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粉的第一篇筆記:改變過去、獲得自由和不斷幸福的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影片發布短短四天,就有200萬觀看的YouTuber能有幾人?相信我的同溫層也有很多五歲抬頭團,獻醜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許是很多人有感的軟性關鍵字,但始終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有翻過這本書,透過富有科學理性的老高轉譯成「改變過去的真正原因」,我就像被吸進了蟲洞想翻原著,不是秘密組織光明會發明了時光機偷偷改變過去,而是你我普通人就可以?

我用心智圖把三個大綱整理歸納,也做了簡單的文字紀錄,同時發現阿德勒的哲學和Linda Rising的Agile Mindset敏捷思考有很多相似點,一樣記錄在筆記下面。


raw-image

第一次想特別以文字記錄和心智圖做筆記的特輯是:

「過去可以被改變的真正原因,阿德勒心理學」-老高



目的論


佛洛依德的因果論V.S阿德勒的目的論
著名的佛洛伊德主張:人的現在是由過去所支配的,挫折回憶、心理創傷等等,如果不改變過去就改變不了現在。這是我們一般常常認知到的心理學,心理醫生追朔發生過什麼事,造就現在的自己。
在同一個年代的阿德勒認為,人的現在是由當下目的所決定,所謂挫折創傷,其實是大腦從淺意識尋找躲避的防空洞。乍聽之下,可能有一點不盡人情,我們可以看個比喻。

佛洛依德派:喜歡一個人想告白,但是一緊張就結巴;必須先解決一緊張結巴的問題。
阿德勒派:喜歡一個人但是最終沒有告白,不是因為結巴,是因為根本不想告白,逃避可能被拒絕的後果,相對更安全一點。

佛洛依德的解決方法是找到過去原因,但是過去很難改變,所以後悔居多,注重撫平傷痛,相對悲觀。相比阿德勒則是非常樂觀:

「改變人生就只需要改變現在,談的是改變現狀的勇氣,恐懼和自卑是逃避現實的工具,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很容易!」



改變現在就能改變過去?


為什麼說過去能被改變?不是指秘密組織共濟會真的研發出了人工蟲洞。這裡舉了很好懂的例子:愛因斯坦在幼年上學時,連小板凳都做不好,被同學和老師嘲笑是傻子,長大卻成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所以小時候的故事變成了勵志的佳話,這種反差變成了天才的特質。也許愛因斯坦長大真的沒有變化,那小時候的故事就會變成心理創傷。

人們對於同一段歷史的解讀,會因為後來的結果不一樣,過去是有可能改變的。
raw-image

課題分離


煩惱的根源:人際關係
第一時間聽到會認為不是吧?還有像是學習、工作和經濟等等的實際問題比比較大條,但實際上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和他人有了比較,才會處處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論是貧窮富貴、美麗醜陋、聰明愚笨都有比較級。
解決煩惱: 不要介入他人

情境舉例:我要辭職當Youtuber,但是老婆不同意,就要拆分成我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老婆不同意是她的問題,不可以介入,反過來說,老婆要自己解決她的問題,是要改嫁或是跟你繼續過,對方不能干涉你是否辭職。如果顧及對方的感受,就是無解。只能通過決定間接影響他人,不能直接影響他人。如果強調我為你付出了、犧牲了這麼多,就變成情緒勒索。

介入他人通常不是為了他人好?介入他人在這裡的白話文是關心、在乎他人,人的內心要強大,不依賴他人。不能指望他人對我們負責,也不能替別人著想,因為沒有人能真正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像老婆害怕的其實是自己生活變得不穩定;除非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比如我們想一起成為有影響力的Youtuber。

raw-image

共同體感覺


我們不應該追求他人的認可,比如表揚小孩學習好,會讓小孩淺意識認為:努力學習是為了得到表揚,而不是為了自己。競爭是一種沒有自信的表現,如果通過他人比較,才能得到存在的價值,就沒有意義,因為一旦他人不存在,你就不會為了自己而行動。這樣的循環會讓我們被束縛,永遠無法自由。
我們應該要追求對集體的貢獻,因為真正的高手從來不與別人相爭,而是為了大家的共同好處。舉例:比爾蓋茲已經這麼富有,但依然努力工作不選擇退休,大多是為了社會的共同發展。

幸福是不斷進行的,只要每一件事是為了共同體做出貢獻,每一點都是幸福。

而我們平凡人可以為了家庭、專業、自然環境等做出貢獻。如何實踐共同體感覺?

