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桿的距離效力在擊中桿面甜蜜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也是延續之前球桿謊言。因為我的核心在於讓人的力量可以發揮才是提升距離的核心。如果球桿可以讓你輕鬆去把身體的力量發揮出來,那要把距離提升自然不是問題。而再進一步說,要讓距離可以極大化,你需要讓擊球可以打到桿面甜蜜點。
身體力量+擊中桿面甜蜜點 = 距離極大化!而為什麼要有桿頭、桿身和握把等零組件來組合成你的順手機絲?因為每個人都不同,身材、肌肉強度、身體韌性、爆發力、握力、和工具的掌握能力都不一樣。所以球桿需要客製在於,你需要依據自己本身的狀況、條件、能力去建立自己規格的球桿。
桿頭有設計不同特性和調整能力產品。你可以依據自己動作特性,擊中桿面甜蜜點的位置去挑選適合你使用發揮的桿頭。比如要扁平的寬桿面,方正深桿面的桿頭,有無桿頭配重螺絲設計,是否有桿身快速拆卸功能等。別認為這些東西不重要,如果選擇不對或設定錯誤,一樣打的零零落落,掙扎不已。
再來討論桿身,這塊是多數球友和工坊技師會著眼的核心。桿身要提升距離,我個人覺得沒有,因為我一直以來比較很多桿身,和規格設定都差不多的比較,得到的結果都是在10碼的誤差範圍裡。所以用1000美元的桿身就會飛的更遠?我的經驗是沒有。
因為你比較的桿身都是不對等。何謂不對等?如果都是桿身特性一致或差不多的話,使用起來都會差不多,因為使用者都是同一個人。桿身特性包含:新的狀態或使用在100下揮擊內,桿身重量、硬度/硬度頻率、材質(是否有高碳布)等。
當桿身特性都差不多,就算是不同品牌都可以得到差不多結果。如果距離結果有不同,這就是產品實力的差異。而最後就是整體桿子的設定規格需要一致或不可差異10%的範圍內。規格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就算好的桿身和桿頭,組裝不適合也一樣打起來東倒西歪。
就我以近5年來所設定的driver來說,產品和規格都設定在應該範圍內,桿身桿頭選擇的特性也差不多下,至少我得到的距離結果都差不多。沒有一支說可以暴衝10碼以上距離。至少我還沒有這樣的神兵利器。
那桿身為什麼會讓人感覺有距離提升效果?那是視覺和打出去的球速差異。大家測試球桿一定會用自己目前使用的桿子做為對照組。所以和新桿子就很容易去比較差異。尤其在出球速度這塊會非常明顯,加上現在多數桿身都用高碳布材質,要壓低擊球倒旋,和比你桿子的球速相比,就很立竿見影。
所以新桿身可以做到減低擊球倒旋,球速更快(因為材質強度還是最好的狀態)。當你的球可以從擊球,到飛到空中速度更快,球的滯空時間和你的目前球桿一樣下,自然就是會有更遠的飛行距離。
就是滯空時間比較短,因為球本身的倒旋低,落地的衝力會更大,滾動會更遠。相較你目前的桿子如果超過5年,倒旋量已經不可考,球速像普通車一樣,站站都停,落地角度高,向前衝的力量比向地衝的低。根本滾不了太多。
光這些地方要贏你的桿子就已經贏得可以賣了。 如果讓你打的桿子規格也是你很容易發揮身體動作的設定,要多個10碼就龍飛鳳舞、舉手之勞。還有一個擊球距離的核心,就是擊中桿面甜蜜點。上面說到桿頭和桿身,要提升桿面擊中甜蜜點,需要把桿子整體的規格設定,讓你可以輕鬆施展你的動作和力量,這才是要提升距離的關鍵所在。
這也是多數球友會視而不見的地方。你會研究、在乎桿頭和桿身哪個品牌、技術和材質?但你不會在意;要如何去設定和裝置你的桿子整體規格。一些玩家或有訂製桿經驗的人,會要求桿子的揮桿重量、桿子硬度或長度。但桿子規格要看整體和使用者本身的狀態才能下一個好的結論。
你的桿子規格絕不會是一直都固定,也是多數進階球友的盲點。一直要求固定的揮桿重量、長度和硬度。但人都會變老、有沒有持續鍛鍊、有沒有固定練球都會影響你身體對球桿的控制能力。這是你要去瞭解和觀察的因素。
而且桿身和桿頭產品是有特性,在設定規格時要去考量。比如有些桿頭和桿身要裝比較重一點的揮桿重量,長度要比較短。但一些莫名的規格堅持,就會把產品原本的效能給制約住,無法發揮最佳的結果。這種狀況最讓我無言,也會拒絕去接受這類的組裝工作。
所以我個人常會對桿子做一些變化和調整。一來是試看看身體對規格改變的影響?二來是研究和實驗不同於目前球桿設定的方式,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好的火花?也是提升自己在專業職能,不是單純銷售或訂製球桿。
這都是我個人的經驗所得,有別於目前球桿的一些觀念和常識。如何去找出和推薦適合的產品,來進行訂製配置?這是一位技師需要下功夫。同時必須要有2~3個熟悉的品牌產品,來進行深入瞭解,才能找出對的產品進行配置。
我銷售球桿和訂製服務,以提升球友的效能和操控球桿能力為任務。而提升你擊球距離是附加價值。我不會以提升擊球距離為訴求,來做為訂製和產品推薦的核心。當你有一支可以讓你揮灑自如的桿子,有自信去打出你要的球或發揮身體力量?這是我要做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化的高爾夫裡需要很多儀器和科技工具,來協助球友瞭解事情的真相。而在近10多年來,由於球具品牌商針對職業選手的球具訂製上,都利用擊球模擬器來進行瞭解選手的擊球資料,以進行球具個人化的任務。而這也連帶讓坊間工坊的儀器和工具進行提升。 現在工坊需要電腦化的擊球模擬器,來協助技師進行瞭解球友的擊球數據,
DeChambeau從這個月PGA重新開打後一直都是大家的焦點。而支持要討論的是目前很多球評在觀察的,短桿精準度!我也看了他的比賽影片,其實他第二桿的上果嶺能力很棒。只是有時候會力量比較大的彈過果嶺。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他wedge不好,其他選手也差不多。大家對他的要求更高吧了。 我也看了一篇文章討
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球桿觀念:就是球桿可以提升你的擊球距離!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球桿無法提升你的距離,而是,是否能讓你把身體的力量更多的發揮出來?如果你的身體的力量、速度可以更多的釋放到球桿的桿頭裡,讓球可以得到最大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正確的距離解釋和基礎! 所以增加距離不是在球桿,而是建立在一個
