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夜色出發: 讀曹尼《小遷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幾天的雨,下得無邊無際,很適合讀曹尼的詩。曹尼的詩,背後總有冷色調的襯景,還有蘭陽的水景與綠意,一如《小遷徙》的書封。


輯一〈失夜記〉從夜色出發,構築詩集基調:「夜窯灼灼⁄當看見四百五十顆星塵⁄澆淋如釉⁄低溫燒製⁄一整晚瓷盤」,拉開夜色的星空畫布之後,視野遂如平野遼闊。

在闃黑的夜海之中,燈火亮起如星,如島,等待黑暗成形。而唯有萬事寂寥,才能擺落喧嘩的心音,聽見「天堂的門孔⁄轉動響起⁄永晝室內樂」。這讓我想起蘭陽的日子。


我曾賃居在市郊,窗外就是落羽松林。少了喧囂的霓虹,鄉間的暮色來得很快,那是沒有天際線的沉著。寂坐於斗室,外頭的蛙聲四面而來,與萬般心思交響成一曲無眠。此時響起的,不僅是田野之聲,在每一首詩的意象裡,回憶與生命同步復甦。我還記得田間的螢火,恍然明滅,點燃了夢境與現實邊境,於是我終於能按圖索驥,逐漸找回那幅東北的遠景。


然而這種寂靜與黑暗的時刻,很快就被「陽光犁進頸項」(〈無法抵達的藍〉)。白晝熱辣的陽光,不由分說地犁開夜色,如農人翻土新耕,意象遂如新芽一般,無邊地在讀者心裡萌生。蘭陽的山海與童年時歲,從此深植記憶原鄉,無論離家多遠,多久,無盡的鄉愁仍自顧自衍生,「再沒有邊境屬於誰」(〈小遷徙〉)。


詩人深耕於宜蘭在地的「歪仔歪詩社」,鋪寫的輯三〈水田紀〉,向陽稱譽為「突破現代田園詩的佳構」。這也是離鄉遊子,最掛心的家鄉風光。此輯在黃春明的「九彎十八拐」之外,另闢一條返鄉之路:「百般聊賴⁄搭上首班列車⁄繞境放逐⁄交還僅有指南」,此時所謂的「放逐」,是從異鄉放逐,歸返那個「緋紅雲⁄怎麼也填不完天空」的東北。而唯一的「指南」,就是近鄉情怯的脈動。


宜蘭地處東北迎風面,向來多風久雨。此輯以蘭陽獨有天候經緯,織成一幅田園鄉景。〈據說宜蘭立秋〉:「你說風有沒有脈搏?」將天象揉進生活,詩人「帶一面雨躲進碧霞街」,讓咖啡豆香如貓尾,膨鬆了整個午後。而多雨的季節,一躍而下的泅泳,或許更能徜徉於汪洋水色之中。


〈水田紀〉一詩,以七小節展開農家圖景。萬般農事在詩人筆下展開,不僅撐起家鄉生活實境,烏鶖、安農溪、礫石等意象,都成為回鄉的召喚。「駝背阿公不知退休/早晚巡田水/拔草還諸天地」,傳承了世代之情,與天地倫常之理。這讓人聯想到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世代的交替之際,沒有激烈的感傷,「安農溪如常路過⁄二萬五村淺淺寐」,鄉情如水流一般沉靜,更像靜脈之血回流到遊子心窩。


第七節「少小離家老大回⁄厝邊頭尾吐出的國語⁄粉刷我的漳州腔」,將賀知章的感傷,復刻到水田之鄉。鄉里間人見客,一開口毋需多言,就知道是不是外鄉人。


在熱鬧的羅東夜市裡,許多店家招牌寫著「勁好呷」,我初看不明所以,後來才知道那是宜蘭獨有的腔調。後來看到相似的招牌,恍然大悟那原是一種家鄉的密語,唯有在地人才能理解的記憶符碼。而所謂的「南腔北調」,已非地裡上的風土界線,亦刻劃出心靈異鄉的寂寞,於是古人的離境之愁,沿著時空綿延至今。個人靈命與周遭的「生老病死」也是某種意義上的「遷徙」。


