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大腦解鎖》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沒有數學腦袋、沒有歷史天分、沒有音樂才華,於是從小就放棄學習的動力。然而,這種「天賦論」的想法早已過時。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其實沒有人天生就適合哪個領域,學習本質上是仰賴後天的塑造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教授裘‧波勒(Jo Boaler)便以《大腦解鎖》這本書跟我們解釋,為什麼我們的能力並非一成不變的,以及我們該把握哪些關鍵來釋放我們的學習潛能,邁向無設限的人生。

神經可塑性: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

首先,大腦有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我們每次的學習,都會強化與連結大腦的神經路徑。大腦並非到了某一歲數便停止成長,而是不斷改變。
有一個例子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在倫敦,要成為計程車司機,必須通過艱困的考試,記住查令十字車站方圓十公里內的兩萬五千條街道與兩萬個地標,以及任兩點最順的路線。他們必須建立自己複雜的空間地圖,通常要考四年才會過關。
科學家研究司機在受訓前與受訓後的大腦變化,並發現他們的海馬迴明顯增長,這是主導空間與數學思維的區域。研究還發現,如果他們退休,海馬迴就會隨之萎縮。神經可塑性證明了若大腦積極地使用,就會成長
然而,「天賦論」的迷思卻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柢固,讓孩子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產生深刻的自卑感。
「一旦相信只有某些人能出類拔萃,人生就會受到影響,也就不再努力追尋想要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是陰險、有害的,不讓我們發揮潛能。」[1]

讚美孩子「很聰明」是好事嗎?

第二,我們要重視潛能,而非天賦。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指出,「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被固定的,也認為人大多是無可改變的,因此較常對自我與他人產生敵意。相對地,「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能學任何東西,也比較能接納新的事物。
波勒指出,只要「成長型思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介入,他們的數學成績便會提升。改變思維信念,大腦也會跟著改變!
你有被稱讚過「很聰明」嗎?有一個研究顯示,相較於被大人讚美「很努力」的孩子,被讚美「很聰明」的孩子多半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任務,以繼續保有「聰明」的表現。但是,這帶來的結果是,孩子不敢嘗試錯誤,只要遇到挫折,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不夠聰明」。他們也會常常焦慮自己的表現,以免自己成為「資優生冒牌貨」。
因此,波勒提到,我們讚美孩子要聚焦在他們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他們「自身」。例如,當他解完一道數學題,「固定型讚美」會說「你很聰明」;但「成長型讚美」會說「你的解法很有創意,你怎麼想到的?」。
事實上,有一篇研究報告便指出,只要該學術領域的教授越相信「天賦」的觀念,該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和有色人種就會越少。因此,「女生天生沒有數理腦」根本不是事實,而是來自於大學教授的性別偏見。

記憶資訊與增進理解力

第三,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你一定有過一個經驗,明明在考試前都還記得前一晚念的東西,但當鐘聲響起,腦袋卻一片空白。這是因為時間的壓力會使「工作記憶」受到阻礙,變得更焦慮。這讓許多學生感到挫折,認為自己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做完題目,就是學不好。
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有數學焦慮,要求孩子一定要在限定時間內算完題目,那孩子的數學成就會降低。相對地,如果給孩子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讓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父母的數學焦慮就不會影響到孩子。
其實,學習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看得都不是速度,而是理解的深度。一個人學得快,只是強化既有的神經,短時間記住很多資訊;但要增進理解力、內化知識、提升靈活度,就必須用更長的時間,讓大腦產生更深、更永久的結構變化。
「如果只重視記憶,而忽視深度理解,擅長深度思考的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那門學科。至於擅長記憶的人,也會因為沒有機會進行深度思考而得不到更好的發展。」[2]
作者舉很有名的「高斯證明」(Gauss’s proof)為例。高斯是一位數學家,在小學時老師給了他一道難題,叫他把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很有趣的是,如果你是死記硬背派,真的從1慢慢加到100,解這題會非常痛苦。高斯發現,把1跟100相加、2跟99相加,答案都是101。進一步觀察,總共有50組101,於是答案就是50x101=5050。
簡單吧?當你願意先慢下來思考,而非埋頭苦幹地拚命計算,反而會更有效率。

