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打電動也能賺錢:如何成為遊戲實況主?
課程評價:☆☆☆★★
本來只想給一星,看在拿鐵真的很認真的份上,再加一顆星好了。
為什麼會選讀這個課程的原因...
從8月開始對Youtube有興趣,先不說靠Youtube賺大錢發大財,這目標真心遙遠,就從近一點的,小一點的目標開始說起。
問題一:利用Youtube賺錢的可行性如何。
以小船的說法來看,應該是還有賺錢的機會,但能賺多少,不知道 ╮(╯_╰)╭
問題二:頻道主題、定位、發展方向。
原本還在猶豫該選哪個,一個是遊戲,另一個是手作,但不管選哪個,事前功課還是得先做好。
Youtube經營:小船的課程內容真心多,終於在中秋連假的最後一天看完啦,大家都在普類,只有我在拚死學習,哀桑 (;´༎ຶД༎ຶ`)
手作教學:沒有找到錄製手作教學的相關課程,所以先放著。
(如果大家有類似的課程可以推薦,請務必通知我,感恩 (✪ω✪) )
遊戲:偶然看到遊戲實況主的課程,仔細研究課程內容之後,雖然和我預想的方向不太一樣,但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所以也列入學習清單。
最近幾年上了不少課程,很多課程表面上看似內容豐富,但當你實際執行之後才會發現,問題很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如果你不是思維敏銳或者像我這種上過很多課的老司機,可能很容易就被糊弄過去,雖然知道有問題,但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遊戲實況主的課程終於完課,順手紀錄一下課後感想。
以下純粹為個人感想分享,有可能這個課程非常適合你也不一定。
課程目錄:
整個課程看下來,零零碎碎的講了不少技巧,但是感覺無法連貫。
適合對遊戲實況主完全不熟悉的人。
能夠對遊戲實況這個職業建立基礎的認識,但如果想通過課程內容達到講師那樣的程度,在實際操作時應該會遇上不少問題,不知道之後是不是會再推出更進階的課程。
線上課程我個人最在意的重點之一就是提問回復和線上交流,但這部分感覺像是被放生了。
最基本的問題回復,課程介紹上是說預計一周回復一次,但都已經兩週了,依然沒有回覆,可能是因為剛好遇到中秋連假的關係吧,猜測實際上的回復頻率可能是一個月一次或者更久?
在購課之後,就申請加入了,應該也是將近兩周左右,但現在已經取消申請。
感覺很像是被放生的社團,管理員可能沒在管,連有人申請加入都沒發現,我自己覺得,裡面的討論應該不太多,就算有人提問,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回答,社團都是需要花很多力氣去經營的,而且成員數量太少,很難活絡得起來。
那麼,來聊一下吧。
如果你真的對遊戲實況主有興趣,或者想成為遊戲頻道的Youtuber,可能會遇上哪些問題呢?
以下是在看完課程後聯想到的問題,所以我覺得課程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幫助的,只是我更注重實用性和具體數字,不喜歡那種無法標準化的形容詞。
1.平台分析與推薦:對目前現有的各類平台進行具體分析和選擇建議。
具體的平台分析是指,每個平台最熱門和最容易經營起來的遊戲類別是什麼?
例如Youtube就是娛樂類別的頻道是最多人看,也容易衝訂閱數的,但缺點則是競爭非常激烈,且廣告收益較低。
其實平台上的觀眾偏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例如我都玩手遊或者端遊,萬一我選的平台上的玩家都是玩PS之類的家用機,那你的影片或直播大概也很難衝訂閱或觀看數。
選擇建議是指,如何依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平台?
這邊隨便舉幾個例子,例如...
A平台 - 必須天天上新影片或直播。
B平台 - 影片質量必須要很高,例如要做字幕、配音樂、剪輯流暢。
C平台 - 喜歡女主播嗲嗲的陪玩之類的。
D平台 - 喜歡主播技術流,高超的技術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廢渣,不看!
我相信各平台的主要客群應該都是有所偏向的,有各自的特色才有可能因為市場區隔不同而活下來,如果目標族群都是相同的,最後能活得也就只有一個。
就像現在除了連鎖超商,你還能在街上看到小雜貨店嗎?非常非常少了吧。
選擇最適合你的,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做白工,要是我選了C平台,那真的是在浪費時間好嗎?就算能夠勉強經營得起來,但花的時間和心力一定會比適合你的平台多很多。
2.設備:針對可能使用到的器材依據預算不同有詳細的分析
像是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頻寬速度,如果頻寬速度太慢的話建議升級到哪個網路方案?
針對剛入門、初階、中階、高階的不同預算,有哪些方案可以參考,優缺點如何?
