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工作,我想說的是...
從英國回到台灣也快要五個月了,檢疫完之後便開始尋找新的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工作相對不好找,東奔西走之後,最終還是回到了老東家。
關於老東家,是一間高空景觀餐廳,在那工作了將近要三年的時間,對工作內容再熟悉不過,同事間的關係也算得上融洽,但就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一間公司是完美的,若不是因為剛好抽到英國簽證,我可能還是無法果斷地說我要離職,在快要離職前,其實也累積了很多的負面情緒,或許是自己在工作上有某種強迫症,讓自己無法理解其他人為何可以那麼不尊重自己的工作,讓我在後半段時間很不快樂,離職後就如釋重負,負面情緒都煙消雲散了。
在倫敦餐廳工作時,因為經歷了文化衝擊,突然覺得M的教育制度算是很完善的,在異地上班的日子,不時想起M的好,人果然要離開舒適圈,才會珍惜之前所擁有的。關於倫敦生活,有機會可以慢慢分享,畢竟那半年過得也算精彩。回到M,有種回娘家的感覺,有些工作內容有點忘記,但很快地就能從腦海深處喚醒,工作上最有挑戰的,我想還是跟人有關,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其實這次會回到M,主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變得不一樣,以前的我,會因為公事而在工作場合哭泣,巨蟹座的人,總是比較多愁善感,而我就是個典型的內心有很多小劇場,充滿悲觀的人;現在的我,經過了倫敦餐飲生活,經驗值好像飆升了不少,變得比較堅強了,頓時覺得去趟國外好像見過世面了一樣,這也算是另類的收穫。
對於工作,我有某種程度的強迫症,覺得工作就要認真做事,應該稱得上是勞碌命,所以我其實蠻看不慣領薪水卻不做事的人,或者沒做好自己本分內的事情,我知道每個人對於工作認知不一樣,但我還是無法理解,甚至會有點生氣。現在的我,漸漸不會因為他人影響自己的情緒,畢竟他們要怎麼做,那是他們的人生,我學會做好我自己的事,少去在乎別人一點,多在乎自己一點,同時也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既然選擇從事你手上的這份工作,即使是你百般不情願做的,也請做到領這份薪水該有的事情,請尊重自己的工作,它都會有價值的,如果真的做得很不開心,也請停止抱怨,因為抱怨解決不了任何事,要馬就離職,會有個工作是適合你做的。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西 N.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用樸實且真誠的文字,將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及經歷分享給你們
想用樸實且真誠的文字,將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及經歷分享給你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上期的網誌就同大家交代咗我日常嘅生活,而今期就同大家講吓我而家喺英國的工作。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離開英國前的心情轉折,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尋找正職工作過程中的低潮情緒以及如何面對憂鬱的方式。文章內容充滿關鍵詞,包括英國、工作、憂鬱情緒等,以及提及了一些專業資源和自我幫助的方法。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上期的網誌就同大家交代咗我日常嘅生活,而今期就同大家講吓我而家喺英國的工作。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離開英國前的心情轉折,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尋找正職工作過程中的低潮情緒以及如何面對憂鬱的方式。文章內容充滿關鍵詞,包括英國、工作、憂鬱情緒等,以及提及了一些專業資源和自我幫助的方法。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