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

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大數據以及科技的快速進展之下,會有許多傳統投資者對這種投資方式並不是很理解,並且對機器學習還有電腦來輔助感到不安,但我們要指出,這些並不是新概念,許多投資者已經在使用數據和某種形式的機器學習來分析市場資訊。


例如,沃爾瑪(Walmart)的創始人薩姆·沃爾頓(Sam Walton)在1950年代曾使用飛機飛過停車場,並計算停車場上的汽車數量來評估房地產投資。之後類似的分析方式進化成使用衛星成像,衛星定位某個城市的車流狀況,分析該城市量販店以及其他零售業的業績評估。



機器學習跟統計學的關係是很緊密的,機器學習裡面的演算法大多都是從經典的統計方法而來。像是各種回歸(Logistics)方法或是決策樹(Decision Tree)模型。


統計學從1749年開始發展,當時是用來表徵信息。研究人員使用統計學來表征國家的經濟水平以及表徵用於軍事用途的物質資源。隨後統計學的用途擴充到數據的分析及其組織。


到了1940年當時人們在描述用機器模仿人類的思想,人工智慧的名詞就開始出現了。在1946年之後,機器學習作為AI的分支,開始興起了另一門學派,這個學派的目標在於使機器不用透過程式的編輯和明確的接線進行自我學習來對目標求最佳解。


既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起源這麼早,那大家在害怕什麼呢?

我認為應該是人類的心理,對於機器學習出現一種類似恐怖谷的心裏陰影。


恐怖谷理論(另名詭異谷,英語:Uncanny Valley;日語:不気味の谷現象)是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它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但「恐怖谷」一詞由恩斯特·詹池於1906年的論文《恐怖谷心理學》中提出,而他的觀點被佛洛伊德在1919年的論文《恐怖谷》中闡述,因而成為著名理論。


由於,許多人工智慧的情境,像是電影或者小說,時常以人的模樣出現,使得大家對人工智慧的想像是一種新人類的存在,把自我的人性套用至人工智慧身上,從「擬似人」變成「人」,甚至是「超越人」。然而這樣的誤用,讓多數人對機器學習產生恐怖谷的心理現象。人類的各種複雜的決定可能來自於慾望的衝動、對生命的渴望、對生存的需求、地位的維護、追求自我的實現等,我們將之複雜的意象,直接投射在人工智慧的物件上,因此對其過於相似的特性,而感到排斥與害怕。


如果大家都認為人工智慧同時擁有「人類」和「工具」的特質時,這種理解方式常常被科幻作家寫成「被人類過度奴役的人工智慧」這種題材,透過人工智慧的反撲譴責和懲罰人類;另外,其存在也讓我們對物件、工具們的定義產生模糊,反思自身人類如何透過身邊隨意創造出來的物件們(槍、椅、車等),濫用之和過度滿足單一慾望,對人工智慧的恐懼其實某部分也是害怕面對自我人性濫用的一面。



再來人類會恐懼機器學習的黑盒子特性,人類對於機器其智慧的行為是如何被產生出來,是無從得知的。



機器學習因為黑盒子的特性,使得人類會認為人工智慧像是一個新的物種。害怕它們成為「類人類」的存在,產生「人性」,甚至是超越人類,能夠單方面地看透我們的一切,但我們卻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與決策,擁有比人類更高的權限可以決定人類的生死,變成「失控」的種族。



綜合上面所述,令人類可拒的,可能並不是人工智慧本身,而是害怕我們自己,害怕將會長出和我們類似「人性」的物種。







人性是一個複雜、多樣、難以捉摸的人類特質,然而,在我們的生命經驗中,面對該無窮無境的人性多樣性,讓我們多數體會到有善良就會有邪惡,有光明就會有黑暗。


上述那些人工智慧擬似人類的學習特性,強化人類對害怕「人類」的心情,轉移至一個類似人類的全新物種身上。說到底,有人工智慧便會有後面的創造者,以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原理和技術,不太可能自行發展成一個失控的物種。 大家該害怕的是後面的創造者,創造者設計其人工智慧,讓他學習的東西為何,使用目的為何才是大家需要關心的目標。


我們自己的Podcast也開張了
每週更新,希望帶給大家機器學習的相關內容
我們也會在每個月11號 帶給大家這個月的機器學習分析結果
歡迎大家來聽聽 並和我們也分享資訊
FB:
https://reurl.cc/WL19r9Podcasts:
Apple: https://reurl.cc/D63Dz6
SoundOn: https://reurl.cc/n0OXad
Spotify :https://reurl.cc/XkV3dR





avatar-img
史塔克實驗室的沙龍
113會員
94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
2024年只剩下最後兩個月,九月份ETF選股機器人的績效為-0.5%,而0050的績效則達到了9.8%。正如我們上週提到的,在台積電的帶領下,0050表現相當亮眼。許多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於10月17日的法說會,加上美國降息後的資金行情,有可能為台股帶來進一步的增溫。 降息效應與籌碼觀察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美股收紅 #標普500指數改寫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現在是怎樣,直接二個世界嗎? 美國最近股票漲成這樣,中國爛成這樣,還好我沒去接騰訊...而且華爾街日報還直接有一篇「Americans Are Suddenly a Lot More Upbeat Abou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