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大腦解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沒有數學腦袋、沒有歷史天分、沒有音樂才華,於是從小就放棄學習的動力。然而,這種「天賦論」的想法早已過時。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其實沒有人天生就適合哪個領域,學習本質上是仰賴後天的塑造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教授裘‧波勒(Jo Boaler)便以《大腦解鎖》這本書跟我們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能力並非一成不變的,以及我們該把握哪些關鍵來釋放我們的學習潛能,邁向無設限的人生。

神經可塑性: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

首先,大腦有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我們每次的學習,都會強化與連結大腦的神經路徑。大腦並非到了某一歲數便停止成長,而是不斷改變。

有一個例子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在倫敦,要成為計程車司機,必須通過艱困的考試,記住查令十字車站方圓十公里內的兩萬五千條街道與兩萬個地標,以及任兩點最順的路線。他們必須建立自己複雜的空間地圖,通常要考四年才會過關。

科學家研究司機在受訓前與受訓後的大腦變化,並發現他們的海馬迴明顯增長,這是主導空間與數學思維的區域。研究還發現,如果他們退休,海馬迴就會隨之萎縮。神經可塑性證明了若大腦積極地使用,就會成長

然而,「天賦論」的迷思卻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柢固,讓孩子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產生深刻的自卑感。

「一旦相信只有某些人能出類拔萃,人生就會受到影響,也就不再努力追尋想要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是陰險、有害的,不讓我們發揮潛能。」[1]
raw-image

讚美孩子「很聰明」是好事嗎?

第二,我們要重視潛能,而非天賦。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指出,「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被固定的,也認為人大多是無可改變的,因此較常對自我與他人產生敵意。相對地,「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能學任何東西,也比較能接納新的事物。

波勒指出,只要「成長型思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介入,他們的數學成績便會提升。改變思維信念,大腦也會跟著改變!

你有被稱讚過「很聰明」嗎?有一個研究顯示,相較於被大人讚美「很努力」的孩子,被讚美「很聰明」的孩子多半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任務,以繼續保有「聰明」的表現。但是,這帶來的結果是,孩子不敢嘗試錯誤,只要遇到挫折,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不夠聰明」。他們也會常常焦慮自己的表現,以免自己成為「資優生冒牌貨」。

因此,波勒提到,我們讚美孩子要聚焦在他們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他們「自身」。例如,當他解完一道數學題,「固定型讚美」會說「你很聰明」;但「成長型讚美」會說「你的解法很有創意,你怎麼想到的?」。

事實上,有一篇研究報告便指出,只要該學術領域的教授越相信「天賦」的觀念,該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和有色人種就會越少。因此,「女生天生沒有數理腦」根本不是事實,而是來自於大學教授的性別偏見。

raw-image

記憶資訊與增進理解力

第三,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你一定有過一個經驗,明明在考試前都還記得前一晚念的東西,但當鐘聲響起,腦袋卻一片空白。這是因為時間的壓力會使「工作記憶」受到阻礙,變得更焦慮。這讓許多學生感到挫折,認為自己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做完題目,就是學不好。

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有數學焦慮,要求孩子一定要在限定時間內算完題目,那孩子的數學成就會降低。相對地,如果給孩子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讓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父母的數學焦慮就不會影響到孩子。

其實,學習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看得都不是速度,而是理解的深度。一個人學得快,只是強化既有的神經,短時間記住很多資訊;但要增進理解力、內化知識、提升靈活度,就必須用更長的時間,讓大腦產生更深、更永久的結構變化。

「如果只重視記憶,而忽視深度理解,擅長深度思考的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那門學科。至於擅長記憶的人,也會因為沒有機會進行深度思考而得不到更好的發展。」[2]

作者舉很有名的「高斯證明」(Gauss’s proof)為例。高斯是一位數學家,在小學時老師給了他一道難題,叫他把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很有趣的是,如果你是死記硬背派,真的從1慢慢加到100,解這題會非常痛苦。高斯發現,把1跟100相加、2跟99相加,答案都是101。進一步觀察,總共有50組101,於是答案就是50x101=5050。

