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歷程】哪裡來的勇氣?我走上斜槓之路的契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為「Jacy的斜槓生活日誌」的第一篇文章,似乎該來說說我為何會辭掉正職工作、選擇走上斜槓這條路?而走過這3年多的斜槓人生,究竟又有什麼樣的心得?且聽我娓娓道來~~

話說從頭...

raw-image

2017年,應該算是我在工作、家庭、健康都面臨極大考驗的一年。工作方面,我在年初離開了待超過10年的公司,原以為可以脫離24小時LINE群組訊息響個不停、老闆緊急交辦任務從不停歇的高度情緒勞動與精神壓力,殊不知只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新公司的工作量雖然較之前減少許多,老闆也鮮少在非工作時間交辦事情,但公司內部的派系勢力和政治鬥爭,即便已盡力做到抱持中立、事事圓融置身其中,仍難以避免被貼上某某派人馬的標籤。

工作帶來的疲憊感除了工作本身之外,更來自於每天近2.5小時的往返通勤時間: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7點出門趕搭7:20的公車,"站"了1個多小時的公車(在台北,尖峰時段的大眾交通工具是很難有座位坐的)後,再快步走15~20分鐘到公司趕打9點鐘的卡;下午6點半離開辦公室後,再重複與上午相同的路徑,回到家中通常已接近8點。

一天24小時,扣除睡覺、吃飯、通勤、工作的時間(包含雖然人在家中、但腦袋還是得思考工作的事),當時的我,每天留給自己和家人的時間,應該剩不到3小時吧?長期處在身心忙碌、疲憊的狀況下,當時的我,甚至出現了焦慮、憂鬱症的傾向。

當年,我兒子即將要升幼稚園大班,但從一年前剛升上中班開始,身為媽媽的我幾乎每幾天就會接到老師打來"關切"的電話,關切內容不外乎是「上課的時候坐不住、老是神遊發呆」、「跟同學幾乎不互動,擔心他以後的同儕相處會有問題」、「學習狀況不佳,落後其他同學」...而每次的通話,總是在老師「您要不要帶他去評估(是否有過動或其他症狀)?」的"建議"中結束。或許是心裡仍有些許想逃避,加上查找、拜讀過一些資料後,自認兒子年紀還小,去醫院評估的準確性有待商榷,加上當時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積極作為。

老公的工作忙碌程度不在我之下,但因為公司離家近、工作時間較為彈性,因此接送兒子上學放學、幫兒子洗澡、買晚餐,或是當兒子有什麼突發狀況(ex.在學校發燒被退貨)時的緊急支援,都落在他的身上,當媽的我,似乎只剩下簽聯絡簿、陪兒子睡覺兩項功能。長時間因工作狀態缺席家人的生活,經過幾次的爆發和反思後,我發現真的不能再讓工作綁架我的人生,因此,我開始思考,有什麼方式可以陪伴孩子成長、多些心思和時間跟家人相處,又能維持基本收入且不與社會脫節?就這樣,我踏出了我的第一步....

從正職到多職,換來更多自由與成就感

raw-image

在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後,我放棄了旁人眼中還算不差的薪資和職銜,開始了在家接案的工作型態。萬事起頭難,許多斜槓人或在家工作者在最初幾個月通常會面臨收入與過去嚴重落差的狀況,而我真的蠻幸運、也相當感恩的是,剛好就在我即將辭職的前一個月,有朋友找我合作一個小型行銷專案,過去的同事也剛好有政府標案相關的作業要外包,所以我幾乎是無縫接軌,只不過工作的地點從辦公室變成了家裡。

雖然從「在固定公司做著正職工作」轉變成「在家中做著多份不同業主外包的工作」,看來只是工作場所上的改變,但對我的生活、心態真的是產生相當大的變化。

時間的自由

首先,最顯著的感受是可利用的時間變多了!

在家工作除了省下往返通勤的時間(以我的例子來說是每天2.5小時),另一個減少的是"非必要"、"無效"的會議。我離開正式職場的前兩份工作都是行銷主管兼董事長幕僚,因此大大小小的會議,無論是否與我直接相關,我幾乎都得參與,偏偏這類會議往往既冗長、效率低又無法產生結論,浪費時間不說,更是排擠了原本該處理的事務。

接案的工作型態雖然仍不可避免需要外出與業主開會,但因為會議的目的明確、時間有限,雙方在會議過程中就會想辦法有效討論、充分聚焦,會議後若仍有事項待釐清,透過LINE、Meet等線上通訊軟體就能達到即時溝通的效果,這樣有效率的做事方式真的太合我意了!

不用每天早早起床趕公車,我多出了幫小孩準備早餐、送小孩上學的時間;為了在小孩回到家後能有時間跟他相處、互動,我規定自己盡量在小孩回到家前將工作處理完,若真的有處理不完的工作,就等小孩上床睡覺後再開電腦作業,反正如果前一晚加班,隔天送完小孩上學後再回家補眠就好...能夠自由運用時間的感覺,真好!

