的「贖罪券」。但是,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巧妙地在天主教會和馬丁路德的新教倫理找到了第三條路,只是擔任大法官的摩爾並不同意。摩爾的烏托邦雖是空想,但也大大影響了歐洲後來的思潮。
Thumbnail
活字印刷術帶動了「自己的聖經自己讀」的風潮,也讓歐陸的人們開始質疑天主教會發行的「贖罪券」。但是,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巧妙地在天主教會和馬丁路德的新教倫理找到了第三條路,只是擔任大法官的摩爾並不同意。摩爾的烏托邦雖是空想,但也大大影響了歐洲後來的思潮。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Thumbnail
如果說,英國跟台灣有何相似的地方?我會說:「因為我們都是海洋的國度,我們有著更寬廣的心胸,來看待事物....」
Thumbnail
如果說,英國跟台灣有何相似的地方?我會說:「因為我們都是海洋的國度,我們有著更寬廣的心胸,來看待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