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由就在我們的血液裡:《自願為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君主制度在漫長歷史中曾發生過無數次,在東西方都可曾見得此制度實施。眾人將它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是名正言順的一種選擇,但拉‧波埃西卻開始放光明會BGM,在《自願為奴》中質問了那細思恐極的政治缺口:為什麼君主僅以一人之力,能夠統領駕馭千萬倍於他的人民,明明只要多數群眾選擇不服從體系就能夠崩解,但那些人民卻還是選擇擁戴君王?若清明晏平也就算了,但偏偏有太多殘酷場景與君主制繫連在一起,極度接近到都像是同義詞,於是那質問遂更加銳利:為什麼不追求更開闊廣袤的生活樣態,而要自願屈居於他人腳下之奴呢?

自願為奴/艾蒂安.德.拉.波埃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著/想像文化

自願為奴/艾蒂安.德.拉.波埃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著/想像文化

  自由是一個過於龐大的名詞,它可以再析分成可自由行動的身體自由、制度層面中賦權的自由,以至於心靈界域中隨意揣想的自由。個別領域都在後世學者的研究下更加深化與細膩,16世紀就現世的《自願為奴》,更像是一面可供揮舞吶喊的大纛,他以文藝復興思潮下受過的良好教育為基底,運用了希臘、羅馬等多方經典來詮釋問題,頗具以古喻今的意味,或許粗略了一些,但卻凝聚了後世群眾意識,脫胎成極具象徵意義的宣言。

  當時的創作背景正恰逢文藝復興,新教與天主教開始分裂,宗教上所引發的衝突影響了當時候的社會狀況。天主教以高壓手段肅清異端,確立特定經典以打壓相異立場的教派,雖然拉‧波埃西並未實質明言,但結合來看,或可以理解他所要處理的權力問題來自於宗教背景。亞洲文化對於權力的聯想多半通往皇帝、君主等政治化語彙,但對於當時的歐洲來說,教權統攝甚至比個別君權還來的嚴密、統一,在當中更能見得權力展演。在拉‧波埃西之後,眾人關注的論述核心逐漸自教權往君權移動、在從君權向人民所擁有的共同主權逐步鬆綁,像是往後所見霍布斯的《利維坦》、盧梭所提的《社會契約論》等。

  在談《自願為奴》的正文之前,我們必須先來認識另一位作家蒙田,他在讀過《自願為奴》後極度賞識拉‧波埃西,雙方因而結成摯友。到底摯友到什麼程度呢?根據洪世謙的導讀序提到,在德希達的《友愛政治學》中有十處援引了他們二者為例,用來說明友愛概念,不僅是現今常言可以喝酒談天的朋友關係,它更代表著兩者之間既是給予、亦為接收者的不可分割,是無條件無緣由的向對方靠攏的感情。在眾腐女大喊此處應有本的時候,沒錯,此處還真有本,蒙田那句出名的「因為是他,因為是我」(Parce que c'était lui, parce que c'était moi.)就出於此處。

  當然,這並非必然指同性之愛,相比於希臘文中的Eros同樣翻譯為愛,卻是以欲望為根基,視對方為一工具性客體的接受方式,他們更接近於欣羨對方德性才情的同袍情誼,適宜以Philo稱呼,亦即哲學家(philo-sophy)愛智的那個愛字。此與對方超出純粹情感之外、互為主體的連結,拉‧波埃西認為這便是最初自然所賦予我們的本質,正因為我們能夠相互為伴,「進而成為一個不可分離的一」,那麼自由就非獨立個體所能徹底擁有,它必然擴及於我之外的他者,當所有他者都處在自由的狀況下,我才能體認到自由真義。也因此,與自由面對立的奴役就不只是一時一地的特例,它僅是存在便傷害了自由本身。

  這也是《自願為奴》一書的立論點:人為什麼要追求自由?那是因為對於自由的渴望早已刻進人的本質之中,就如同野馬不習慣於鞍轡,習於山野奔跑的物種被套上限制時,牠的反應總是煩悶暴怒,這是對於奴役的天生抗拒。人類也該是如此,他援引了波斯王薛西斯與斯巴達人的對答軼聞,來強調尋求自由的絕對執著,「如果你品嘗過自由的滋味,你就會建議我們捍衛自己的自由,不只是以矛與盾去捍衛,而是連牙齒和指甲都要用上。」本性天質,就要用天生最銳利的部位去追求,然而抱持著這種信念,為何人最終仍走向一人之下的囹圄?