結語:不是學不會,是還沒學會

總結一下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的重點:
1. 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只要願意學,大腦就會成長。
2. 我們要重視潛能(成長型思維),而非天賦(固定型思維)。
3. 學習要重深度,而非速度。
作者也特別提到,這些觀念不只有益於孩子,也對大人在職場上的學習很有幫助。如果我們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很快地先認為自己天生不適合這份工作,那就失去成長的機會。波勒指出,若我們放棄了某件事,很少是因為實際上做不到,而是先認定自己做不到
《大腦解鎖》是一本重點清楚、文字淺白的科普與教育入門書籍。無論你是老師、學生或是正在學習任何知識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收穫。擁抱挫折,學習繞道前進,就是我們人生不設限的開始。
我們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
[1]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台北:天下文化,2021),頁37。
[2] 裘‧波勒(Jo Boaler),《大腦解鎖》,頁164。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是人,都會尋求快樂。然而,要怎麼變得快樂,活出一個正向、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在逆境中治療痛苦,也要在順境中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於是,各種專家、學者、教練、顧問、自助書籍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指導社會大眾活出快樂人生的技巧與思考方式。他們認為,對自己負責的人,會努力追求更
規劃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例如,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結婚、讀研究所、生小孩(?)、創讀書會社群、環島、成為作家、把台南的咖啡廳都去過一輪……。不過,請等一下,你怎麼能確保你還有二十年?進一步說,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會在明天來臨?但你說:「我們當然不知道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是人,都會尋求快樂。然而,要怎麼變得快樂,活出一個正向、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在逆境中治療痛苦,也要在順境中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於是,各種專家、學者、教練、顧問、自助書籍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指導社會大眾活出快樂人生的技巧與思考方式。他們認為,對自己負責的人,會努力追求更
規劃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請用你手邊的一張紙跟一枝筆,規劃你未來二十年的人生。 例如,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結婚、讀研究所、生小孩(?)、創讀書會社群、環島、成為作家、把台南的咖啡廳都去過一輪……。不過,請等一下,你怎麼能確保你還有二十年?進一步說,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會在明天來臨?但你說:「我們當然不知道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Thumbnail
創意跟思維大概也有關係。 以前很難去接受新穎的思維,連帶創意也無法更新。思維轉換之後,有許多以前認為不可能、無法實行的事,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這個還需要一點時間。要從原本的思維轉換成跳脫思維,可能一時之間轉換不來。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謙虛。自己一直以來都抱持著這樣的信念走下去。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天賦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受,或是行為模式。 經過超過半世紀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原來這些重複性模式和大腦內的突觸有關係,而且長大到某個年紀之後,大腦的成長就不會再創造出新的模式,於是定調了這些持久不變的:你的天賦特質。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我們生來就是創意天才,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變得愚蠢 “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他們害怕你發現它的那一天!” 我們正在被系統性地愚弄 我想說,這項深刻研究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生來就具有創造天才的潛力,但當我們進入學校系統的那一刻,我們就變得非常愚蠢。其中的道理並不難理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Thumbnail
創意跟思維大概也有關係。 以前很難去接受新穎的思維,連帶創意也無法更新。思維轉換之後,有許多以前認為不可能、無法實行的事,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這個還需要一點時間。要從原本的思維轉換成跳脫思維,可能一時之間轉換不來。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謙虛。自己一直以來都抱持著這樣的信念走下去。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天賦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受,或是行為模式。 經過超過半世紀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原來這些重複性模式和大腦內的突觸有關係,而且長大到某個年紀之後,大腦的成長就不會再創造出新的模式,於是定調了這些持久不變的:你的天賦特質。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我們生來就是創意天才,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變得愚蠢 “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他們害怕你發現它的那一天!” 我們正在被系統性地愚弄 我想說,這項深刻研究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生來就具有創造天才的潛力,但當我們進入學校系統的那一刻,我們就變得非常愚蠢。其中的道理並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