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從小內向害羞、一被老師點名起來唸課文就皮皮挫的人,小學時短暫地上過幾堂演講課,對我的發音、咬字、口條方面確實有幫助,但「站在台上」這件事是我難以突破的罩門,甚至到了大四要發表畢業專題時,我站在台上都還是兩腿發軟,帶著顫抖的聲音勉強過關。這樣的我,從未曾想過有一天會從事主持工作,站在台上、面對上百人說話,而且還要掌控活動流程及現場氣氛,究竟這樣的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觀察+實作,誤打誤撞走上主持之路
不曉得大家對主持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咬字清晰、口若懸河、台風穩健、外型亮眼... 上述這些特質,如果先天上較為缺乏,靠後天努力其實也可以加強。以我個人來說,發音和咬字在小時候有打好基礎,但說話的流暢度、用字表達的準確性、台風...等等,都是從工作當中的訓練和經驗累積而來的。
觀察期: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
我人生中最頻繁接觸主持人的時期,是在公關公司工作的那幾年,因為公司負責的客戶/品牌不少,承接的活動類型也相當多元,包含記者會、產品發表會、研討會、論壇、消費者活動、展覽...,我們會根據不同屬性的活動和客戶需求,去挑選適合的主持人。通常公關公司會根據活動流程先擬好講稿,讓主持人對整體活動有概括的了解,知道什麼時間點要做什麼、說什麼,主持人再根據公關公司提供的講稿,修改、潤飾成自己的版本。
因為要寫講稿,所以我必須"假裝"自己是主持人,模擬自己在現場要如何串連流程、引導來賓或台下觀眾進行活動,寫完講稿後還要反覆試念,確認用字是否妥適、語句是否通順。在每一次的活動現場,我也會從旁觀察主持人的臨場表現,"偷學"幾招,當時的出發點只是好奇,沒想到這些經驗在日後居然會派上用場。
實踐期:為了生活,硬著頭皮也要上
離開公關公司後,我嘗試了人生第一次無正職、光靠接案維生的工作型態,回頭看看當年那個看似樣樣通、實則樣樣鬆的自己,真不知哪裡來的勇氣。當時除了跟之前工作相關的廣編稿、文案、翻譯、活動企劃外,居然也有些朋友開始找我主持小型的活動,一開始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雖然辦過上百場活動、寫過主持人講稿、也在活動彩排的時候代替主持人re流程,但我的正式主持經驗幾乎是0!不過,當時的我真的很需要收入,所以就硬著頭皮接下了工作。
第一次上台前,我不知在家順了多少遍的稿子、對著鏡子練習、觀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是否自然得體...,活動當天,我緊張到吃不下東西、也不敢喝水,就怕中途想上廁所。所幸,我的主持初體驗得到的迴響是正面的,讓我更有自信繼續挑戰不同型態的主持工作。
後來回歸正職職場後,不知為何,公司對內和對外的活動,我都相當榮幸(?)地被指定擔任主持人,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從一開始還會有點緊張、害怕,幾年磨練下來,即便是臨時被cue上台也能正常發揮了。
主持基本功和事前準備
主持人在整場活動中的最大功用,主要是串連起每一段節目和流程,讓活動能夠順暢地進行。很多人會把「主持人」和「司儀」視為相同的角色,但我認為,主持人的工作內容和須具備的能力,比起司儀要複雜得多:「司儀」的工作是如禮行儀地照著活動流程,在正確的時間介紹正確的來賓、進行正確的內容,目的在於掌控活動的時間,以及讓每個流程中間不會有空白的斷點。「主持人」則是除了上述司儀要做的事情外,還必須視現場的狀況、台上台下的反應,適時地緩和/熱絡氣氛、製造互動機會,甚至需要應業主要求臨時調整流程。
主持人必備的三項能力
想成為一個稱職的主持人,至少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包含:
- 口條: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要當主持人,可不是只要會說話的都行!發音、咬字是否正確清楚,口語是否能正確、流暢地表達想傳達的意思,還有音調(聲音品質)是否讓人聽起來是舒服、沒有壓力的?
