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 《東京教父》- 打破放逐的緊箍咒,超渡化身成幽魂的愧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化身為內在幽魂的愧疚


清子這個棄嬰的出現,被主角小花視為奇蹟,認為這是上帝所賜予自己成為母親的機會。對於阿仁與美由紀來說,兩人的反應不如花子那般誇張,也沒想要成為養育之人,但將棄嬰歸還父母這件好事卻是難得的救贖機會,能夠藉此抵銷內在愧疚感。

以今敏導演的設定來說,我們可以發現三位主角,即使以不同的原因成為街友,但其中的關鍵都是自我的放逐與愧疚,阿仁因為賭博與酗酒導致家庭經濟崩塌,美由紀因為情緒失控而刺傷父親,小花因為暴力行動導致酒店受損。

由此可知,有家歸不得,則是貫穿整部電影的第一個重要主題。

然而,我們都知道許多時候,罪惡感的高掛是因為我們自己。倘若,我們無法真正地放下對於自己的憤怒,我們就無法真正地接納他人的安慰或原諒,那份罪惡最終會成我們內在的鬼魂,不斷咬牙切齒地細數我們的罪行,自此,我們就會不斷地以補償行為來生活,期許藉此超渡變身成內在幽魂的愧疚感。

面對自己的內在幽魂,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Perls認為我們必須將過去的未盡事宜帶到當下來對話,避免在不能回溯的過往中持續打轉,其中,最常使用心理治療之技術就是角色扮演(空椅法)

角色扮演的過程,我們同時扮演過去犯錯的自己,以及改過向善的自己,犯錯的自己透過闡述進行告解,改過的自己則運用鼓勵告訴自己已經不同以往。最後,搭配諮商心理師的引導,經過一來一往的討論,我們終究會發現雖然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未來,即使不再背負著那些罪惡與虧欠感,我們也會謹記慘痛的經驗。我們釋放了內在愧疚的幽魂,才有辦法踏步向前,不再因為心理壓力而駐足不前,相反的,能夠跨出嶄新且富有創意的步伐來創造改變。


raw-image

每一種見解都是重要的解答


《東京教父》本質上屬於歡鬧的電影,它與《藍色恐懼》的驚悚氛圍相差甚大,但如同今敏在藍色恐懼中放入了搖擺不定的精神狀態這項元素,本次,今敏同樣在電影中撒下搖擺不定的概念,針對傳統的家庭定義提出反動

究竟什麼才是家?《東京教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卻闡明了家的多元可能性,由此作為第二個重要主題,家的多元性不斷被彰顯與提醒。

我們不知道三位要角如何相遇,但可以感受到互相打鬧爭吵中的相知相惜,這也讓我們明白「家」的定義是非常多元且立體的,即使沒有血緣關係,生活過得不富足,也仍夠互相扶持。

不管是酒家女、街友、逃家少女、跨性別者、賭徒、移工、新住民或酒癮者,都具有愛與歸屬的需要,如同心理學家Maslow所闡明,那些需求深鑿在我們內在,不分種族、地位、性別或職業。《東京教父》的命題,即使橫跨17個年頭,回過頭來看仍舊擲地有聲,過於快速與便利的社會,主流文化仍然強勢,少數文化依然弱勢,縱使有所進步,例如同性婚姻法,卻還是不能就此駐足,畢竟當我們著迷於進步所帶來的飄飄然,即會忘了低頭思索我們所探過的足跡,是否早就遍地嫣紅。

當然,回到現實層面,我們很難為此有所驚人之舉,被社會所壓迫的少數群體也不計其數,相似案例層出不窮,但我們不一定要等到完全理解對方的處境,才去尊重。

某種程度,受限於大環境之氛圍與過往教育的灌輸,我們習慣也偏好使用單一的角度來思索事情的真相,就生理的角度這幫助我們減輕大腦的認知負擔,甚至在心理學上也使用捷思來稱呼這樣的直觀思考現象。

