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隨記] Kawasaki Z900RS Cafe試騎簡記

[城市隨記] Kawasaki Z900RS Cafe試騎簡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攝於天母天玉街星巴克

攝於天母天玉街星巴克

上週再次回到台北,因為下榻的地點在松山,但有任務在身必須往返天母和東區,所以有了個合理租重車的藉口XD。於是出發的前一天打去重車租賃的店家詢問車款,其實原本是打算租Honda CB400SF,因為之前租過兩次都沒被雷過,所以想走個安全路線,遺憾被其他車友預定走了。

接著陸續考慮的SR400、CB1100、T100通通都是一樣落空XD。

------------------------------------------------------------------------

「我剛剛看了一下,目前街車還有Z900RS,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接受呢?不過是Cafe版的哦。」

「哦好啊,就他了(不然我真的想不到可以騎什麼了)。」

不是我討厭仿賽車型,只是因為通勤的習慣,加上趴著騎對我的背有些負擔,至於接受Cafe版的Z900RS主要是因為:他是Z900RS XD。

------------------------------------------------------------------------

取車日。

第一印象就是:這車好大啊,這車的油箱真的好大啊。

第二眼是:尾殼真的好漂亮XD。

raw-image

側蓋上立體的mark標示著"Z900RS",雖然是現代車,不過因為是復刻過往經典的Kawasaki Z1,所以很多外觀細節都有講究到,包含這個側蓋的形狀與弧度,也都是延續Z1那種扁長型沿著油箱向後延伸。

椅墊的部分依舊是雙連坐設計,中間有一條飾帶。Z900RS與Cafe版的差異在於後坐是否有紋路與些微的高度差,因為Cafe版是"偽"單坐的設計(好理解XD)。

raw-image

風鏡,是Cafe racer少不了的元素,不過因為我的背和腰沒有很強壯,無法鑽進風鏡裡,對我來說象徵性質大過於實用性質,不過這真的是很漂亮的設計,風鏡上的拉線也與油箱對齊,看起來很舒服、一體XD。

在風鏡底下的儀錶板其實外型來說,還原得蠻接近原版的,一樣是黑色杯狀銀框的雙錶,差在Z900RS把Z1原本在下方的指示燈換成LCD螢幕置於兩個錶中央。

大燈是全時點亮的LED燈,夜晚照明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燈泡的位置,遠看可以看出暗處呈現"X"狀的樣子,算是額外的小樂趣吧,假裝好像有在大燈上貼叉叉XD。

raw-image

小弟我身高173cm,腳自認蠻長的,但這台車坐高82cm,其實勉強可以雙腳蹬地。車重215kg,比Z1本尊230kg還輕一些些。騎姿上,我覺得因為腳踏後移的量與更低的車手把可以讓身體自然地前傾,當然想要更戰鬥一些是趴得下去的。

------------------------------------------------------------------------

上路。

後來我完成背包客棧的check in後,就直接從松山走新生高架前往天母(下班時間),很快地,就塞在高架橋上了XD。

Z900RS的並列四缸引擎在夏天的傍晚,大概怠速不用五分鐘就會產生很有感的熱氣,雖然有水冷,但是塞在高架橋上走走停停,完全沒有散熱到汽缸就是了XD。而且引擎離小腿超近,要不是穿著長褲,不然腿毛大概會烤到捲成一片吧。等那種超過一分鐘的紅燈,會直接選擇熄火降溫的那種。

不過下了新生高架進入天母的時候,總算車少到可以騎快一些。動力上一檔起步非常有力,離合器放太快會有彈射出去的感覺,一如Kawasaki川崎重工給人的直率態度。一開始不習慣的我,前三檔換檔都會有比較強烈的彈射感,但後來也就漸漸上手,成為人車合一的K旅人XD。

攝於天母生活市集

攝於天母生活市集

相較於Z1前19後18的輪徑,Z900RS採用前後17吋鋁框,寬度前120、後180,過彎的穩定性很高,就算過彎輾過高架橋接縫的高低差,騎者沒有太多窟窿感XD。

原廠排氣管為四合一的設計,當然如果要衷於Z1四出管,印象中日本也是有出套件的XD。這個尾段看起來好像沒有防燙蓋,但實際上他的外殼整個就是一個防燙套,包覆住尾段,所以看起來更無多餘的鎖點而俐落許多。

------------------------------------------------------------------------

我一直覺得Z900RS好像視覺上比較高,但與Z1的長寬高資料比較下,其實坐高差不多,車長Z1比Z900RS多10cm而已,但是可能是因為輪框輪胎給人視覺上的錯覺,讓Z1看起來好像比較纖細XD,不然兩台車的軸距差不多呢(差2cm)。車寬的部分,Z900RS比Z1寬了16cm,覺得可能是因為Z900RS的油箱比較大的關係吧,但續油量Z1還比較大(18L,Z900RS為17L)XD。

------------------------------------------------------------------------

根據川崎重工官方網站的參考規格表、Topspeed與Motorcyclespecs提供的資料,大致整理一下Kawasaki Z1與Z900RS的規格比較(Z1 / Z900RS):

引擎:DOHC並列四缸四行程:903cc空冷 / 948cc水冷

變速:國際五檔 / 國際六檔

啟動方式:腳發、電發 / 純電發

長-寬-坐高(mm):2200-685-813 / 2100-845-820

軸距(mm):1490 / 1470

續油量:18L / 17L

最大馬力:82hp(8500rpm) / 110hp(8500rpm)

最大扭力:73.5Nm(7000rpm) / 98.5Nm(6500rpm)

車重:230kg / 215kg

目前測得最高極速:135mph / 150mph

(我忘了要測油耗sorry...)

------------------------------------------------------------------------

以上,感謝觀賞XD。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4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城市寫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