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6雜記:科幻與種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實在沒什麼動力追劇,唯一有在穩定收看的就是影集版的《逃出絕命村》(Lovecraft Country)。

雖然一直都有聽說克蘇魯、肉體異變類型作品的魅力;但即便看過《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1982)、《變蠅人》(The Fly, 1986),或者近期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 2016-)等作品,我也依然不覺得自己是這類故事的死忠愛好者。

直到最近,因故開始看了一些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 1890-1937)的創作之餘,我也搜尋到一些有趣的資訊——比如說,洛夫克拉夫特其實是個種族主義者(或者應該更精確地說,白人至上主義?)。在知道這件事的前提下,去看《逃出絕命村》,可能會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HBO近期的影集版《守望者》(Watchmen, 2019)與這部《逃出絕命村》,都很明確地使用科幻的題材討論了美國的種族問題。這或許多少反映了美國現在的社會狀態——意即,就算林肯公布《解放奴隸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已經過了一百五十七年,美國人仍然需要透過帶著虛構色彩的故事去思考、討論甚或化解種族問題。

據說,麥特羅夫創作《逃出絕命村》原著小說的目的之一,就是某種程度上地「打臉」洛夫克拉夫特的種族主義。雖然小說剛買還沒時間看,但我的確相當喜愛影集版在「愛手藝」無可名狀的恐怖元素之上,深入討論了一些比虛構更加驚悚的現實議題。

有點刻意地,完全沒有討論到影集的具體內容;或許,等《逃出絕命村》整季播畢後,可以再打一篇深入討論的文章。在此之前——過去的許多文章也曾提及,台灣同樣有自己的「種族議題」;在為國外作品的深刻意涵叫好之餘,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是否也能再多深入思考、討論一些本土的相關議題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7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然而,這種平易近人、淺顯易懂,與「其實不怎麼嚇人」,才是整個故事最可怕的地方。它不是一部「有種族議題的驚悚片」,而就是一部「種族議題驚悚片」。而且,它直指種族議題的核心,而不只是討論「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史中的處境」。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推薦,可以先去看電影,因為接下來馬上會劇透。。
Thumbnail
  然而,這種平易近人、淺顯易懂,與「其實不怎麼嚇人」,才是整個故事最可怕的地方。它不是一部「有種族議題的驚悚片」,而就是一部「種族議題驚悚片」。而且,它直指種族議題的核心,而不只是討論「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史中的處境」。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推薦,可以先去看電影,因為接下來馬上會劇透。。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作者J. D. Vance是肯塔基州白人工人階級的後代,電影一直提到阿帕拉契人,感覺起來就像是美國的山民,生活貧困、但是純樸堅韌,是美國在拓荒時代留下來的民族性格。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作者J. D. Vance是肯塔基州白人工人階級的後代,電影一直提到阿帕拉契人,感覺起來就像是美國的山民,生活貧困、但是純樸堅韌,是美國在拓荒時代留下來的民族性格。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Thumbnail
簡介: 描述二戰結束後的1960年代,一群人在面對絕境、犯下滔天大錯時,以信仰祈求獲得救贖的故事。 
Thumbnail
簡介: 描述二戰結束後的1960年代,一群人在面對絕境、犯下滔天大錯時,以信仰祈求獲得救贖的故事。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恐怖科幻片】一場人類的光復革命,揭穿當權者真面目,打破洗腦幻象,讓全人類覺醒,認知真相,但之後呢?人性又如何反應? ● 當電影用來說故事之洗腦效果::: ● 當電視進入傳統部落::: ● 當代哲學家齊澤克引用解讀::: ● 人啊!看到相真又如何?::: ● 你被洗腦定我被洗腦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恐怖科幻片】一場人類的光復革命,揭穿當權者真面目,打破洗腦幻象,讓全人類覺醒,認知真相,但之後呢?人性又如何反應? ● 當電影用來說故事之洗腦效果::: ● 當電視進入傳統部落::: ● 當代哲學家齊澤克引用解讀::: ● 人啊!看到相真又如何?::: ● 你被洗腦定我被洗腦
Thumbnail
本片「反美」意味濃厚,但罵起跟川普一樣爛的自家總統,可能又不僅僅只是一部殺美國傭兵的反美電影,更是反思地方民主體制的侷限,還可以延伸到後殖民、女性主義的面向。而小鎮村攜力反擊的景況,《七武士》感濃厚,也可連結到最近香港、伊拉克、智利的「無大台」社會抗爭。
Thumbnail
本片「反美」意味濃厚,但罵起跟川普一樣爛的自家總統,可能又不僅僅只是一部殺美國傭兵的反美電影,更是反思地方民主體制的侷限,還可以延伸到後殖民、女性主義的面向。而小鎮村攜力反擊的景況,《七武士》感濃厚,也可連結到最近香港、伊拉克、智利的「無大台」社會抗爭。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是一部單純用音效和運鏡嚇人的恐怖片,它指涉的層面從個體到家庭,從國家到世界,故事談論的寓意,放諸四海而皆準,下面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是一部單純用音效和運鏡嚇人的恐怖片,它指涉的層面從個體到家庭,從國家到世界,故事談論的寓意,放諸四海而皆準,下面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