選擇的自由

在過去20年的職場生涯,我發現很多時候的選擇,並不是自己心甘情願做出的選擇:當員工時,你的工作內容是主管和老闆幫你決定的,要你負責哪個專案、哪個客戶、達到什麼樣的KPI,你就得照做,沒有Say No的權利。展開斜槓的多職人生後,我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狀況、時間,以及業主的需求、條件、預算,決定是否要接下該份外包工作,只要一開始把範圍定義清楚,絕大部分業主不會像正職雇主一樣,認為"我有付你薪水,所以我的要求你全部都要照辦!"

我這3年來接的工作,有不少是我的前公司、前前公司...外包的案子,因為我已經不是公司員工的身份,所以當我基於某些考量不得不拒絕一些他們想委託給我的案子時,前老闆/前同事們並不會因此心生怨懟,若換作是之前還在公司上班時,即便自己極度不想做的事情,還是會被迫硬吞下來,這樣的差別真的很大。

發掘自己的潛能,成就感UP

雖然自己可以選擇哪些案子想接、哪些不接,但有時迫於經濟考量,會有需要自我挑戰的情形... 怎麼說呢?因為我過去的工作經驗和背景較偏行銷、規劃、Pre-sale,斜槓第一年接的工作類型也多半與此相關,像是FB社群經營、網站營運、寫政府標案、寫計畫案...,但慢慢地,這類案子有變少的趨勢,所以當有其他案型找上門時,除非是工作內容太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否則我都是抱持著不自我設限的心態去多嘗試。

細數下來,我接過的案子/工作還真是五花八門:幫留學代辦做英文文件、網站建置規劃、系統案專案經理(PM)、系統分析(SA)、輔導顧問、活動企劃、主持人、講師...,其中不乏初次嘗試的類型,像是要畫prototype、跟工程師溝通的系統案相關工作,真的是相當燒腦,但當專案完成、系統順利上線,那種成就感真的是不言可諭。

斜槓人生on going

raw-image

現在的我,既是一個半職媽媽,也是FB小編/網站代營運者/專案經理/規劃顧問/講師/專業寫手,多重的身份讓我的生活忙碌且充實。在這段期間,許多人問過我一個相同的問題:「你會想回企業上班嗎?」我給出的答案都是「NO」,而且一年回答得比一年堅定。

斜槓人生對我而言,雖然有著收入不固定的風險,但收穫了陪伴孩子成長的寶貴時光與回憶,也讓我知道,即便年過40脫離典型職場,自己仍是有無限可能,不用因為怕離開公司就會失業而忍受超時工作和情緒壓力,不用每天自我安慰"算了!不要計較,至少公司有付我薪水...",而是能更有尊嚴地選擇自已的工作。

