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時間的女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英國古代有一句諺語:「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意思是時間終究會把真相給「生」出來,水落石出,報應不爽。
  其實,跟很多格言一樣,這只是個期望,並不是事實。
全世界,古往今來,多少事情在發生,「歷史事實」的形成是非常詭異,也非常有趣的過程。
  最近看了一本推理小說,六十多年前英國一位女作家寫的「時間的女兒」,就是針對英國歷史某件四百年的定論所作的翻案文章,非常精彩,也令人震憾,不只將數百年來英國人所讀的歷史教科書的記敘變成胡說八道,連莎士比亞寫的理查三世,也變成可笑的大鬧劇。
  姑且擱下這本書提到的歷史,反觀我們現今社會,多少各說各話,是非混淆的爭執?
  有句頗接近事實的俏皮話:「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就是世界上沒有真理。」
通常我們對一件事的認定。詮釋,常常是有先入為主的立場,因為立場不同,對事實的詮釋就不同。以「時間的女兒」主人翁為例,理查三世是英國的邪惡象徵,英國兒童最大的夢魘,其實他不過被栽贓殺了他二個姪子的罪名,反倒是消滅理查三世的都鐸王朝,在英國歷史卻這麼稱贊都鐸「為了王朝的穩定,都鐸深謀遠慮地將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對手趕盡殺絕……」,這樣一個滅族的大屠殺,居然歷史評價中是深謀遠慮,而背了殺二個孩子黑鍋的人,卻成了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清朝末年有個革命志士曾寫過這首詩「起向高樓撞曉鐘,不信人間耳盡聾」初看好像很豪邁,很有信心,其實是憂傷無比。作者的不信人間耳盡聾只是一種信念,是那種不服輸,起身摶命一擊般的姑注一擲。因此事實是,我雖不信,但長久以來他們真的都聾了。
  高中時有一段時間我對歷史非常有興趣,閱讀了許多歷史的書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則小故事。大概是十八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吧,有一天他作客在某個貴族家,親眼看到有僕役的某些爭端。之後他聽到當事者與旁觀者向主人報告爭執始末,竟然人言人殊。他忽然憬然,連近在身邊的事都有這麼多版本的陳述,那麼他怎麼能確定百年前的史實呢?於是,他就把手上已寫好的十多卷歷史著作給燒了。
  大概從那時候起,對於歷史書籍我總是以質疑的態度去閱讀了。
  林肯總統曾勉勵人說:「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但你不可能永久欺騙所有人。」這句話好像很正面,但是除了期待之外,它也透漏出令人沮喪的訊息──你不能永久欺騙所有人,但卻可以永久欺騙一部分的人,也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雖然只是「一時」,但弔詭的是,往往「一時」形成歷史後,要翻案也很難。
  那怎麼辦呢?對於歷史?
好吧,我們還是相信時間是真相的女兒,只是時間不會自動生出真相來,她只提供機會,讓人不絕望而已,我們得努力的且勇敢的幫她催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毛澤東曾經名列所謂世界十大詩人,他寫過一首詞: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蜡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嬌。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這個月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25周年整。   最近常想起荒野的伙伴們。   也連帶想到日本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非常喜歡這個書名。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一生感動,這個生可以當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毛澤東曾經名列所謂世界十大詩人,他寫過一首詞: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蜡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嬌。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這個月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25周年整。   最近常想起荒野的伙伴們。   也連帶想到日本作家所寫的一本書:「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非常喜歡這個書名。   我一直喜歡容易感動的人。周邊許多朋友都是容易感動的人。   一生感動,這個生可以當
     這些年經常有機會回到大學母校對著即將成為醫師的學弟學妹們演講,這時難免會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學生生活。   那是1970年代,我喜歡把它稱為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物質當然缺乏,見識或許不足,視野也非常局限,但是胸中卻滿溢著改善社會的熱情,嗯,那是一個想到未來眼睛會發光的年代。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每天
    在德國有一首童謠民歌,這麼唱著: 花兒都那裡去了 時間流逝 花兒都那裡去了 從前從前  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七○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這群當年盛開如花朵般燦爛的青年如今安在?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這些年在自然荒野
     有人說,台灣的一九七0年代,正像歐美的六0年代一般,是理想正在燃燒的時代。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的經濟正從風雨飄搖的四0五0年轉變成穩定成長期,幾乎只要努力就有收穫,因此逐漸累積了一些社會能量,再加上開始有一些留美的歸國學人帶回一些想法與挑戰體制的行動力,偏偏這時政治上還是戒嚴時期,雖然已是白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人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歷史中消亡,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客觀的卻又切實的普世規則,在當下望向未來看似很長,在當下回首過去卻又很短暫。 人生最不缺乏的是偶然的意外,也可以稱為人生的必然。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在寧靜的小村莊提普斯,這裡依山傍水,一場關於時間意義的無盡辯論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裡的村民以愛好哲學討論而聞名,他們聚集在中央廣場,討論這個吸引了世世代代思想家的話題:時間的意義。 辯論的核心人物有兩位。馬庫斯,一位留著長白鬍子、性情溫和的長者,主張時間為生活提供了結構和意義。與他對立的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道盡時間的奧妙 昨天是歷史,明天是謎,今天是禮物。這句話簡潔而深刻,道盡了時間的奧妙,也勾勒出人生的哲理。生命就像一場漫長的旅程,過去的點點滴滴交織成歷史的繁花錦簇,而未來的未知則彷彿藏匿在一片神秘的迷霧之中。唯有眼前的當下,才是我們握在手中的禮物。 昨天已經過去 每一個昨天,都是我們生命故事
    Thumbnail
    放下執著才能看見眼前的美景。
    Thumbnail
    人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歷史中消亡,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客觀的卻又切實的普世規則,在當下望向未來看似很長,在當下回首過去卻又很短暫。 人生最不缺乏的是偶然的意外,也可以稱為人生的必然。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在寧靜的小村莊提普斯,這裡依山傍水,一場關於時間意義的無盡辯論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裡的村民以愛好哲學討論而聞名,他們聚集在中央廣場,討論這個吸引了世世代代思想家的話題:時間的意義。 辯論的核心人物有兩位。馬庫斯,一位留著長白鬍子、性情溫和的長者,主張時間為生活提供了結構和意義。與他對立的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道盡時間的奧妙 昨天是歷史,明天是謎,今天是禮物。這句話簡潔而深刻,道盡了時間的奧妙,也勾勒出人生的哲理。生命就像一場漫長的旅程,過去的點點滴滴交織成歷史的繁花錦簇,而未來的未知則彷彿藏匿在一片神秘的迷霧之中。唯有眼前的當下,才是我們握在手中的禮物。 昨天已經過去 每一個昨天,都是我們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