此種情感隨著時空不停疊加,當離境⁄返鄉、現實/夢境的各種遷徙,不斷重新定位人生,卻有一種恆常永存:「在他起伏廣袤的胸膛/因河流斬斷迷途/潛意識就要集體橫渡」,鄉愁如夢,始終牽縈繚繞。詩人冷然又溫柔地說:「小遷徙中⁄別輕易回頭」。是啊,無論我們離境多遠,回首仍能看見黃金般的信仰,一如詩人的堅持―「我和我的詩社同仁⁄眼色相互浸潤⁄雲在上輕抹⁄夜正粼粼鬆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1會員
583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Thumbnail
2025/04/28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箱根鐮倉週遊券是小田急公司(odakyu)發行的。 以往用的jr pass是紙本車票,但這次的emot有一個Qrcode加一個列車動圖,每次過閘門都要重開,不能用截圖過關。 這天從箱根回到藤沢,已經晚上七點了,鐮倉下雨而我沒有傘。 要回到大船站,得轉搭Jr。就在我要開啟電子票的時候,網頁
Thumbnail
2025/04/27
箱根鐮倉週遊券是小田急公司(odakyu)發行的。 以往用的jr pass是紙本車票,但這次的emot有一個Qrcode加一個列車動圖,每次過閘門都要重開,不能用截圖過關。 這天從箱根回到藤沢,已經晚上七點了,鐮倉下雨而我沒有傘。 要回到大船站,得轉搭Jr。就在我要開啟電子票的時候,網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喜歡旅行,也喜愛文學。而二者相結合,也是這幾年很流行的旅行文學。 有人說,旅行會使人上癮,在踏上異國土地的瞬間,人們轉換了一種心情、變了一個靈魂,它怎能不讓人上癮?
Thumbnail
我喜歡旅行,也喜愛文學。而二者相結合,也是這幾年很流行的旅行文學。 有人說,旅行會使人上癮,在踏上異國土地的瞬間,人們轉換了一種心情、變了一個靈魂,它怎能不讓人上癮?
Thumbnail
我走在我過往的上下班路上,我很喜歡這裡的夕陽──倒映在田水裡時,總是與天空中交織出一片繽紛綺麗。有著最淡的粉紅色,蘊染著亮黃色,於是濃膠厚彩的橘色便出現了。總是在發光的灰白色,硬生生被寶藍色、淺藍色至深藍色擋著,其下又有各種翠綠與慘綠,山稜穩厚地用它的身軀把天空與水面劃成兩個世界。而傍晚時帶著灰褐與
Thumbnail
我走在我過往的上下班路上,我很喜歡這裡的夕陽──倒映在田水裡時,總是與天空中交織出一片繽紛綺麗。有著最淡的粉紅色,蘊染著亮黃色,於是濃膠厚彩的橘色便出現了。總是在發光的灰白色,硬生生被寶藍色、淺藍色至深藍色擋著,其下又有各種翠綠與慘綠,山稜穩厚地用它的身軀把天空與水面劃成兩個世界。而傍晚時帶著灰褐與
Thumbnail
<南方南方> 吳建樑 當我回到南方,半沉睡的小鎮 在身體的毛孔中勾起  血液中關於土地的沉積 以及至親簡樸的生活用語  在家裡  日字部的「南」有陽光風韻  烤乾了每一吋空氣 再由青蛙叫涼每一層深夜  帶著稻禾在我睡夢中  綠綠長起  重新回到南方 一杯酒 一壺咖啡便足以悼念憂鬱的城  那個城市沒有
Thumbnail
<南方南方> 吳建樑 當我回到南方,半沉睡的小鎮 在身體的毛孔中勾起  血液中關於土地的沉積 以及至親簡樸的生活用語  在家裡  日字部的「南」有陽光風韻  烤乾了每一吋空氣 再由青蛙叫涼每一層深夜  帶著稻禾在我睡夢中  綠綠長起  重新回到南方 一杯酒 一壺咖啡便足以悼念憂鬱的城  那個城市沒有
Thumbnail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bong5,秋來處處割愁腸tiong5。 若為化作身千億ik, 散向峰頭望故鄉hiong。 《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hio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tiong5。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bong7。
Thumbnail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bong5,秋來處處割愁腸tiong5。 若為化作身千億ik, 散向峰頭望故鄉hiong。 《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hio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tiong5。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bong7。
Thumbnail
黃智溶《冬日磨墨》一書,讓人一頭栽進且遊且藝的雅緻生活,聞硯香而入,暫時忘懷疫情侵逼的恐懼,稍得年味豐餘的滋味。 《冬日磨墨》全書分為七輯。從園林雜記、宜蘭到筆墨詩畫與茶酒讀書,無一不信手捻來,黃智溶「游於藝」的灑脫君子之風,以畢生涵養及其所學,帶我們出入古今中外,在年前導覽一場曠世的心靈閒遊。
Thumbnail
黃智溶《冬日磨墨》一書,讓人一頭栽進且遊且藝的雅緻生活,聞硯香而入,暫時忘懷疫情侵逼的恐懼,稍得年味豐餘的滋味。 《冬日磨墨》全書分為七輯。從園林雜記、宜蘭到筆墨詩畫與茶酒讀書,無一不信手捻來,黃智溶「游於藝」的灑脫君子之風,以畢生涵養及其所學,帶我們出入古今中外,在年前導覽一場曠世的心靈閒遊。
Thumbnail
週一難得有空參加「微讀詩」社團的活動,從書架中抽出二十幾歲買的詩集,恰好翻到用金屬書籤夾著的內頁,瀏覽之下,依舊十分有感覺,那時的心境和這首詩很像,但如今更多的是緬懷,便決定與大家分享這首詩: 路寒袖,〈遠方〉 七月之后 我們就都是流落的書生了 只是你在南,我在北方 候鳥每一掠過 拖累至今,每每
Thumbnail
週一難得有空參加「微讀詩」社團的活動,從書架中抽出二十幾歲買的詩集,恰好翻到用金屬書籤夾著的內頁,瀏覽之下,依舊十分有感覺,那時的心境和這首詩很像,但如今更多的是緬懷,便決定與大家分享這首詩: 路寒袖,〈遠方〉 七月之后 我們就都是流落的書生了 只是你在南,我在北方 候鳥每一掠過 拖累至今,每每
Thumbnail
香港詩人廖偉棠在2018 年舉家搬來台灣,因為慕名林口的霧,在新北市安定了下來。很快地一年後,香港開始「反送中」遊行,那時他剛取得台灣身分證,在異鄉客多的林口已像個在地人,但他的心,仍始終掛記著家鄉…… 撰文.攝影=廖偉棠(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0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生活,
Thumbnail
香港詩人廖偉棠在2018 年舉家搬來台灣,因為慕名林口的霧,在新北市安定了下來。很快地一年後,香港開始「反送中」遊行,那時他剛取得台灣身分證,在異鄉客多的林口已像個在地人,但他的心,仍始終掛記著家鄉…… 撰文.攝影=廖偉棠(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0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