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蔣竣植 (CFP)
無論處於哪個年代,望子女成龍鳳,一直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期盼。教育,成了養成過程中的關鍵因子;而能夠包山包海的學習機構,也就成了許多父母所追逐的對象。
上週諮詢到一對年薪合計約150萬的夫妻,由於獨生子的教育費用過高,讓他們思考藉由兼職增加收入的可能。
「小朋友多大了?為何學費支出很高?」
「國小二年級,因為是貴族學校,所以一年的學費至少要100萬……」
一直以來大家習慣聚焦在某一個支出項目,例如,長期的月光族,總是覺得錢不夠用,但其實問題出在每次消費的項目中;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佔收入至少五成以上,其實當初你的購屋能力是可以算得出來的;攤開投資股票的績效表,洋洋灑灑列了數十檔標的,但其實你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厲害;總認為每年繳了一堆保費就能得到完整的醫療保障,卻不知買的只是儲蓄險......支出項目的龐雜,殊不知錢其實就那麼一套,無論投資配置上的失衡,或是財務規劃上的失準,很容易造成資產的流失、資金的紊亂,而這卻也是我長期著墨在「家計理財」這一領域的主要原因。
教育,是支出上另一個值得我們深究的話題。無論孩子在學校內的學習資源、教育環境、甚至是同學間的人脈關係,對未來都有著莫大的影響。但這一點對孩子而言或許還感受不到,僅父母們清楚這用心良苦的安排,也相信這一切都是一筆值得的「投資」。若你也能認同這是一筆「投資」,那我們接著就從「投資」在理財這範疇的角度來分析。
投資是為了讓未來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而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為了讓孩子能藉此在未來有更好的生活。投資前必須要抓預算,盡可能用的是閒錢來投資,避免有個風吹草動造成家庭財務上的動盪。而教育費用的支出也同樣該有預算的概念,在一定支出比例的金額下妥善規畫孩子的教育,否則如上述的案例,教育支出的比重竟佔家庭年收入的六成以上,一定會排擠到其他支出的項目,會冒出想要兼差以增加收入的想法也就不意外了。但若真的兼差以增加收入,會造成更沒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否會有遺憾呢?
基金公司的行銷廣告常提到的這樣一句話:「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而貴族學校的「教育風險」雖然沒有公開說明書可依循,但最常聽聞的就是孩子們的「價值觀」風險,因為在該環境底下,孩子們的生活品質、物質生活一般而言都會不錯,但同時也較為容易出現同學間的「比較」,可能是學校用的文具、生日時所選的餐廳、寒暑假去玩樂的國家、甚至是家裡開的車款、住的地段等,對孩子或是父母可能都有著無形的壓力。當然,所謂的風險不一定會發生,但需留意就是了,畢竟萬一價值觀的偏差,可能就會影響未來的思維及決策,這或許不能算是學校的問題,而該是家長的責任。
回到財務規劃的提醒,無論是怎樣的支出項目,都需要有預算的概念、佔收入比重的原則,因為教育支出就如房貸支出一樣,是個長期規劃也是個長期支出,不可不慎!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難道自己的退休就能等?別期待藉由好好栽培孩子,未來能讓做父母的提早退休過好日子之類的!現實一點,一切還是量力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