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孔夫子015:攀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和尚說:你知道我師父,你們兩個是什麽人?無根說:回去吧,孩子。詩人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傲,這樣的表現如何?無根說:還可以。但是比不上貧窮而樂於行道,富有而崇尚禮儀的人。詩人說:詩經上說;就像修整骨角與玉石,要不斷切磋琢磨,精益求精。這就是你所說的意思吧?無根說:現在可以與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事,你可以自行發揮,領悟另一件事。詩人說:不奉迎全天下,不到處攀緣,怎樣?無根說:可以。不奉迎長志氣,不攀緣有風骨。詩人說:不斷的改善,如同修改自己,做到盡心盡力,盡善盡美,對吧?無根說:現在可以與你談大道了,說到現在,你就回顧過去了。小和尚回到廟中,把銀子給了圓覺說:今天見到兩個奇怪的人,一個給我經書,一個給我銀子。師父我有銀子,可以吃飯了。圓覺說:給你銀子的人叫蘇軾,給你經書的人叫模子國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模子國佛無根有一天在大樹下見一群孩子在玩遊戲,有一光頭孩子沒人搭理。見到一詩人說道:一個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適,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行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無根有趣答道: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小和尚不貪吃不貪睡,多運動。說好話、
  詩人呀,你究竟有多麽天然秀麗?你既吟風弄月,對山水朝思暮想。心靈給你的,集中了感應和靈覺,你即觀山探水,從心眼心身開始。要看山,要心眼齊觀,使之高瞻。要望水,用心身並探,使之清湛。有朝一日,我要登上心靈最高處,把山清水秀容入心中,一覽無遺。這是婉君送給蘇軾的一首詞,小魚兒問母親:母親,你送給父親
  無根歸隱之心長期不曾中斷,出門前拿了幾本手抄經文,一心要走到西山上。翠麗行走前對他百般吩咐,吃好睡好行好,此次出遊相約徒兒在西山上,想起徒兒挑燈夜讀,拿了幾粒水果獎勵慰勞。陣陣清風吹著來心中無念想,隨心自然徒步而行,一路春花盛開心存感恩思念,想人想家想國想眾生。傍晚時分走到西山林幽谷中,獨無一人
  小和尚對小魚兒說:哈哈!我了解你的狂妄之心,你是因為要做到天下第一,你要登頂,而忽略了禮儀廉恥,一心想超越天下人。但你要登頂不能沒有階梯,所以讀了聖人書,讀了聖人書而不走聖人之道,因為你不想喪失自己,我說的對嗎?小和尚說:哈哈!你這小和尚很有意思;禮在應用的時候,以形成和諧最為可貴。古代帝王的治
  小魚兒見到小和尚,對他說:老師每到一個國家,一定會聽到該國政治的祥細資料:這是他自己去找的,還是別人主動給他的?老師為人溫和、善良、恭敬、自制、謙退,靠著這樣才得到機會:老師獲得的方法與別人獲得的方法,還是大不相同的。小和尚說:良人每到一個社區,自然得知其風俗,大環境就是一個大染缸。大環境中不失
  小魚兒到處亂跑到了西上頂上見一座小茅屋,尋訪傳說中的童僧跑了數里路。輕扣宅門竟無人開門,心有不甘,為何見不到同齡童僧?窺看室內只有書櫃和書桌。小和尚不是駕著柴車外出,一定是到城外化緣求布施。小魚兒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暗想小小年齡不去玩,躲到山中習法求悟道,心裡藏著的是什麽
  模子國佛無根有一天在大樹下見一群孩子在玩遊戲,有一光頭孩子沒人搭理。見到一詩人說道:一個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適,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行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無根有趣答道: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小和尚不貪吃不貪睡,多運動。說好話、
  詩人呀,你究竟有多麽天然秀麗?你既吟風弄月,對山水朝思暮想。心靈給你的,集中了感應和靈覺,你即觀山探水,從心眼心身開始。要看山,要心眼齊觀,使之高瞻。要望水,用心身並探,使之清湛。有朝一日,我要登上心靈最高處,把山清水秀容入心中,一覽無遺。這是婉君送給蘇軾的一首詞,小魚兒問母親:母親,你送給父親
