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大腦和所付出的「代價」,天才與瘋子往往一線之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哈佛不招「神童」談起

許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天才」和「神童」。只有3%的受訪者跟隨米德爾塞克斯大學的「高水平」大學生最終成為「神童」,最終成為「神童」的幾率為3%。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個極端情況。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對他的兒子賽達斯進行了一項「訓練實驗」,他在兒子出生時就教會他識別英文字母,並用教科書代替玩具。」「早期教育」在6個月時有效。他能讀26封英文字母。之後,他2歲就能讀中學課本,6歲就能完成解剖學論文,12歲被哈佛大學錄取。

就在人們不嫉妒孩子的時候,薩達斯表現出了一些不正常的行為,比如在不該嫉妒的時候傻笑。最後,「早期教育」使他的神經系統異常,14歲時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這個極端的情況下,哈佛大學沒有招收「年輕的天才」。儘管按照規定,任何申請者都不會因為年齡而受到所申請學校的歧視,但世界各大名校對「神童」的錄取都持謹慎態度。因為現代科學發現,那些永遠不會忘記的人,或者先天智商遠高於平均水平的人,往往會受到精神障礙的困擾,比如感覺聯想障礙、自閉症等。

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人類不可能擁有完美的「超級大腦」。為什麼?一個人可以獲得超人的智力、非凡的記憶力或非凡的注意力,但當他在某種認知功能上有所突破時,他就不得不在其他地方付出代價。

天才往往是有缺陷的

在人腦中,常用資源只占大腦容量的十分之一,其餘十分之九的大腦資源一般處於休眠狀態。許多人認為,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資源比普通人開發的多。天才是一個大腦極其發達和非常聰明的人。然而,科學研究表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世界上許多天才都有著極其特殊的技能,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智力不如普通人。


天才與瘋子往往一線之隔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登說過:「天才僅次於瘋子。從天才到瘋狂只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的觀點:「沒有瘋狂的天才。」牛頓和康德患有精神分裂症,凱撒和拿破崙患有癲癇,普希金和歌德患有躁狂抑鬱症,就好像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一樣。

加州大學的布魯斯·米勒博士成功地發現了人腦中的「天才按鈕」。它是大腦內部的一種「預防機制」,具有抑制天才、防止人們日常行為偏離常規的功能。每當一個新的想法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錯誤檢測器」就會進入「這是不允許的」的限制狀態,使人們覺得這個想法不太有趣而失去興趣。但是,如果約束機制出了問題或者受到了外部的損害,那些超凡的天才思想和理論就會不斷湧現,這個人會成為天才,但同時,他也會冒很大的風險。許多專家認為,大多數天才的大腦之所以「解放」是因為它的缺陷。

愛爾蘭精神病學家、「阿斯伯格綜合徵」研究專家麥可·菲茨傑拉德教授對歷史上最具想像力的藝術家進行了精神病學分析,提出:「瘋癲與偉大有一定的聯繫」,「阿斯伯格綜合症」對人們的社會關係有很大影響,但它對人們的社會關係有影響智力並不重要。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高超的數學天賦。

世界上許多有才華的人都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他們的行為只有一個詞:奇怪。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與人交流;米開朗基羅患有自閉症;英國詩人葉芝總是愁眉苦臉。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對妻子「非常粗魯」「行為反常」「有被虐傾向」。

研究人員發現,成績優異者患躁狂症的幾率是其他人的四倍。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文章說。躁狂可能有助於提高人們的智力和學業成績,促進接近天才。輕度躁狂症患者往往足智多謀、富有創造力,表現出「更強的語言控制力、更好的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優勢」。他們傾向於誇大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可能有助於他們「發展自己在藝術、文學或音樂方面的才能」。在瘋狂的狀態下,一個人有「非凡的耐力和持續的專注」。

天才沒有普通人幸福

天才往往比普通人更脆弱。「音樂之王」舒伯特去世,享年31歲。他的作品充滿了憂鬱,35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中有一絲憂傷;還有34歲的貝里尼、37歲的比才、40歲的韋伯、42歲的穆索爾斯基、43歲的沃爾夫,他們的心理狀態比普通人更敏感、更脆弱。這是巧合還是必然結果?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轉基因技術訓練了一群聰明的老鼠,然後用聰明老鼠和普通老鼠作為對照。他們把一種能產生壓力和疼痛感的溶液注入聰明和正常老鼠的小爪子裡。再過一個小時。兩組舔爪子的數量無顯著性差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老鼠舔爪子的數量逐漸增加,明顯多於普通老鼠。結果表明,聰明小鼠的急性疼痛與正常小鼠幾乎相同。然而,聰明的老鼠對慢性疼痛的耐受性遠遠低於正常老鼠。基因變化也是造成這一痛苦代價的原因。因為聰明的老鼠有太多的NMDA受體。這種受體不僅促進記憶和學習,而且使聰明的老鼠比正常老鼠對疼痛和傷害更敏感。