  最初導因於君主透過武力或欺瞞,致使群眾將手中的權限放給上位者,但在事件過後,人們卻遺忘了要將認同收回,繼續給予其統御群眾的正當性。拉‧波埃西援引了塔西陀觀察到民眾之於君王的看法,認為君主假意慷慨發送物資蠱惑人民,讓他們體會到君主的仁慈,卻沒意料到那原本就是屬於他們自身勞動的獲得,甚至還在死後為那曾經榮耀過的君王舉辦緬懷儀式。

  將較於君主制度的起源,《自願為奴》的關鍵字反倒在於慣性環境的積累,君主存在的機緣僅佔據了一小塊特定時空,大多數人無法實際參與到當時處境,卻接受了傳承下來的思維看法:孩子,你應該要奉承並認可君主,因為從我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開始就已經這樣做了。久而久之,時間釀造了君權的神祕,那些無從考據的傳說賦予了統治正當性,人們也就不自覺依循著這種錯覺。

  君主與人民在生理上並無不同,都有著五官四肢,或有粗細長短的差異,但並無本質上的差距,讓君主之所以成為君主的原因,便是群眾自願放棄了操持自我官能的權利:將眼睛獻給君王,替他窺探所有對政權不利的傳聞,把手臂送給君王,幫他手刃所有街上的異議者、將舌頭贈送給君王,幫他迴護所有骯髒醜陋的傳聞,於焉握權者成為一個擁有千手千眼的存在,它有可能成為慈善偽神,但更像是個邪佞異物。

  拉‧波埃西所要求的,僅僅是人民知曉自己身而為奴的事實,只要能夠卻知道自己擁有自由的概念與權利,當下便能夠不再給予君主資源、放棄對他的援助,宛若「巨大的雕像失去了底盤」,它必將傾頹崩塌。此種直接相似於吾欲仁,斯仁至矣的頓悟:自由,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一閃電光,生發之前脆弱,降臨之時轟聲大作。你我彼此都活在同一個位階,若我們有相同之處如彼此臨摹,那是上帝希望我們凝聚成一個共同意志;若拉近距離觀察那些相異之處,那是上帝給予強者救助弱者的空間,讓共同意志得以在此展現,所以「我們就不應該質疑自己生來自由,因為我們相互為伴,因此所有人都會認為自然不會讓任何一人身處於奴役,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是對方的同伴。」

  《自願為奴》懷疑君主以致於權力者在歷史中因循的正當性,成為了抗議群眾口中所喊的經典。然而,同樣是在洪世謙所言的序中提及,在往後學者析分研究下,權力細緻如髮絲,逐步溶解浸入群眾的生活之中,它不再是個前述所言的那個巨大雕像,有個標靶給人劍誅筆伐、它甚至是不可見的意識型態,譬若布赫迪厄的慣習(habitus)、傅柯所言的生命政治(biopolitique)與微觀權力(micro-pouvoir)。

