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就是霸凌!談“強暴文化”是如何從兒童時期培養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空心二胡

你在小的時候,有沒有經歷過被小男生霸凌,或者是你見過小男生霸凌小女生的經驗呢?而當你們見過或經歷過的時候,多數長輩是怎麼評論這件事呢?是斥責這些小男生太惡劣嗎?還是總是用“他們只是喜歡你”敷衍你的不安,而讓你更感到無所適從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兒童男性暴力”的問題。

強暴的種子是什麼?

我們的社會總是用很多理由合理化男性暴力的問題。因為他喜歡你,所以他們用言語刺激你;因為他們喜歡你,所以他們偷你東西,或者是破壞你的私人物品;因為他們喜歡你,所以他們刺激你後還跑給你追;因為他們喜歡你,所以他們彈女生肩帶、言語性騷擾,甚至是肢體上的掀裙子或觸碰胸部,表達他們喜歡你,而無論他們的行為究竟是否真的出自於喜歡。

所以長大以後,我們的社會將可慾的性騷擾視為一種“對女人的讚美”;我們的社會將可慾的偷窺視為“看得起這個女人”;我們的社會認為女人慘遭性侵是“對女人的認可”;甚至我們的社會變態的認為女人因為可以被慾望而遭到跟蹤、騷擾、性侵,殺害,是一種受到男性認可的最高榮譽。

說到底,男性對女人的暴力文化,難道不是從我們孩提時期,就一直將對女性的暴力,美化為一種讚美,一種必須要自豪的事情嗎?假如我們的社會,一再的忽略女性的感受,一再的不承認女性本身的痛苦,那麼每當女人遭受男性暴力時,都要自我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暴力”,作為塑造這種暴力文化的一分子,你是沒有資格質問“為什麼女人不報警”;“為什麼女人不反擊”的!

女人在暴力底下,是失語的

所以當我們在提到兒童間的男性暴力時,我們談的是什麼呢?所謂的教育或道德甚至是性教育都很難解釋這些問題,而是這個現象的根本問題就是在於,我們的社會十分容許男性侵犯女性的性侵文化,所以我們從女童小的時候開始,就一直要小女孩忍受自己的身體界限被侵犯,一直要小女孩忍受自己的空間一而再被他人(尤其是男性)穿透的事實。

因此當我們在談到身體界限時,我們談得是什麼?我們談得是,是什麼原因讓女人從小開始就覺得自己沒有掌控空間的力量?是什麼原因讓女人在生活中感到自卑?是什麼原因讓女人走在街上有強暴焦慮?是什麼原因讓女人擔心自己即使處在女性甚至自己的專屬空間,還是讓自己覺得很不安全?

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從小就容許男人穿透別人的空間;是因為我們從小就將男性暴力視為“男子漢”氣質的一種培養,所以我們才會用“頑皮”取代小男孩霸凌小女孩的惡劣;我們才用“淘氣”代表小男孩惡搞小女孩的卑鄙。

所謂的頑皮和淘氣,應該是代表小朋友因為幼稚無知而不小心做出違反社會規則的一切事情,而不應該是將小男孩的有意為之,美化成一種“不小心”;美化成一種“無意間”。如果女孩子從小的時候開始,就失去對自己判斷的自信以及缺乏認真求助的管道,究竟女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有什麼底氣,可以指控“男人很噁心,他們讓我很不舒服”?

防止性暴力,從娃娃開始抓起

因此,我們是時候要認真正視女人的感受——從小女孩的時期開始,我們就要認真看待女孩子的感受。女人覺得不舒服時,不應該指責她們“想太多”。也不應該讓她們在大環境的緘默之下,持續壓抑自己受暴的事實;而同時,當男人在施展暴力時,我們也不應該美化成“男人欣賞女人”。如果真的欣賞,請真的認真並善意的表達自己的欣賞,而不是使用暴力進行表達。

更何況,男人用暴力表達欣賞,真的是用“欣賞”的態度做這種事情嗎?