  無根歸隱之心長期不曾中斷,出門前拿了幾本手抄經文,一心要走到西山上。翠麗行走前對他百般吩咐,吃好睡好行好,此次出遊相約徒兒在西山上,想起徒兒挑燈夜讀,拿了幾粒水果獎勵慰勞。陣陣清風吹著來心中無念想,隨心自然徒步而行,一路春花盛開心存感恩思念,想人想家想國想眾生。傍晚時分走到西山林幽谷中,獨無一人
  小和尚對小魚兒說:哈哈!我了解你的狂妄之心,你是因為要做到天下第一,你要登頂,而忽略了禮儀廉恥,一心想超越天下人。但你要登頂不能沒有階梯,所以讀了聖人書,讀了聖人書而不走聖人之道,因為你不想喪失自己,我說的對嗎?小和尚說:哈哈!你這小和尚很有意思;禮在應用的時候,以形成和諧最為可貴。古代帝王的治
  小魚兒見到小和尚,對他說:老師每到一個國家,一定會聽到該國政治的祥細資料:這是他自己去找的,還是別人主動給他的?老師為人溫和、善良、恭敬、自制、謙退,靠著這樣才得到機會:老師獲得的方法與別人獲得的方法,還是大不相同的。小和尚說:良人每到一個社區,自然得知其風俗,大環境就是一個大染缸。大環境中不失
  小魚兒到處亂跑到了西上頂上見一座小茅屋,尋訪傳說中的童僧跑了數里路。輕扣宅門竟無人開門,心有不甘,為何見不到同齡童僧?窺看室內只有書櫃和書桌。小和尚不是駕著柴車外出,一定是到城外化緣求布施。小魚兒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暗想小小年齡不去玩,躲到山中習法求悟道,心裡藏著的是什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Thumbnail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故事「窮和尚與富和尚」,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是好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去南海禮佛朝拜,但因為他們住在北方,離南海有數千里路,兩人約定回去準備好就上路 就這樣過了一年,兩人又遇上了,窮和尚興奮地問富和尚說:「你去了嗎?南海那邊的信徒真的很多,朝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富有,每天過得舒舒服服; 另一個很窮,日子過得非常苦。 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印度求取佛經,你看如何?” 富和尚說:“那麼遙遠,你如何去?” 窮和尚說:“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富和尚哈哈大笑:“我想去印度也好幾年了,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老玄出來辦事那麼久,經常有人來問我兩個問題:「老玄啊,你收徒弟了嗎?」或者說「老玄啊,可以拜你為師嗎?」 當然不行,我什麼咖,收徒?回去不被老大們跟師叔師伯打死才怪!但是如果有心修行或修心的朋友,我依然很樂意跟大家聊上幾句粗淺的心得。 但實不相瞞,老玄確實有收了一位記名弟子,但這中間卻是有一段因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Thumbnail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故事「窮和尚與富和尚」,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是好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去南海禮佛朝拜,但因為他們住在北方,離南海有數千里路,兩人約定回去準備好就上路 就這樣過了一年,兩人又遇上了,窮和尚興奮地問富和尚說:「你去了嗎?南海那邊的信徒真的很多,朝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富有,每天過得舒舒服服; 另一個很窮,日子過得非常苦。 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印度求取佛經,你看如何?” 富和尚說:“那麼遙遠,你如何去?” 窮和尚說:“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富和尚哈哈大笑:“我想去印度也好幾年了,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老玄出來辦事那麼久,經常有人來問我兩個問題:「老玄啊,你收徒弟了嗎?」或者說「老玄啊,可以拜你為師嗎?」 當然不行,我什麼咖,收徒?回去不被老大們跟師叔師伯打死才怪!但是如果有心修行或修心的朋友,我依然很樂意跟大家聊上幾句粗淺的心得。 但實不相瞞,老玄確實有收了一位記名弟子,但這中間卻是有一段因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