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芝加哥七人案》—被決定的世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莫名其妙七點醒就把這電影看完了,當然在看之前必須先查評價,IMDB 8,爛番茄都是9,當然就看下去。(不過這兩個也未必準,因為同樣是 Eddie Redmayne 主演的《丹麥女孩》在Imdb 也有7,爛番茄分別是6、7,但這部簡直爛得要死,要形容爛得程度大概跟《返校》相似。理由就是在《返》電影中相較於遊戲中的鬼差,直接把帽子放上國民黨徽,以前繞耳的台詞:「你是忘記?還是害怕想起來?」就像衛教片一樣告訴觀眾:「要記得!要記得!要記得!」那這跟威權時期電影前要放國歌告訴你:「要愛中華民國!要愛中華民國!要愛中華民國!」有什麼差別。而《丹》裡頭的 Eddie 演得很用力,就很不自然。這還其次,主要是導演的鏡頭很明顯,就連我這外行都知道他要呈現「男性凝視(Male Gaze)」,這一點都不是暮鼓晨鐘,反而是惱人的飛蠅一直讓人出戲)

括號比本文還長?

言歸正傳,這部片讓我想到《When They See Us》,講述中央公園被種族審判的五位黑人,都是很棒的作品,而芝加哥七人的審判則牽涉到政治審判,裡頭一個對白很有趣,被告之一的 Abbie 說:

「這是一場政治審判!」

律師William Kunstler 說:

「只有民事審判跟刑事審判,沒有政治審判!」

但是隨著案件的進展,在台面下的公訴人以及被司法部長指示要用前先迫害黑人言論自由的法規來起訴這七人等即便被撇除在外,但是在檯面上可見的是審判庭的極端不公正。

起訴事實是被告等人共謀煽起暴動,但實際上被告分屬不同的組織。(若非同組織,如何共謀?)

而法庭從頭到尾對於被告這方十分的不公正,包括讓黑豹黨員Bobby Seale 從頭到尾無法有律師被代表、也無法詰問證人、甚至在主張自身權利時被法官下令法警帶到後方上銬並以布巾塞到嘴裡(不人道),同時對於辯方的異議(包括對法庭的程序不合法,以及檢方的詰問不合法)全數予以駁回。

這讓律師Kunstler也說:

「從來不覺得有政治審判,但這場審判例外。」

結論是,Seale 是無效審判讓被告剩下7人,雖然最後對於被起訴的罪名都是無罪,但都因被起訴藐視法庭罪而被判刑,不過後來這個結論都被推翻,Luckily。

我們對於三權(孫文的五權是自創,不用說了)分立當作是天經地義,就像我們擁有權利以為是「天賦人權」,不,是人賦人權,甚至人權是人造的。三權也並不是分立,那只是從洛克到孟德斯鳩的理論建構,就像社會契約現實上從來不存在,證成社會契約的前政治社會狀態-the state of nature(自然狀態)也是虛構。司法被認為「應該」要獨立於行政與立法之外,但最早最早的分立中司法是被歸類在行政之中。我們創造出它們的區別就像我們創造出善惡,但法律既然是國家定的,執法者的司法與執法者的行政不同樣都是執法(Enforceforcement of the Law)?

換句話說,在主權的彰顯上司法與行政是同樣的,只是我們後見地把他們區隔出定性,但在《芝加哥七人案》中我們就能看見法官同樣也是官員,不要忘了他身為公務員的本質。更尤其在不同法系的普通法制下法官的裁量空間更為寬廣,甚至美國是當頭的民主自由國家,但我們也能發現即便在這裡司法也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公正(The Justice is not so Justice as we Expected.)。