- 儀態:主持人不一定要是俊男美女,但至少打扮過後的"賣相"不能太差,有些活動會要求主持人穿著正式服裝或特殊裝扮(我主持過一場動漫祭活動,被要求要cos動漫角色,算是至今遇到最特殊的主持經驗....),所以身材管理也是主持人須具備的職業道德。
- 應變能力:根據莫非定律,活動現場通常會有突發狀況,以我個人的經驗,音樂或影片放不出來(軟硬體設備故障)算是基本狀況,該來的來賓沒出現、沒邀請的來賓臨時到場還要上台致詞、表演團體出包、台下小貓兩三隻還要營造熱烈互動...,如何面對這些臨時狀況,讓活動能順利進行,可說是對主持人功力的大考驗。
事前準備不能少
接下主持工作後,可不能只是坐等活動當天上場就好,有些資訊需要事先確認,前置的準備工作也要逐一展開:
一、確認活動內容
- 活動日期、時間、地點
- 活動主題、目的、形式、規模(人數)、參加的對象
- 業主/主辦單位的產業、背景
- 與會來賓的身份、背景
二、了解需求
主辦單位對活動、流程、主持人有何特別的期望?例如:想要呈現比較正式、專業的形象,或是希望營造活潑、熱鬧的氣氛。有沒有什麼禁忌或特殊要求?
三、確認活動流程
大部分的主辦單位會自行規劃好初步的活動流程,也有少數業主會希望主持人能協助設計流程,這部份在一開始接案的時候就要談清楚雙方的責任、分工。一般來說,一場活動的流程通常包含正式開始前的暖場、開場(表演)、來賓致詞、主要活動/議程、ending,主持人必須事先知道哪個流程會有哪些人要上台?表演的內容?出場及致詞的順序?特別要注意的是重要人物的頭銜、姓名千萬不能搞錯,不然可是會讓現場瞬間尷尬、也讓主持專業大大失分。
四、確認講稿、製作手卡
不管是主辦單位提供、或是主持人自行撰寫講稿,通常都會需要幾次的修飾、潤稿,等版本較為確定後,我個人的習慣是會製作成手卡(如下圖),方便現場提詞用。
五、根據需求準備適合的裝扮
要從事主持這項工作,衣櫃裡頭最基本要有深、淺色各一套的正式服裝,如果是記者會、研討會、論壇...這類比較正式的場合,通常主辦單位會要求主持人穿著套裝。若是比較活潑的消費者活動、消費品牌產品發表會...等,可能會需要配合企業色和產品的色系,穿著洋裝或輕便的服裝。不管如何,一定要事前跟主辦單位溝通、確認好活動當天的服裝造型,我通常會挑選2套、拍照讓業主確認,比較不會因為認知落差而出錯。
六、提前到場參與彩排
主持人是活動當天引導流程進行的重要角色,所以必須要提前到現場了解場地的配置和人員移動的動線,並且測試麥克風、音響、燈光、螢幕等設備是否可正常運作。此外,一定要針對全場的流程進行彩排,目的在於讓主持人跟場控、音控、燈控等工作人員確認彼此之間配合的方式,像是在主持人講完哪句話之後要開燈、下音樂,在哪個時間點要播放影片...等等。
主持人的2要、2不要
想要成為全方位的主持人,個人覺得只要掌握「2要、2不要」的原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
- 「要」多練習: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什麼工作是不經過練習,就能立即上手的。主持人最根本的能力是口語表達和咬字發音,這方面可以透過經常朗讀來訓練。
- 「要」多觀察:就像我的主持養成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觀察專業主持人如何主持、如何控場、如何臨機應變,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長處與風格,透過觀察的過程,也能幫自己找出未來的定位。
- 「不要」怕:我個人覺得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其實都具備成為主持人的潛力,只是看你"敢不敢"上台。在跨出第一步之前告訴自己「不要怕」,把台下的人當成一顆顆的西瓜(這是我小學演講老師教我的...),多嘗試幾次後,你會發覺你越來越不害怕、也會越來越有自信!
- 「不要」喧賓奪主:主持人雖然是貫穿整場活動的靈魂角色,但千萬別忘了,活動的重點是在業主、主辦單位,或是主辦單位邀請的來賓身上,主持人不要打扮得太過醒目,更不要未經同意地脫稿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