  如洪世謙所言,「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從一開始便被編入國家的治理之中,是權力技術佈署讓個體成為主體,權力形式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在此情況下,不應將對權力的屈從單純地視為自願為奴,這實際上是主體對其自身的安置與主體化,甚至是尋找一種對自我的認同。」權力持續在進化,從傳統君主到「無面孔」的統治,隨著不同時代背景而持續滋生、變異,人們也在當中逐步的找尋那些變化線索,給予更健全的解釋。《自願為奴》一書或許無法妥善處理後世的複雜命題,然它作為先行者的光芒仍舊耀眼,告訴我們自由就蘊藉在血液當中,那是漆黑洞穴中、燒破黑暗的一把火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個問號的沙龍
36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給個問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5/04/05
  《樂土在上》是劉芷妤繼《女神自助餐》之後,再一次對於當下時代的文學反饋,故事描述以臺灣為藍圖的鯨島被祖國侵略後,施行一連串文化改造措施,致使鯨島成為以樂值為唯一皈依的烏托邦樂土。樂土在上,這句美好頌詞揭櫫了政府希望人民如何看待自我處境,可越發甜蜜的糖,通常帶來越發疼痛的牙。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5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2024/07/13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歐洲的封建制度究竟有何獨特之處,為什麼以騎士為主角的浪漫愛情故事至今仍然受到許多年輕讀者的歡迎?讓我們從日耳曼人的民族特性看起吧!
Thumbnail
歐洲的封建制度究竟有何獨特之處,為什麼以騎士為主角的浪漫愛情故事至今仍然受到許多年輕讀者的歡迎?讓我們從日耳曼人的民族特性看起吧!
Thumbnail
馬基維利1512年動筆寫作的《君主論》,原本打算獻給烏比諾公爵,可未獲青睞,並在他死後五年才出版。
Thumbnail
馬基維利1512年動筆寫作的《君主論》,原本打算獻給烏比諾公爵,可未獲青睞,並在他死後五年才出版。
Thumbnail
獨裁體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傳,至人類發展文明就已存在。「獨裁」,一種統治形式,指個人不受任何權力制衡,以個人意志進行管制。雖然獨裁者多為暴虐無道,但也有勤政愛民的,質素參差不齊,所以絕不可將「獨裁」片面的歸類為貶義詞。真正殘酷的不是體制,而是取決於人。 事實上,過去幾千年,人類歷史上的帝王全是獨裁者,
Thumbnail
獨裁體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傳,至人類發展文明就已存在。「獨裁」,一種統治形式,指個人不受任何權力制衡,以個人意志進行管制。雖然獨裁者多為暴虐無道,但也有勤政愛民的,質素參差不齊,所以絕不可將「獨裁」片面的歸類為貶義詞。真正殘酷的不是體制,而是取決於人。 事實上,過去幾千年,人類歷史上的帝王全是獨裁者,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教聖經對「自由」的定義,跟別的學科不一樣 社科小常識:從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基督信仰的源流和影響 應用小撇步:基督信仰並不壓迫自由(理論上),反而是增進自由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教聖經對「自由」的定義,跟別的學科不一樣 社科小常識:從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基督信仰的源流和影響 應用小撇步:基督信仰並不壓迫自由(理論上),反而是增進自由
Thumbnail
不要怨天尤人,為何他有貴族命不是你?命運已經被確定,但誰說未能不能改,天才不是天生定,只能靠努力去往前路
Thumbnail
不要怨天尤人,為何他有貴族命不是你?命運已經被確定,但誰說未能不能改,天才不是天生定,只能靠努力去往前路
Thumbnail
雅各一族遷到埃及,轉眼經過四百多年。 說起來埃及人脾氣還真好,居然允許以色列人寄居四百多年,搞到威脅國家經濟的地步…… 這件事情可是跟約瑟脫不了關係,還記得他在荒年的時候,透過買賣方式,讓絕大多數埃及人成為農奴一事吧!但以色列人卻可以倖免,這可是很不妙的事情,雖說他成功讓埃及的王權更加集中(因此更加
Thumbnail
雅各一族遷到埃及,轉眼經過四百多年。 說起來埃及人脾氣還真好,居然允許以色列人寄居四百多年,搞到威脅國家經濟的地步…… 這件事情可是跟約瑟脫不了關係,還記得他在荒年的時候,透過買賣方式,讓絕大多數埃及人成為農奴一事吧!但以色列人卻可以倖免,這可是很不妙的事情,雖說他成功讓埃及的王權更加集中(因此更加
Thumbnail
台澎小堅果EP8 重點整理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主權」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 「主權」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 3. 「捍衛主權」到底是在捍衛什麼?
Thumbnail
台澎小堅果EP8 重點整理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主權」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 「主權」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 3. 「捍衛主權」到底是在捍衛什麼?
Thumbnail
  權力持續在進化,從傳統君主到「無面孔」的統治,隨著不同時代背景而持續滋生、變異,人們也在當中逐步的找尋那些變化線索,給予更健全的解釋。《自願為奴》一書或許無法妥善處理後世的複雜命題,然它作為先行者的光芒仍舊耀眼,告訴我們自由就蘊藉在血液當中,那是漆黑洞穴中、燒破黑暗的一把火炬。
Thumbnail
  權力持續在進化,從傳統君主到「無面孔」的統治,隨著不同時代背景而持續滋生、變異,人們也在當中逐步的找尋那些變化線索,給予更健全的解釋。《自願為奴》一書或許無法妥善處理後世的複雜命題,然它作為先行者的光芒仍舊耀眼,告訴我們自由就蘊藉在血液當中,那是漆黑洞穴中、燒破黑暗的一把火炬。
Thumbnail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6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利維坦如何影響了西方國傢的君權和人權觀念呢?       
Thumbnail
利維坦(Leviathan)最初是希伯來神話中的一隻怪物,靈感可能來自鱷魚,形象可能與「纏繞」有關,在基督教文化中成為惡魔的代名詞,到了人文主義者霍布斯(Hobbes,1688 -- 1679)的筆下用來比喻國家。利維坦如何影響了西方國傢的君權和人權觀念呢?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