所以,我們就真的只能這樣束手就擒嗎?現象學據此提出其解套方法,存而不論,意即將自己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想法暫放在腦中,不去認同也不去反駁,爾後再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與思索,開創出不同過往經驗的視野。《東京教父》所創造的思考路徑則是一種反動,隸屬於後現代思維中的解構與再建構,將家的定義從血緣中釋放出來,導入新的見解,跳脫出養育之恩與生育之恩的二元論戰,貫徹後現代思維中的多元化思考,意即模糊家庭定義的邊界,然後邀請觀眾們一同加入想像。


raw-image

陷落於城市叢林中的邊緣份子


雖然以《東京教父》的敘事觀點來看,三位要角之所以被社會排除,主要起因於各自的虧欠與罪惡感,但以「流浪」為主軸的電影仍然點出社會底層公民的困境,不僅僅只是貧窮而已,更多的其社會處境所帶來的限制,擴張來看則涉及到經濟匱乏、健康、社會參與、人際關係、心理福祉與勞動品質等不同層面,由此可知,流浪,所隱含的也不只是「缺錢」,更多的是基本人權的「剝奪」。

社會科學領域更是使用一項專有名詞來形容前述狀況,社會排除

貧窮的本質這本書點出貧窮的複雜性,意即貧窮不只是因為個人特質中的懶惰或不知進取所完全導致,也闡明敘說貧窮狀態下所帶來的自尊匱乏與習得無力之窘境。一開始,濟貧的策略是以慈善的角度來出發,但這場對抗貧窮的戰爭最終還是失敗了。自此之後,人們發展出參與式策略,白話來說就是使用釣竿替代魚。

然而,貧窮並未因此消失,臺灣相關研究也指出勞動參與並不代表擺脫貧窮,假若勞動換取報酬的比率非常差,不良的勞動工作則會與休閒娛樂、社交參與、健康維持等生活選項產生競合關係,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勞動自然被擺在第一,但其他提高生火品質的選項就此被犧牲。由此可知,純粹勞動並不足以改變生活品質,好的勞動品質才有機會讓受助者從窮忙中解放出來,進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這也正是設定最低基本工資的意義。

再來,回到自尊匱乏與習得無力上來延伸,長期的匱乏、失落與失敗會延伸出預期心理,認為自己下一次的作為一定還是無法有收穫,自己總是會失敗也沒有辦法改變。因此,與其再次感到失落,倒不如一開始就放棄,採取一個消極與被動的態度來面對自身處境,心理上反而更快活。

上述惡性循環也解釋了為何純粹的給錢或是讓其有工作能力仍然不完整,對於受助者來說,若沒有辦法看見擺脫貧窮的可能性,也沒有經歷到正向經驗,即使我們擁有再多準備或訓練,仍舊無法擁有勇氣去踏出那一步。因此,綜上所述,一個好的脫貧政策就必須是複雜且完整的,一方面給予補助,降低生存壓力,避免窮忙與社會品質的剝奪,另一方面給予訓練,持續提升受助者的生產報酬,並從中培養出正向經驗,達到自尊滿足與成就感,跳脫出預期失敗的心理困境,創造動力,降低無力。

raw-image

結語

《東京教父》深入社會大眾不斷忽視或想要掩蓋的底層,挖出蘊含人性光明面的珍寶,並且利用反動的視角,跳脫出既有的邏輯思維,打破大眾對於社會邊緣群體的刻板印象與偏見,即使電影上映至今已經更迭了無數的冬季,劇中所描繪的故事主軸仍然在現實社會中持續上演中。