當我們在談反性暴力時,我們談得是什麼?我們談得是正視女人的感受,我們談得是不要美化男人的暴力。只有當社會真正正視女人的感受了以後,我們才能更進一步的制止性侵以及強暴文化的發生。否則光是只有在性侵案件發生以後,才在網路上義憤填膺,那麼這種鄉民的正義,究竟能讓受暴女性有實質上的幫助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太容易理解他人,卻常常因為這個理解,錯失了伸張自己受傷的權利。」 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有一種忍耐,在關係裡更難以清楚地劃分界線,因為傾向於為對方設想,因為想要維護關係的和諧,比起自己被傷害的可能,更害怕拒絕或是誤解他人而引發被攻擊的可能,甚至造成對他人的傷害......
Thumbnail
──「我太容易理解他人,卻常常因為這個理解,錯失了伸張自己受傷的權利。」 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有一種忍耐,在關係裡更難以清楚地劃分界線,因為傾向於為對方設想,因為想要維護關係的和諧,比起自己被傷害的可能,更害怕拒絕或是誤解他人而引發被攻擊的可能,甚至造成對他人的傷害......
Thumbnail
這是一篇MeToo長文,是我以女性的立場談自身遭遇過的某些性騷,還有這一切的起頭,從幼年開始,我所感受到:作為一名女性在這社會上,怎麼被期待、投射成一個性的承接者。我想傳達比較不一樣的聲音,作為從小會反抗騷擾的女生,自覺這靠的是她的性格本能,不是社會文化的教育。 我也想跟你聊我曾提出告訴的性騷經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MeToo長文,是我以女性的立場談自身遭遇過的某些性騷,還有這一切的起頭,從幼年開始,我所感受到:作為一名女性在這社會上,怎麼被期待、投射成一個性的承接者。我想傳達比較不一樣的聲音,作為從小會反抗騷擾的女生,自覺這靠的是她的性格本能,不是社會文化的教育。 我也想跟你聊我曾提出告訴的性騷經驗。
Thumbnail
我希望有更好非受害者角度去陳述,讓這一切看起來不像說教。但就跟怎麼不讓性平事件發生一樣,我想不出來。 我也希望這篇文看起來不像要製造性別對立,然而對立是我造的,還是引發性平事件的人? 總是有人在我想平等尊重時告訴我他不值得。
Thumbnail
我希望有更好非受害者角度去陳述,讓這一切看起來不像說教。但就跟怎麼不讓性平事件發生一樣,我想不出來。 我也希望這篇文看起來不像要製造性別對立,然而對立是我造的,還是引發性平事件的人? 總是有人在我想平等尊重時告訴我他不值得。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時開始、又是什麼人教會我這樣行動的。一切是那樣自然,從我長大的過程中一磚一瓦建構起來。是啊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要把每個陌生人都當作潛在的罪犯?準確地說,每個陌生「男」人?又為什麼光是分享自己的恐懼,就會有(男)人不高興?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時開始、又是什麼人教會我這樣行動的。一切是那樣自然,從我長大的過程中一磚一瓦建構起來。是啊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要把每個陌生人都當作潛在的罪犯?準確地說,每個陌生「男」人?又為什麼光是分享自己的恐懼,就會有(男)人不高興?
Thumbnail
若青少年無法接觸性平教育和性教育,成人也不願意開放心胸和青少年談論性、戀愛,他們僅能從同儕、社群、A片、流行文化學習如何戀愛和做愛,便極有可能複製「男孩以『開玩笑、無法表達感受、禮讓、暴力』面對性和親密關係」與「女孩對性和親密關係議題保持沉默、避免被蕩婦羞辱」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若青少年無法接觸性平教育和性教育,成人也不願意開放心胸和青少年談論性、戀愛,他們僅能從同儕、社群、A片、流行文化學習如何戀愛和做愛,便極有可能複製「男孩以『開玩笑、無法表達感受、禮讓、暴力』面對性和親密關係」與「女孩對性和親密關係議題保持沉默、避免被蕩婦羞辱」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先講答案:這個讚美足以讓被讚美的人在他/她所身處的社會被貶低。 而且這個答案正是這些被性騷擾的人絕大多數是女性的主因。另外一個主因可能是男性對女性的態度平均和女性對男性的太度差異甚大,但此刻沒有要節外生枝。
Thumbnail
先講答案:這個讚美足以讓被讚美的人在他/她所身處的社會被貶低。 而且這個答案正是這些被性騷擾的人絕大多數是女性的主因。另外一個主因可能是男性對女性的態度平均和女性對男性的太度差異甚大,但此刻沒有要節外生枝。
Thumbnail
我知道這則新聞是透過一個基女粉專社會頭條一寶得知的,雖然乍看之下我又胖又醜看起來似乎跟這個法案沒有關係,但是因為曾經有很多非主流案例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來談談這件事情。
Thumbnail
我知道這則新聞是透過一個基女粉專社會頭條一寶得知的,雖然乍看之下我又胖又醜看起來似乎跟這個法案沒有關係,但是因為曾經有很多非主流案例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來談談這件事情。
Thumbnail
你在小的時候,有沒有經歷過被小男生霸凌,或者是你見過小男生霸凌小女生的經驗呢?而當你們見過或經歷過的時候,多數長輩是怎麼評論這件事呢?是斥責這些小男生太惡劣嗎?還是總是用“他們只是喜歡你”敷衍你的不安,而讓你更感到無所適從呢?
Thumbnail
你在小的時候,有沒有經歷過被小男生霸凌,或者是你見過小男生霸凌小女生的經驗呢?而當你們見過或經歷過的時候,多數長輩是怎麼評論這件事呢?是斥責這些小男生太惡劣嗎?還是總是用“他們只是喜歡你”敷衍你的不安,而讓你更感到無所適從呢?
Thumbnail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常常提到我以前到現在都有被霸凌的經驗,而事實上我在國中也有遇過跟我一樣被霸凌的女生,她在國三即將畢業的時候問我要不要找她“結盟”,她一直找班上被霸凌的人,希望我們“反抗”的樣子,但是她之後覺得我這個人很討厭,被霸凌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她罵我一頓以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Thumbnail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常常提到我以前到現在都有被霸凌的經驗,而事實上我在國中也有遇過跟我一樣被霸凌的女生,她在國三即將畢業的時候問我要不要找她“結盟”,她一直找班上被霸凌的人,希望我們“反抗”的樣子,但是她之後覺得我這個人很討厭,被霸凌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她罵我一頓以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Thumbnail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吵得沸沸揚揚,很多兩岸的性別議題關注者(特別是女的)對於這件事都會心有戚戚焉,如果要用一句話去總括兩岸性別議題女關注者的看法,她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女人常常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去接受那些顛覆我們從小所認知的性別觀”,簡單來說這些人的意思是,她們常常覺得以前
Thumbnail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吵得沸沸揚揚,很多兩岸的性別議題關注者(特別是女的)對於這件事都會心有戚戚焉,如果要用一句話去總括兩岸性別議題女關注者的看法,她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女人常常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去接受那些顛覆我們從小所認知的性別觀”,簡單來說這些人的意思是,她們常常覺得以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