家用機和手機遊戲需要用擷取盒,擷取盒的建議、介紹、操作,像這一類可能會使用到的周邊器材設備等。
手機遊戲還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可以用模擬器,各類型的模擬器也非常多樣,但這部分不但沒有根據各廠的模擬器進行優缺點分析,甚至連模擬器都沒有提到。
3.宣傳:廣告預算建議和操作
達到一定訂閱數之後,建議開設粉絲專頁,也可以打廣告,這裡的一定訂閱數是多少?
廣告如何操作,廣告預算多少才適合?
如何判斷廣告成效好或不好?
什麼時候需要追加廣告預算?
什麼時候廣告應該停止投放,避免浪費錢?
嗯,非常多的問題呢,這是在說我自己。
4.和別人合作
想要邀約信範本啊!
雖然有提供書寫邀約信的要點講義,但我相信更多人應該是想要直接看到邀約信範本,不論成功或者失敗的範本都想看看,有具體的信件內容和格式,遠比單純的文字重點摘要更容易理解吧。
不論是你想找別人業配還是別人找你業配,業配的費用是否有標準可以參考?
是否需要簽約?
簽約有什麼注意事項?
5.現有各經紀公司的優缺點分析
因為經紀公司特點不同,需要依照自己實際情況和能力選擇適合的經紀公司,才能夠幫助自己成長。
課程內有提到的重點有三項,算是一個判斷的基準
》為什麼你會需要經紀人
》經紀人選擇實況主的條件
》經紀公司負責的工作內容
但沒有提到目前現有的經紀公司有哪些?
現有經紀公司各自擅長的方向或類型是什麼?
現有經紀公司各自的優缺點又有哪些?
還是要靠自己去找。
6.完整而具體的實況生涯規劃
這其實應該是貫穿整個課程的主軸核心,能夠讓人Step By Step地跟著做。
從一開始依據自己喜歡的遊戲類別、遊戲平台、更新頻率等屬性選擇適合的直播頻道。
將各項數值標準化,例如訂閱數多少,觀看數多少或者其他具體有參考價值的標準和數值。
每個階段的標準是什麼,達到什麼標準之後,就可以再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7.其他的問題
如何判斷是否可以將遊戲直播主當成正職工作?
例如一開始零基礎的情況下,大約需要多久可以靠這個有收入,舉例最好和最糟的情況以及如何設置設立停損點。
我真心覺得如何設置停損點比什麼都重要。
有時候替自己留一條後路是很重要的事情,孤注一擲,萬一全盤皆輸呢?我這人就是悲觀主義,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會將最糟的情況都想過一遍,確定就算最糟的情況發生,我自己也能夠承受之後才會去做,因為我沒有毫無顧忌揮霍的本錢。
或許你會說別人都可以都可以將實況主做得風生水起,你當然也可以,不留後路反而更能逼自己發揮所有潛力。
倖存者偏差啊,孩子。
不要只看到檯面上這些光鮮亮麗的實況主,檯面下沉戟折沙的有多少,誰會知道?誰能看到?
當你的收入無法養活自己,甚至連活下去都很艱難時,你要如何養活你的父母?我相信能夠一直全職當實況主的人,背後必然有人在默默金援和支持,可是他們不可能一直養著你,萬一你一輩子都做不起來呢?
以台灣的環境來說,只要超過35歲,基本上就已經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即使能找到,多半也都是一些將員工當免洗用的環境,未來的環境只會更加嚴酷,適者生存,這就是個如此殘酷而又現實的社會。
所以,在我看來,做任何事情,設置一個停損點,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停損點,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不會被人給溫水煮青蛙,不要等到最後發現情況不對,想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逃。
當然,這就是一個七年級生的碎碎念,如果你是個富N代,那完全可以無視。
幾年前曾經偶然看過一篇文章,電競選手的崛起與沒落,以第一人稱方式述說(剛剛有想去找,但實在找不到,畢竟是好幾年前的文章了....)。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他意氣風發成為正式選手站在台上接受大家的讚揚與歡呼時,偶然看到前輩(原本是正式選手,後來變成候補選手,再後來就被踢出電競戰隊了)站在台下默默流淚的樣子,他不懂為什麼,心裡或許冷漠還有些譏嘲,覺得都是前輩自己不夠努力。
但是當幾年後,輪到他站在前輩的位置,看著新一代電競選手取代他的位置,站在台上時,看著台上青春洋溢,自信滿滿的新人,他終於明白當時前輩的心情,而此時的他即將被踢出電競戰隊,盤點他現有的技能,除了會打遊戲,一無所長,剩下的就是因為長年累月打遊戲所積累下來的一堆職業病。
職業病有哪些,我也忘記了,大概就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好像手部有問題,還有長期在冷氣房內練習技巧,所以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的樣子。
有點哀桑的故事,當初看到時,我也是滿震撼的,這些都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的故事,只記得是從老闆發的廢文堆裡挖出來的。
並不是說實況主不能做,只是在做任何事情和決定之前,請先想好後路,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啊。
以上分享僅為個人心得,但感受這種東東十分主觀,或許課程不適合我,但適合你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