天才往往比普通科學家推斷出的傷害更敏感。他們與生俱來的脆弱神經使他們比普通人更容易遭受痛苦,因此他們不太可能得到幸福。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天才患有精神疾病。從這個角度看,做一個普通人可能比成為一個天才更快樂。世界上絕對不會有完美的人,因為上帝絕對不會創造出完美的人。

他給了那些有天賦的人普通人沒有的禮物, 也給了他們普通人沒有的缺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SS成功指南的沙龍
38會員
86內容數
2020/09/22
職場上,總有人喜歡說“假如當初……”。有這樣思維的人,一般都是當下過得併不如意,又對曾經充滿了遺憾和悔恨。 可以說,悔不當初,是一種比失敗還難過的苦。 很多人常常是在職場出現了危機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下坡路。只能悔恨地假設,如果自己當初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便不會是這樣糟心的結果。
Thumbnail
2020/09/22
職場上,總有人喜歡說“假如當初……”。有這樣思維的人,一般都是當下過得併不如意,又對曾經充滿了遺憾和悔恨。 可以說,悔不當初,是一種比失敗還難過的苦。 很多人常常是在職場出現了危機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下坡路。只能悔恨地假設,如果自己當初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便不會是這樣糟心的結果。
Thumbnail
2020/09/15
生活中很多細節會讓人倍感溫暖,甚至可以在陌生關係中,留下一份滿滿的好感。 而細節的思維帶入到職場中,更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讓老闆對你好感倍增,甚至可以為你贏得一個光明的前程。
Thumbnail
2020/09/15
生活中很多細節會讓人倍感溫暖,甚至可以在陌生關係中,留下一份滿滿的好感。 而細節的思維帶入到職場中,更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讓老闆對你好感倍增,甚至可以為你贏得一個光明的前程。
Thumbnail
2020/09/15
逃避很容易,人們也很擅長。 壓力大了就抱怨,遇到困難就覺得不適合,不順心了就辭職…… 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這樣故事每天都在職場上演。
Thumbnail
2020/09/15
逃避很容易,人們也很擅長。 壓力大了就抱怨,遇到困難就覺得不適合,不順心了就辭職…… 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這樣故事每天都在職場上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論你有多自律,你心中的小惡魔應該還是曾經成功說服你做某些事,比如放縱地吃喝玩樂、大買特買,但在享受之後,心裡油然生起的後悔和罪惡感,又讓你發誓下次要建立起鋼鐵般的意志。但當誘惑來臨,意志力再度不堪一擊⋯⋯。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因為多巴胺!
Thumbnail
不論你有多自律,你心中的小惡魔應該還是曾經成功說服你做某些事,比如放縱地吃喝玩樂、大買特買,但在享受之後,心裡油然生起的後悔和罪惡感,又讓你發誓下次要建立起鋼鐵般的意志。但當誘惑來臨,意志力再度不堪一擊⋯⋯。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因為多巴胺!
Thumbnail
請接續第二章-一萬小時的努力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防雷頁後開始 第三章 - 天才的迷思 如果你遇到一群聰明的人,去比較他們智商的高低根本沒有意義,就像是在說姚明比歐尼爾高一樣 在一戰剛結束沒多久,史丹佛大學有位年輕的心理學教授特曼開始研究天才。特曼就像狗仔一樣,一輩子不斷的追蹤、關心個案
Thumbnail
請接續第二章-一萬小時的努力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防雷頁後開始 第三章 - 天才的迷思 如果你遇到一群聰明的人,去比較他們智商的高低根本沒有意義,就像是在說姚明比歐尼爾高一樣 在一戰剛結束沒多久,史丹佛大學有位年輕的心理學教授特曼開始研究天才。特曼就像狗仔一樣,一輩子不斷的追蹤、關心個案
Thumbnail
「天賦真的是基因遺傳的嗎?」 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這本書裡探討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天賦真的是基因遺傳的嗎?」 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這本書裡探討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Thumbnail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的說法由來已久,盧德威格教授在《偉大的代價》一書裡指出:在成人後,這種差別就更加顯著同樣顯著,七○%的詩人,七七%的音樂表演者、小說家,五九到七七%的畫家、作曲家、非小說類作家有精神方面的症狀;但只有十八到二九%的自然科學家、政治家、建築師、商人有類似的毛病。
Thumbnail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的說法由來已久,盧德威格教授在《偉大的代價》一書裡指出:在成人後,這種差別就更加顯著同樣顯著,七○%的詩人,七七%的音樂表演者、小說家,五九到七七%的畫家、作曲家、非小說類作家有精神方面的症狀;但只有十八到二九%的自然科學家、政治家、建築師、商人有類似的毛病。
Thumbnail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登說過:「天才僅次於瘋子。從天才到瘋狂只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的觀點:「沒有瘋狂的天才。」牛頓和康德患有精神分裂症,凱撒和拿破崙患有癲癇,普希金和歌德患有躁狂抑鬱症,就好像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一樣。
Thumbnail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登說過:「天才僅次於瘋子。從天才到瘋狂只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的觀點:「沒有瘋狂的天才。」牛頓和康德患有精神分裂症,凱撒和拿破崙患有癲癇,普希金和歌德患有躁狂抑鬱症,就好像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