(1)接受自己,為了自己而存在
(2)信賴他人:無條件信賴才能組成共同體
(3)對共同體做出貢獻:不能損害共同利益


如果我們真的打從心底開始不在乎別人的評價,除了開始得到心靈上的自由,同時間也可能會被別人討厭,因為我們正在通往共同體感覺的路上,長途漫漫,於是阿德勒就有了著名的slogan:被討厭的勇氣。
那是一向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翻開過的書,在這之前,我還不知道共同體感覺的理念,和我遵從的佛法利他哲學不謀而合。

真正的自由,不被他人評價=被討厭的勇氣


raw-image


正片在這,20分鐘一下就過去了



後記:被討厭的勇氣和Agile Mindset敏捷思考的相似性

Fixed Mindset僵化的思考模式:避免挑戰

世上有兩種人,被貼標籤跟沒被貼標籤的人,但標籤通常都是自己貼的。賈伯斯真的是因為有遠見跟創意才會成功嗎?Fixed Mindset的人難以面對失敗,會覺得灰心喪志,盡力避免,於是錯過了很多可能性。

Agile Mindset敏捷的思考模式:學習進步

假設生來如果某些地方受限,但是夠過目標和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好。Agile Mindset的人喜迎失敗,那是學習進步的機會。

Fixed,Agile Mindset 的養成?

我最有感的探討是:為什麼在工程與理科領域女性較少?

女性天性較文靜,從小就被稱讚乖巧聰明的話,可能變成是Fixed Mindset的族群,在成年之後才遇到困難,可能會馬上放棄。而男性天性較好動難以控制,從小就被訓斥要專心聽話,所以常常遇到困難,已經習以為常,反而是Agile Mindset的族群。

這樣的假設很有趣,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疑問,所以說不畏懼挑戰跟困難的心態是不分性別跟年齡的,這是敏捷思考的最大精髓。

樂觀進取的Agile Mindset和面對自己的阿德勒目的論,都是我們可以好好參考的思維。


當年我面試看的試題影片,一個鐘頭的版本。網路上有30分的版本可以自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曉御的沙龍
2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方法很多種,但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達成目的,可是很多時候其實不見得是你希望用那樣的方式解決,但畢竟工作上還是需要以完成目標為主,故衝突難免會發生,看看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何謂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方法很多種,但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達成目的,可是很多時候其實不見得是你希望用那樣的方式解決,但畢竟工作上還是需要以完成目標為主,故衝突難免會發生,看看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何謂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同樣是小時候父母離異,有的人以此為動力向前邁進,成為教育者,過的快樂且充實。有的人選擇怨天尤人走進偏差的道路。父母離異是一個過去式,他無法決定現在的你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的人生都決定在當下,不要給自己藉口去選擇不幸。
Thumbnail
同樣是小時候父母離異,有的人以此為動力向前邁進,成為教育者,過的快樂且充實。有的人選擇怨天尤人走進偏差的道路。父母離異是一個過去式,他無法決定現在的你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的人生都決定在當下,不要給自己藉口去選擇不幸。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於2014年發行,至今仍能在各大書店排行榜中看見其身影,屹立不搖,堪稱是一本心靈成長經典書籍。此書主要是透過辯論的方式來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相較於主張原因論的佛洛伊德,阿德勒主張目的論的思考模式,著重在個體心理上的發展,其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對於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於2014年發行,至今仍能在各大書店排行榜中看見其身影,屹立不搖,堪稱是一本心靈成長經典書籍。此書主要是透過辯論的方式來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相較於主張原因論的佛洛伊德,阿德勒主張目的論的思考模式,著重在個體心理上的發展,其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對於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如果人類的行為是源自於目的,那我們活著一定有著各自的最終目標,不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人的行動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換句話說,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過去與現在,就十分有可能透過這些線索推斷出他的未來走向,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顯示出了一個人的人生目的。
Thumbnail
如果人類的行為是源自於目的,那我們活著一定有著各自的最終目標,不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人的行動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換句話說,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過去與現在,就十分有可能透過這些線索推斷出他的未來走向,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顯示出了一個人的人生目的。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影片發布短短四天,就有200萬觀看的YouTuber能有幾人?相信我的同溫層也有很多五歲抬頭團,獻醜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許是很多人有感的軟性關鍵字,但始終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有翻過這本書,透過富有科學理性的老高轉譯成「改變過去的真正原因」,我就像被吸進了蟲洞想翻原著,不是秘密組織光明會發明了
Thumbnail
影片發布短短四天,就有200萬觀看的YouTuber能有幾人?相信我的同溫層也有很多五歲抬頭團,獻醜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許是很多人有感的軟性關鍵字,但始終我行我素的自己,從來沒有翻過這本書,透過富有科學理性的老高轉譯成「改變過去的真正原因」,我就像被吸進了蟲洞想翻原著,不是秘密組織光明會發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