全文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raw-image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raw-image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 今敏導演系列影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4.3K會員
137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4/03/23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2024/03/23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2023/10/11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Thumbnail
2023/10/11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Thumbnail
2023/07/16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Thumbnail
2023/07/16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幫助我們探索與覺察: 狀態:追蹤身心狀態。關注此刻情緒與身體感覺..... 看見:看見感受(覺)。看見情緒感受與身體感覺,並表達出來,再回頭看看感覺。 改變:情緒或身體感覺出現變化。變化的發生是自由釋放,能被自己允許的過程。給予自己多一點耐心與等待,觀察身體或情緒的變化。
Thumbnail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幫助我們探索與覺察: 狀態:追蹤身心狀態。關注此刻情緒與身體感覺..... 看見:看見感受(覺)。看見情緒感受與身體感覺,並表達出來,再回頭看看感覺。 改變:情緒或身體感覺出現變化。變化的發生是自由釋放,能被自己允許的過程。給予自己多一點耐心與等待,觀察身體或情緒的變化。
Thumbnail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重看一次【終極警探】與【東京教父】。【東京教父】把三個被人嫌的人,變成三個賢人,即使故事充滿巧合,你不會覺得生硬,反而有種今敏作品難得溫暖的可愛感,聖誕節咩…
Thumbnail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重看一次【終極警探】與【東京教父】。【東京教父】把三個被人嫌的人,變成三個賢人,即使故事充滿巧合,你不會覺得生硬,反而有種今敏作品難得溫暖的可愛感,聖誕節咩…
Thumbnail
在資本的時代,「責任心」值幾個錢?這世代有太多需要背負的責任與難題,都壓得人喘不過氣。
Thumbnail
在資本的時代,「責任心」值幾個錢?這世代有太多需要背負的責任與難題,都壓得人喘不過氣。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其實萬物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一如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失望,有一點歡樂,有一點陰鬱,依然不是全然地絕望,延續是枝裕和一次又一次透過電影探問的死結 —— 創傷之後的生命狀態,人們該如何從遍地磚瓦、漫長疼痛深處尋找療傷的可能。
Thumbnail
在進戲院前,只知道是講述關於遊民的故事,沒有做太多功課,一切資訊都是隨著電影步伐慢慢吸收,在東京那寒冷的冬季,認識了在紙屋生活的一家三口。 《東京教父》有著絕佳的場景細節,不論是垃圾雜物堆積的房間,還是街上的一景一物,都刻畫出豐富的生活感,包括每個人身上的穿著,一層層的衣物都有其邏輯......
Thumbnail
在進戲院前,只知道是講述關於遊民的故事,沒有做太多功課,一切資訊都是隨著電影步伐慢慢吸收,在東京那寒冷的冬季,認識了在紙屋生活的一家三口。 《東京教父》有著絕佳的場景細節,不論是垃圾雜物堆積的房間,還是街上的一景一物,都刻畫出豐富的生活感,包括每個人身上的穿著,一層層的衣物都有其邏輯......
Thumbnail
繼上次的藍色恐懼,我再度踏入電影院觀賞今敏的下一部鉅作:東京教父
Thumbnail
繼上次的藍色恐懼,我再度踏入電影院觀賞今敏的下一部鉅作:東京教父
Thumbnail
2003年問世的《東京教父》,是一部才與今敏的第一部長篇動畫《藍色恐懼》相隔五年,與第二部《千年女優》相隔兩年的第三部長篇動畫;《東京教父》與前兩部作品迥異的風格,讓人不免想問:今敏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
Thumbnail
2003年問世的《東京教父》,是一部才與今敏的第一部長篇動畫《藍色恐懼》相隔五年,與第二部《千年女優》相隔兩年的第三部長篇動畫;《東京教父》與前兩部作品迥異的風格,讓人不免想問:今敏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
Thumbnail
最近搭上舊電影數位修復的浪潮,得以看到今敏(Kon Satoshi)的作品,何其有幸。
Thumbnail
最近搭上舊電影數位修復的浪潮,得以看到今敏(Kon Satoshi)的作品,何其有幸。
Thumbnail
因為罪惡感而有家歸不得,貫穿整部電影的重要主題。然而,許多時候,高掛罪惡感的是我們自己。主角們無法放下對於自我的憤怒,因而無法真正地接納他人的安慰與原諒,如果放任罪惡感不斷茁壯,它最終會變成我們內在的鬼魂,不斷咬牙切齒地細數罪行,自此,我們會不斷地補償,期許超渡化身為內在幽魂的愧疚。
Thumbnail
因為罪惡感而有家歸不得,貫穿整部電影的重要主題。然而,許多時候,高掛罪惡感的是我們自己。主角們無法放下對於自我的憤怒,因而無法真正地接納他人的安慰與原諒,如果放任罪惡感不斷茁壯,它最終會變成我們內在的鬼魂,不斷咬牙切齒地細數罪行,自此,我們會不斷地補償,期許超渡化身為內在幽魂的愧疚。
Thumbnail
家庭應該是什麼模樣?有爸爸有媽媽有兄弟姐妹?家對一個人來說的意義又是什麼?也許我們無法為家庭定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普世定義,但我想家庭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有足夠份量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的養成。 假使我們早已經被這個社會所拋棄,卻還有可能拋棄別人的話,那個人就是─自己。
Thumbnail
家庭應該是什麼模樣?有爸爸有媽媽有兄弟姐妹?家對一個人來說的意義又是什麼?也許我們無法為家庭定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普世定義,但我想家庭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有足夠份量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的養成。 假使我們早已經被這個社會所拋棄,卻還有可能拋棄別人的話,那個人就是─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