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59):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孔子的富貴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raw-image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不去也』的條件狀語,不是『得之』的條件狀語,前置了。語序應當是這樣,『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得之,不以其道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得之,不以其道不去也。』邏輯上,不以其道得到貧困,解釋不通。富貴可以是自己努力得到的,也可憑運氣,身富貴家庭或中了彩。而貧賤不會是自己努力得到,這與『人之所惡』矛盾。只可能是出身貧賤,或不努力或身中厄運陷入貧賤。

 

這段話,孔子闡明了君子無論身處富貴或貧賤,倉促危急時或顛沛流離時,都不能違背仁道。言道,『富與貴是人人都嚮往的,然而如果得到富貴卻不能行以仁道,那就應捨棄富貴;貧與賤是人人都不樂意的,然而如果處於貧賤,卻不能以仁道脫貧,就應當安於貧困。如果君子失去了仁道,怎麼能稱之為君子呢?君子無時不刻連吃一頓飯的功夫也不會違背仁道。即使在倉促危急時也必定如此,在顛沛流離時也必定如此!』

 

論語中,還有多處孔子關於富貴與貧賤的論述。如: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第七)。

 

可求也,意思就是符合仁道;執鞭之士,趕車的車把式,意味低賤的差事。

 

孔子說:『如果得到富貴符合仁道,即使是趕車的低賤差事,我也願意做。如果不是這樣,那還是去做我喜歡做的事。』

 

孔子這話,其實有些言不由衷,說得漂亮。一則即使低賤職業能致富,他也不願意幹;二則執鞭之士肯定無法致富,古時候更不可能『勞動致富』。要致富無非經商當官。孔子也不情願經商。致仕干祿才是孔子嚮往的,既符合他的理想抱負,又十分感興趣,還能享受富貴,一舉多得,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但如果孔子認為君主不按他的路數來,有違仁道,有違『君君臣臣』等,那他也不願在這樣的君主手下當官。

 

所以,孔子又說,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第七)。

 

於我如浮雲,意味看不上,如浮雲般虛無縹緲轉瞬即逝。

 

孔子說:『吃粗飯喝白水,曲著胳膊當枕頭用,樂趣也可在這其中。不義得到的富貴,對我如過眼浮雲。』

 

義而富且貴當然是最好的了。富且貴卻不義,則不追求。退而求其次,處於清貧而行仁道,也可以得到快樂。這個其實有些自我勉勵和自我安慰的意思。處於清貧之中,能尋得和保持快樂,還是很難的。

 

總的來說,孔子及儒家對財富並不怎麼熱衷,而對貴則很熱衷。從個人層面,首先是不違仁道,不違大義;其次則是致仕而貴,享有特權;最後才是富。從社會層面,也不把富裕當成優先目標,『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將等級和秩序,上下各安其所當成優先目標。

 

自由主義則鼓勵個人積極追求財富,追求平等,反對特權等級。只要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通過創造、勞動和平等自願交換而得到財富都是符合道德的,也有利於促進國家或社會的財富增長。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對此有詳盡的闡述。而清教徒更是鼓勵積極追求財富,將獲得財富視為得救,死後進入天堂的證據。這與儒家的特權等級觀和財富觀就有很大的不同。儒家的財富觀並不鼓勵積極追求財富;對財富的道德標準也與自由主義不同。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或享有財富的狀態下,儒家是以是否違反仁道,也就是是否違反忠孝悌等價值來評判是否應當追求或享有財富。

 

2019年10月6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3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