簡單吧?當你願意先慢下來思考,而非埋頭苦幹地拚命計算,反而會更有效率。

raw-image

結語:不是學不會,是還沒學會

總結一下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的重點:

1. 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只要願意學,大腦就會成長。

2. 我們要重視潛能(成長型思維),而非天賦(固定型思維)。

3. 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作者也特別提到,這些觀念不只有益於孩子,也對大人在職場上的學習很有幫助。如果我們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很快地先認為自己天生不適合這份工作,那就失去成長的機會。波勒指出,若我們放棄了某件事,很少是因為實際上做不到,而是先認定自己做不到

《大腦解鎖》是一本重點清楚、文字淺白的科普與教育入門書籍。無論你是老師、學生或是正在學習任何知識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收穫。擁抱挫折,學習繞道前進,就是我們人生不設限的開始。

我們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

[1]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台北:天下文化,2021),頁37。
[2]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頁164。

延伸閱讀

你就是你的習慣
從《原子習慣》談身分認同與行為改變medium.com

好書│你須要做更少,不是做更多!
《少,但是更好》讀後心得medium.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16會員
111內容數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總覺得大腦卡卡的嗎? 總覺得自己腦霧了嗎? 自己是不是提早得了老年癡呆了?如下這本書透過腦神經學慢慢幫你解鎖大腦。 大腦解鎖的六把金鑰匙 一.用進廢退的大腦 書中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運將,考證時,要記住查令十字車站為中心半徑十公里的2萬5千條街道,還要通過道路上的知識測驗才可以執業
Thumbnail
你總覺得大腦卡卡的嗎? 總覺得自己腦霧了嗎? 自己是不是提早得了老年癡呆了?如下這本書透過腦神經學慢慢幫你解鎖大腦。 大腦解鎖的六把金鑰匙 一.用進廢退的大腦 書中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運將,考證時,要記住查令十字車站為中心半徑十公里的2萬5千條街道,還要通過道路上的知識測驗才可以執業
Thumbnail
沒有學不會的事,你不會,只是你還沒學會!我一直很相信這點。很多人一接觸到陌生事情,就會直覺反應:「我不會!」這個在教學現場,也是學生的口頭禪之一。只要學生沒有具備「成長心態」,他就會對學習有錯誤的迷思,並且認為天生資質是不可改變的,進而影響學習動力。
Thumbnail
沒有學不會的事,你不會,只是你還沒學會!我一直很相信這點。很多人一接觸到陌生事情,就會直覺反應:「我不會!」這個在教學現場,也是學生的口頭禪之一。只要學生沒有具備「成長心態」,他就會對學習有錯誤的迷思,並且認為天生資質是不可改變的,進而影響學習動力。
Thumbnail
大腦的鍛鍊 先來看一個實驗,英國倫敦大學神經學家馬奎爾觀察並記錄考計程車司機的人的大腦海馬迴受到外界刺激的變化情形,海馬迴是腦袋裡掌管記憶相關的運作,馬奎爾透過觀察考計程車司機的人的大腦變化與一般人比較,發現完成受訓並成功成為計程車司機的人的海馬迴明顯比他們還沒考試的時候更大,也比一般人還要大,甚至
Thumbnail
大腦的鍛鍊 先來看一個實驗,英國倫敦大學神經學家馬奎爾觀察並記錄考計程車司機的人的大腦海馬迴受到外界刺激的變化情形,海馬迴是腦袋裡掌管記憶相關的運作,馬奎爾透過觀察考計程車司機的人的大腦變化與一般人比較,發現完成受訓並成功成為計程車司機的人的海馬迴明顯比他們還沒考試的時候更大,也比一般人還要大,甚至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人的行動,由思維引導。 思維,則由認知引導。 建立成長性思維的第一步在於建立新的認知:對於大腦運作嶄新的認識、以及理解成長性思維的概念。
Thumbnail
人的行動,由思維引導。 思維,則由認知引導。 建立成長性思維的第一步在於建立新的認知:對於大腦運作嶄新的認識、以及理解成長性思維的概念。
Thumbnail
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卻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Thumbnail
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卻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