推桿一般來說比較難去練習。因為在練習場的練習果嶺也都不是真正的果嶺草,更別說速度是多少。室內的人草果嶺也和真草果嶺有一定程度的差別。所以要練推桿真的只能在夢裡練。當然下場就是建立個人推桿能力和經驗最好的方法。我個人也有一些經驗和想法和大家分享。 基本上,舊風格的球場果嶺設計都會比較小,尤其北部
今天再來分享我個人的私房觀念。對挖起桿來說,多數的球友用的長度大致和你的P桿差不多。如果你用市售的挖起桿大致都在36“上下0.25”範圍。這樣的長度對於你在短桿使用和打出來的高度都會有影響。這也是我這次要討論的重點。 因為很多人都把挖起桿的使用和購買重點,放在桿頭材質、角度/反彈角、和凹槽。但
一直都會有球友會私下和我討論他的球具問題。因為一個結果都是因果關係和環環相扣,要知道為什麼結果是這樣,需要瞭解不只球桿,更重要是人的問題。人佔結果的6成比例。所以分析都一定要知道人本身,包含身材和動作。有這些資訊後,就會有一個脈絡和掌握問題雛形。 其實分析動作是比較進階的能力。一般球友要知道動
現代化的高爾夫裡需要很多儀器和科技工具,來協助球友瞭解事情的真相。而在近10多年來,由於球具品牌商針對職業選手的球具訂製上,都利用擊球模擬器來進行瞭解選手的擊球資料,以進行球具個人化的任務。而這也連帶讓坊間工坊的儀器和工具進行提升。 現在工坊需要電腦化的擊球模擬器,來協助技師進行瞭解球友的擊球數據,
DeChambeau從這個月PGA重新開打後一直都是大家的焦點。而支持要討論的是目前很多球評在觀察的,短桿精準度!我也看了他的比賽影片,其實他第二桿的上果嶺能力很棒。只是有時候會力量比較大的彈過果嶺。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他wedge不好,其他選手也差不多。大家對他的要求更高吧了。 我也看了一篇文章討
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球桿觀念:就是球桿可以提升你的擊球距離!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球桿無法提升你的距離,而是,是否能讓你把身體的力量更多的發揮出來?如果你的身體的力量、速度可以更多的釋放到球桿的桿頭裡,讓球可以得到最大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正確的距離解釋和基礎! 所以增加距離不是在球桿,而是建立在一個
推桿一般來說比較難去練習。因為在練習場的練習果嶺也都不是真正的果嶺草,更別說速度是多少。室內的人草果嶺也和真草果嶺有一定程度的差別。所以要練推桿真的只能在夢裡練。當然下場就是建立個人推桿能力和經驗最好的方法。我個人也有一些經驗和想法和大家分享。 基本上,舊風格的球場果嶺設計都會比較小,尤其北部
今天再來分享我個人的私房觀念。對挖起桿來說,多數的球友用的長度大致和你的P桿差不多。如果你用市售的挖起桿大致都在36“上下0.25”範圍。這樣的長度對於你在短桿使用和打出來的高度都會有影響。這也是我這次要討論的重點。 因為很多人都把挖起桿的使用和購買重點,放在桿頭材質、角度/反彈角、和凹槽。但
一直都會有球友會私下和我討論他的球具問題。因為一個結果都是因果關係和環環相扣,要知道為什麼結果是這樣,需要瞭解不只球桿,更重要是人的問題。人佔結果的6成比例。所以分析都一定要知道人本身,包含身材和動作。有這些資訊後,就會有一個脈絡和掌握問題雛形。 其實分析動作是比較進階的能力。一般球友要知道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關於我們 在現代社會,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棒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和選手。然而,隨著對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擁有一個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變得至關重要。 在我們這裡,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考量。我們深知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僅仔細設計了訓練場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目前學界已知,對球路影響巨大的兩種主要空氣作用力,是馬格努斯力 (Magnus Effect) 和 縫線偏移尾流 (Seam-Shifted wake) 。 這篇文章會解釋這兩種力的原理與影響,並說明如何運用。
Thumbnail
《曲棍球桿效應》檢討企業目標設定後無法實現的問題,探討決策人性面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提出改善組織策略規劃的建議。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關於我們 在現代社會,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棒球作為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和選手。然而,隨著對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擁有一個安全且高品質的訓練環境變得至關重要。 在我們這裡,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考量。我們深知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僅仔細設計了訓練場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目前學界已知,對球路影響巨大的兩種主要空氣作用力,是馬格努斯力 (Magnus Effect) 和 縫線偏移尾流 (Seam-Shifted wake) 。 這篇文章會解釋這兩種力的原理與影響,並說明如何運用。
Thumbnail
《曲棍球桿效應》檢討企業目標設定後無法實現的問題,探討決策人性面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提出改善組織策略規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