我也很感激過去20年來、認真工作,從過程中不斷學習成長的自己,因為從過去每一份工作中累積的專業和技能,都成為我現在能獨立作戰,並持續在斜槓之路堅持下去的能量。我相信,未來的企業將更能接受非正職、遠距的工作型態,而斜槓、多職也將成為職涯趨勢,讓我們一起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y的斜槓生活日誌的沙龍
12會員
9內容數
2023/09/11
去年工作稍有空檔的時候,恰巧接到個朋友的訊息想請我幫忙:他的小孩小安大學剛畢業,想去英國念研究所,請過往有留學經驗的我提供些建議,而我陪小安準備留學申請的過程中,發現現在的留學代辦服務跟我10多年前接觸時有頗大的不同,藉由這次機會將我觀察到的重點記錄下來!
Thumbnail
2023/09/11
去年工作稍有空檔的時候,恰巧接到個朋友的訊息想請我幫忙:他的小孩小安大學剛畢業,想去英國念研究所,請過往有留學經驗的我提供些建議,而我陪小安準備留學申請的過程中,發現現在的留學代辦服務跟我10多年前接觸時有頗大的不同,藉由這次機會將我觀察到的重點記錄下來!
Thumbnail
2023/07/05
以接案為主要型態的工作者,最怕遇到案量不穩、收入銳減的“枯水期”。那種擔心隨時會斷糧的恐懼感和壓力,該如何事前避免?如果不幸遇上了又該如何因應和調適?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建議可以從日常消費、資產管理和心態調整三個面向著手。
Thumbnail
2023/07/05
以接案為主要型態的工作者,最怕遇到案量不穩、收入銳減的“枯水期”。那種擔心隨時會斷糧的恐懼感和壓力,該如何事前避免?如果不幸遇上了又該如何因應和調適?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建議可以從日常消費、資產管理和心態調整三個面向著手。
Thumbnail
2020/10/17
不曉得大家對主持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咬字清晰、口若懸河、台風穩健、外型亮眼... 上述這些特質,如果先天上較為缺乏,靠後天努力其實也可以加強。
Thumbnail
2020/10/17
不曉得大家對主持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咬字清晰、口若懸河、台風穩健、外型亮眼... 上述這些特質,如果先天上較為缺乏,靠後天努力其實也可以加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看這個標題就不由自主的想先來個聲明,我認為身為一個媽,無論妳的簡歷裡有多少個經歷,風光的、不風光的、人盡皆知的、講不出口的⋯這些其實都只是在增加妳人生的「寬度」,而只有「母親」這個角色,會讓妳不斷的往內心裡鑿出個「深度」,就像一輩子一定要往妳的內心走出條高速公路,但它沒有交流道...
Thumbnail
一看這個標題就不由自主的想先來個聲明,我認為身為一個媽,無論妳的簡歷裡有多少個經歷,風光的、不風光的、人盡皆知的、講不出口的⋯這些其實都只是在增加妳人生的「寬度」,而只有「母親」這個角色,會讓妳不斷的往內心裡鑿出個「深度」,就像一輩子一定要往妳的內心走出條高速公路,但它沒有交流道...
Thumbnail
不今年五月底,離開了曾是生活重心的工作,那份我曾經熱愛到願意不眠不休的工作。 疫情造成的不安與孩子停課是離職原因之一 長期的家庭與工作無法平衡是離職原因之二 身心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是離職原因之三 公司的紛紛擾擾是離職原因之四 最後我心灰意冷決定先離開,任憑老闆說好說歹我都要走,走得決絕。
Thumbnail
不今年五月底,離開了曾是生活重心的工作,那份我曾經熱愛到願意不眠不休的工作。 疫情造成的不安與孩子停課是離職原因之一 長期的家庭與工作無法平衡是離職原因之二 身心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是離職原因之三 公司的紛紛擾擾是離職原因之四 最後我心灰意冷決定先離開,任憑老闆說好說歹我都要走,走得決絕。
Thumbnail
我之前這篇文章有提到,十年前我有一份穩定但乏味的工作,已經作了三年多,那時我舉棋不定,不知該不該捨棄這種如溫水般的生活,溫暖但吞噬人心。 好不容易找到了新工作,主管也因為我的學經歷,給了我不錯的起薪。我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一心想著好好作,我要在這裡重新開始。 沒想到,這份工作,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我之前這篇文章有提到,十年前我有一份穩定但乏味的工作,已經作了三年多,那時我舉棋不定,不知該不該捨棄這種如溫水般的生活,溫暖但吞噬人心。 好不容易找到了新工作,主管也因為我的學經歷,給了我不錯的起薪。我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一心想著好好作,我要在這裡重新開始。 沒想到,這份工作,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今年2021年的過年前,因為一件事,讓我認真思考,是否該轉職?或者有機會在職創業? 在反覆問自己很多次之後,我找出了我的需求。 我需要在職創業,我的原則是:一、不能影嚮我目前的工作,二、我的創業須每個月有穩定收入,於是我開始了我的斜槓創業。 在設定斜槓創業的大方向時,我考慮到自媒體的需求,於是我就去
Thumbnail
今年2021年的過年前,因為一件事,讓我認真思考,是否該轉職?或者有機會在職創業? 在反覆問自己很多次之後,我找出了我的需求。 我需要在職創業,我的原則是:一、不能影嚮我目前的工作,二、我的創業須每個月有穩定收入,於是我開始了我的斜槓創業。 在設定斜槓創業的大方向時,我考慮到自媒體的需求,於是我就去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作為「斜槓生活日誌」的第一篇文章,似乎該來說說我為何會辭掉正職工作、選擇走上斜槓這條路?而走過這3年多的斜槓人生,究竟又有什麼樣的心得?且聽我娓娓道來~~ 話說從頭...
Thumbnail
作為「斜槓生活日誌」的第一篇文章,似乎該來說說我為何會辭掉正職工作、選擇走上斜槓這條路?而走過這3年多的斜槓人生,究竟又有什麼樣的心得?且聽我娓娓道來~~ 話說從頭...
Thumbnail
斜槓,這個這幾年來很常被使用的字眼。用在我身上真是再好不過了。 我的人生超級斜槓,可能跟我的不安感有關,也可能跟我生病有關,更可能是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了吧?這樣的想法。 原來斜槓這回事和年齡沒有關係,和其他條件也沒有太多關係,一切只看個人的心態,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斜槓,這個這幾年來很常被使用的字眼。用在我身上真是再好不過了。 我的人生超級斜槓,可能跟我的不安感有關,也可能跟我生病有關,更可能是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了吧?這樣的想法。 原來斜槓這回事和年齡沒有關係,和其他條件也沒有太多關係,一切只看個人的心態,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真的非常孤獨。 你必須,心理素質要夠強、夠了解自己、夠想過自己的人生、夠能忍受孤單和挫折,才能繼續下去。還不保證成功。
Thumbnail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真的非常孤獨。 你必須,心理素質要夠強、夠了解自己、夠想過自己的人生、夠能忍受孤單和挫折,才能繼續下去。還不保證成功。
Thumbnail
自從開始自營工作者的身分,一路走來果然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
Thumbnail
自從開始自營工作者的身分,一路走來果然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