律師的角色在裡頭也被彰顯,當全世界都與被告敵對時,律師是唯一與當事人站在一起的,這個案件中幸運的是全世界是站在被告這方,但這並不是常態。被告的等人的訴求是和平抗議、反越戰(抗議現場甚至有女性被脫衣蕩婦羞辱,或是警察要施暴時先摘掉警徽與名銜,這些事情在今日都還在發生),但當與政府要縮緊管制時的政策相悖,他們就被選上作為獻祭的替罪羊,但為了恢復秩序,這個國家需要以什麼為代價?自由?民主?司法獨立?憲法保障的律師權利?被告詰問證人的權利?為了秩序所必須犧牲的憲法基本權利程度、種類、數量,將會決定這個國家的性質究竟是專制又或者是自由。而即便是自由世界的領頭羊如美國,也有這樣的(黑)歷史,就如同五零年代的麥卡錫主義也曾經箝制言論自由這個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權利。

在這裡我們會發現,我們以為司法是司法,政治是政治,但實際上,司法就是政治,每一場審判都是政治審判。對於反戰行為與國家政策的悖反?這是政治。對於酒駕危害公眾秩序為了安撫民心而加重刑度?這是政治。對於隨機殺人案速審速決?這是政治。就連偷便利商店麵包而司法必須宣判罪刑以維持整個法律制度,這些全部都是政治。我們無法逃離,這個世界不論在物理還是文化層面上都沒有未開化之地,全球化代表的不是欣欣向榮的花花世界,而是四處被政治給包籠由不得你。我們以為我們自由,我們以為我們有選擇,但我們從根本就沒有選擇處不處在政治社會之中,自由只是我們的幻想,自由意志只不過是我們用來斷罪所需的正當化說詞。
source:https://www.houstonpress.com/arts/things-to-watch-the-trial-of-the-chicago-7-11498707
80會員
37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存在於心中的信念在經濟衰退時,社會特別容易出現動盪。除了經濟因素,便是政府政策最會影響人群。社會不穩,筆者相信沒多少人會喜歡看到。當我們看到社會不同群體出現示威,甚或社會運動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深思過這個局面是因為甚麼原因而出現呢?
Thumbnail
avatar
沒有名字的桃子
2021-07-24
【影評】《正宗哥吉拉》正如人性矛盾的兩極化評價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哥吉拉」,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放大版的恐龍,而恰好我小時候又是一個恐龍迷,從此之後便成為「哥吉拉」的忠實粉絲。在我看《哥吉拉》系列作最期待的時刻,就是每當背景BGM響起的時候,你就知道主角要出現了,如果一部哥吉拉電影,戰鬥場面或是破壞鏡頭太少,似
Thumbnail
avatar
CapsuleFilm
2021-06-24
要相信你身邊的爛人都會被一個神祕的殺手處理掉——《幸福加奈子的快樂殺手生活》這部由於是搞笑漫畫,加奈子殺的都是那些日常生活所見的討厭之人,例如黑心壓榨下屬的黑心公司的上司、隨便評判路過女性的渣男、滿員電車上的癡漢等等這類人,每次加奈子下手的時候都會讓人忍不住說句:「好耶!」 雖然殺人在道德意義上是NG的狀況,不過悄悄期待爛人通通被一個神秘殺手處理掉這件事並不犯法哦。
Thumbnail
avatar
涼柚
2020-11-22
默默影評|《福島50英雄》人類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渺小2004 年的你幾歲呢?當年的我們在還未從規模9.1的大地震反應過來時,南亞大海嘯緊接著到來,以奪走超過20萬人命的姿態告訴我們人類有多渺小。然而,在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外海發生規模規模 9.0 的大地震與隨之,大自然又一次的告訴我們,人類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渺小,我們仍然太過自大了
Thumbnail
avatar
Murmur
2020-07-19
革命中的人性問題─《我的左派哥哥》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Thumbnail
avatar
若無其事的活著
2019-05-06
《詩的女人》:將愛情加熱一再加熱的鮮魚湯 ∕ 熬煮到糊了焦了 ∕ 一再加熱的白米飯 ∕ 膨脹到熟了爛了 ∕ 聽!我的良人怎麼說
Thumbnail
avatar
鴿白妮
2019-03-31
最後催票──歡迎參加《卡住的世代,如何樂活不到 22K 的人生》<p>9月13日晚上的對談,你報名了嗎?(請注意,因颱風關係,已延到9月18日晚上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舉辦)</p>
Thumbnail
avatar
施昇輝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