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一切,我們只能無可奈何嗎?——讀劉克襄《野狗之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是否只有人類才有活在地球上的權利?我說的是『活』,而非『生活』這樣一個愜意的選項。」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台北,垃圾不落地的政策剛開始實行。劉克襄以六百多天的記述,來留存這個區域流浪狗的身影。牠們都有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生活的困難,亦有情感的羈絆。但生離死別之於牠們,晃如世事流轉,更像家常便飯,不會有隆重的儀式來宣告牠的死,還會害不忍離去的同伴陷入危險之中。會動的時候,牠們是沒人敢明著碰的問題,不會動的時候,一軀殘敗的血肉僅是焚化爐裡的,一件可燃垃圾。


這本書內的文字並不是在控訴人類的無情,人類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像是環境裡的一個變因。狗群像是《60 Seconds》裡那樣,依據現況做出選擇,接受風險,等著隔天結算,然後再根據前一天的結果繼續做選擇。當主視角完全擺在狗身上的時候,更能感受到生存本身就是一場博弈,每個決定都生死交關。今天因為食物短缺翻過了一座小山,在那頭會不會被當地的狗欺負,討不到便宜就算了,會不會回來原本的領地被佔領,晚上睡的地方會不會好死不死被隨機下鄉的捕犬車看到。


裡面的記述不斷讓人反思一件事,關於公民權,是否只有人類才能擁有?環境不是屬於任何人的啊,但人類硬是以一套自己的規則,套用在所有的物種之上。把無主物寫入法條,派人管理,就此牠們就是誰的,沒有機會反駁,沒有管道發聲。當牠們從「動物」變成「問題」,難保我們在和牠們相處的時候,還能保有那份親生命的初心。


在故事的尾端,主角之一的小冬瓜生了第四胎。經歷了前三胎十幾隻小狗的花式死法,第四胎的幼崽如今又屁顛屁顛地跟在母親身旁,這是生命的動人,亦是殘酷。即使母親沒有好的環境來哺育,也不能提供完善的保護,她能做的,只有不斷地試圖以生來沒過死,用本能來克服悲劇。


她已經忘了死去的孩子嗎?


她不怕這些孩子又面臨相同的命運嗎?


而面對這一切,我們真的只能「無可奈何」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都是這城市的糞土之牆生翅螻蟻,可能也會發出淡色的螢光,只得黑夜顯影。
Thumbnail
我們都是這城市的糞土之牆生翅螻蟻,可能也會發出淡色的螢光,只得黑夜顯影。
Thumbnail
前陣子,和黃仕傑與黃一峯兩位老師一起到剝皮寮看了挺挺動物應援團辦的【適得其所】巡迴展。 這個展覽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希望來看完的人們,都能在溫柔的解說員、可愛的美術與展場設計,以及長年以來的科學調查所累積來的真實數字之中,認識「讓每一個生命都回歸到最合適之處」的精神。
Thumbnail
前陣子,和黃仕傑與黃一峯兩位老師一起到剝皮寮看了挺挺動物應援團辦的【適得其所】巡迴展。 這個展覽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希望來看完的人們,都能在溫柔的解說員、可愛的美術與展場設計,以及長年以來的科學調查所累積來的真實數字之中,認識「讓每一個生命都回歸到最合適之處」的精神。
Thumbnail
就算是在這個冰冷、殘酷的世界裡,身邊依舊會存在著一絲溫暖的光線給予一些希望。
Thumbnail
就算是在這個冰冷、殘酷的世界裡,身邊依舊會存在著一絲溫暖的光線給予一些希望。
Thumbnail
能夠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並開始自己面對世界的觀察,
Thumbnail
能夠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並開始自己面對世界的觀察,
Thumbnail
活動適用年級:低年級 這個故事由一隻鳥兒青兒離巢說起,串起四隻狗兒的故事,牠們相互協助,逃離原本苦難的生活,找尋著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家。
Thumbnail
活動適用年級:低年級 這個故事由一隻鳥兒青兒離巢說起,串起四隻狗兒的故事,牠們相互協助,逃離原本苦難的生活,找尋著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家。
Thumbnail
  去国时,舍弃了一个苦心经营多年的家,扔掉了很多东西,最心疼的是满架的书,挑了又跳,选了又选,最终也只能带走十几本。毫不犹豫、不计代价地带走的是三只狗和一只猫。 书,可以再买,家,可以重建,但生命和信赖怎能辜负? 离开并非易事。尽管明显感觉到颈项上无形的绞索越收越紧,尽管时刻都承受着黑云压城、天崩
Thumbnail
  去国时,舍弃了一个苦心经营多年的家,扔掉了很多东西,最心疼的是满架的书,挑了又跳,选了又选,最终也只能带走十几本。毫不犹豫、不计代价地带走的是三只狗和一只猫。 书,可以再买,家,可以重建,但生命和信赖怎能辜负? 离开并非易事。尽管明显感觉到颈项上无形的绞索越收越紧,尽管时刻都承受着黑云压城、天崩
Thumbnail
  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對於一個生命的逝去,身為一個人又該當如何反應?   六月底的某一天,和幾位剛從台灣抵達菲律賓的新老師一同出門。甫踏出大門口,就被一位老師從後面拉了一把,他指了指地上並說:小心,我低頭看去,路上躺臥著一隻貓和蟾蜍的屍體,看來是被車子撞死的,我當下閃過一絲絲難過的念頭,但也
Thumbnail
  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對於一個生命的逝去,身為一個人又該當如何反應?   六月底的某一天,和幾位剛從台灣抵達菲律賓的新老師一同出門。甫踏出大門口,就被一位老師從後面拉了一把,他指了指地上並說:小心,我低頭看去,路上躺臥著一隻貓和蟾蜍的屍體,看來是被車子撞死的,我當下閃過一絲絲難過的念頭,但也
Thumbnail
「是否只有人類才有活在地球上的權利?我說的是『活』,而非『生活』這樣一個愜意的選項。」 ⠀⠀⠀⠀⠀⠀⠀⠀⠀⠀⠀⠀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台北,垃圾不落地的政策剛開始實行。劉克襄以六百多天的記述,來留存這個區域流浪狗的身影。牠們都有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生活的困難,亦有情感的羈絆。但生離死別之於牠們,晃
Thumbnail
「是否只有人類才有活在地球上的權利?我說的是『活』,而非『生活』這樣一個愜意的選項。」 ⠀⠀⠀⠀⠀⠀⠀⠀⠀⠀⠀⠀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台北,垃圾不落地的政策剛開始實行。劉克襄以六百多天的記述,來留存這個區域流浪狗的身影。牠們都有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生活的困難,亦有情感的羈絆。但生離死別之於牠們,晃
Thumbnail
在回顧過去十幾年協助流浪動物的生活之前,趁記憶猶新,先來寫寫最近發生的事吧...... 這些狗,這些事,讓人們的生活,多了許多稱之為愛的東西。 這篇,獻給一隻小狗,山上來的孩子......
Thumbnail
在回顧過去十幾年協助流浪動物的生活之前,趁記憶猶新,先來寫寫最近發生的事吧...... 這些狗,這些事,讓人們的生活,多了許多稱之為愛的東西。 這篇,獻給一隻小狗,山上來的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