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說改編的電影 在書迷心中的下場通常慘不忍睹
理由其實很簡單 畫面缺少想像 而文字 卻天馬行空
於是 漸漸的 對於電影描述與介紹 看的少了 學習只憑藉些許的片段 我就走進電影裡
畢竟 太多虛假的贅言 會讓我對於影片有過度的期待 換來失落的結果
李安導演接受許多的訪談中提及 胡士托一片 讓他輕鬆不少 喜劇成分較高
對於"喜劇"的李導 我倒想好好認識一下 差一點 我就帶著老媽進電影院了
幸好 在搭車的途間 胡士托風波一書 搖頭晃腦的我看了三分之一 內心大喊不妙
這絕對不是喜劇 對於"相對"舊時代的台灣父母而言 不只是悲劇 簡直就是腐化人心的題材
看完電影我的耳朵勢必會長繭...
1969年起 西洋樂壇孕育眾多搖滾巨星 對我來說 他們的名字也許陌生
不過他們的音樂風格與生活態度 卻大大影響在八零年代誕生的時代青年 即便我身在遙遠的海洋小島
嬉皮 長髮 窄褲 酗酒 嗑藥 同志 搖滾樂 中性打扮 大庭廣眾親熱
不一定親身經歷 我們卻已經視為平常 電影橋段 視為個人自由選擇 甚至是潮流的一部分
很難想像1969年之前 一切按照既定規矩生活的世界
透過此書 可略見新舊時代交鋒處 主角一方面是大都會裡尋找真愛的同志雅痞 每個週末返鄉卻得賠上積蓄拯救家族破舊老旅館 或者說是殘破的家鄉文化
他內心衝突與煎熬 狂喜與熱情
終日擔心父母發現自己是同志的身分 想不到竟然因為一場牧場草地音樂會
讓旅館與小鎮起死回生 遊客塞爆每一條大街小巷 而讓父母暫時假裝看不見他內心對於同志的愛
看起來很荒謬 短短的音樂祭 不斷供應物資的直升機 全國的同志都擠到一個封閉的小鎮 高歌起舞 狂歡做樂
主角靠著不怕死的精神挑戰衛道人士更為瘋狂無禮的抵制 心理想著"Love,Peace,Music!"
他終於走出感情的糾葛漂浮的迷思 鬆開家庭的束縛 其實也帶領他的父母走出經濟與精神上的困頓 即便 他的母親至死仍舊咒罵同志
頓時間 與父親不再是陌生的 他們成為了革命的兄弟 對這個家庭與世界而言
是何其的幸運 為了音樂 為了愛!
這樣狂熱的題材 書上除了描述嬉皮與搖滾 整個社會開放的風氣 如何誕生
也一併刻畫出家庭中看不見的手 當這雙手要逼人墮落的時候 地獄就不遠了
你要如何選擇?會不會有幸運之神眷顧?當幸運之神來臨 你敢迎接祂嘛?
如果 你的內心種著搖滾的因子 那麼 woodstock之神 就在你面前!
對於一向壓抑風格著稱的李安導演 要改編成電影 這題材看似輕鬆 反而是沈重且嚴肅的
身為壓抑的台灣人 該如何營造出當時的糜爛氣氛 製造出衛道人士與家庭對於音樂祭的強烈對立
並且看完令人熱血沸騰 想高喊"Love&Peace"
絕對不比斷背山或色戒容易 當然 我對此電影的期待也會放寬一點了....當然 我感謝因為李導 讓我有機會可以看看這本好書
後記:
分了三個夜裡讀完小說 文字看起來一點都不難
腦海裡揮之不去的 不是主角的勇氣與瘋狂
而是身處原生家庭裡的問題
我們受教育 接受父母的期待與努力而成長
另一面 卻背負著他們的眼光 他們彼此的埋怨 甚至他們對世界的不滿而時常感到憂鬱
就如同父母給我們一罐解藥 希望我們可以解脫 卻一手拉著頸繩 慢慢的逼人氣絕身亡 或者同歸於盡
是不是一個不停撞牆的矛盾?
擁有開放的心情 獨立的個性 樂觀的人生 難道不是他們對自己和孩子的期待嘛?
當我們真的願意抱持著開放的心 獨立的個性過生活的時候 家人們又會成為衛道人士
自己不但無法讓父母受困的心得到光明 也跳進去這充滿埋怨的黑洞 一同毀滅了........
有時候 在台南對我來說 是充電
但是瞬間充飽的電力 又會一瞬間被耗盡
我已經沒有力氣去說服以及改變 甚至是"拯救"
只想要靠冷漠 來拯救我自己
唯有我還用健康的心情活下來 他們 才可能有一點希望
這一點我越來越肯定了
即使 每個月還是要被放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