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永遠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對於在德國的學生來說,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租金上漲,以及令人絕望的看房人潮;對於家庭來說,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迫切面對的問題,就是是否在德國置產?以及在哪裡置產?而對於投資客來講,更是眼光銳利地盯著哪塊區域會擁有最好的報酬率;而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德國房地產也牢牢地抓住了每個人的目光。

德國房市長期供不應求
2015 – 2020年一片牛市的德國房地產
根據德國統計局指出,2020年Q2德國整體平均房價比去年上漲了6.6%,而即使今年Q1遭受了COVID-19的衝擊,德國房價仍舊堅挺,比Q1上漲了2%,而各大城市更是驚人,2020年Q2各大城市的漲幅(柏林、漢堡、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斯圖加特與杜塞道夫)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6%[1],可見剛需一直都在,因為疫情雖然少了看房,但卻不會因此打消了買房的念頭。然而這個漲幅有放緩的跡象。以公寓來說,2019年同期有7.9%的漲幅,在2018年這個數字有11%,即使如此,整體漲勢仍舊持續不斷,如果我們以2015年的價格為基準,可以看到這個不斷上升的曲線,2015年到2020年房價指數上升了36.2%,這個趨勢是相當明顯且驚人的,問題已經不是會不會上漲,而是每年漲多漲少的問題。

德國房價從2015-2020已上升36.2%
什麼因素支撐了德國房產?
主要有幾個大因素持續推升德國房產的價格。首先德國的經濟成長穩定但房地產價格偏低已有一段時間,我們看到飆漲的現象在近十年特別明顯。以德國首都柏林來說,如果以中位數做計算的房價所得比來看,柏林的表現比起世界一線大城市並不差(讓我們忽略令人崩潰的台北房價XD),且薪資水準也持續在增長[2],以德國的薪水其實是負擔得起德國房價的。所以不僅一般受薪階層開始買房,擁有大把鈔票的投資者更是趨之若鶩。

Source: Numbeo.com
第二項主要因素是供不應求。據房產上市公司Vonovia統計,在2016-2018年,德國七大城市只有71%的公寓需求被滿足而已,此外根據德國統計局的資料,已獲得建案許可但未完成的建案在2008到2018年間,從32萬套陡升到70萬套!除了房子蓋的速度不及需求增長速度,前幾年接收的100多萬難民以及每年約40萬的淨移入[3]也讓供給與需求的缺口擴大。
第三項因素是低利率以及穩健的經濟成長。依下圖為例,IRF (Initial Rate Fixation初始固定利率)不斷在下降。在2020年,不論是一年期、1-5年期、5-10年期甚至更長的貸款利率都有降低,從2019年2%上下到2020年的1%上下,相較於父母那一輩動輒4,5%以上的房貸利率,實在是非常優惠。連同先前提到較低的房價所得比,持續走低的利率使得一般民眾更有能力購置房產。

source: 德國統計局
低效率的公部門以及缺工影響了房地產開發
前述提到供需不足的問題,然而要加速供給創造並不容易。除了人口眾多的大城市缺少建築預定地,其他像是冗長的房產開發申請流程、不斷萎縮的房地產公部門[4]也都延緩了開發流程。即便好不容易跑完了流程,下一個障礙是嚴重的缺工。據統計建築工人在2009-2019年增加了30%,但同期的案量卻增加了3倍之多[5]。由於德國許多工人都來自邊境國家,在2020年疫情帶來的邊境管制則使得缺工的情形更加嚴重,再加上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的工人已屆退休年齡,這些結構性的因素提高了建築成本,也無可避免的降低了建築質量[6]。
政府打房措施
為了打擊飆漲的房價,德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像在2019年柏林推出了租金上限,將柏林的租金固定在2019年6月18日的水平,在大部分情況下五年之內房東不許提高租金,漲房租最快要等到2022年後。
此外在2019年底,德國也更改了租金指數(Rent indices)的計算方式(這個是衡量租金高低的標準),計算方式從原有的過去四年延長到了過去六年的平均租金,此外由於法律規定新房租無法超過該地區平均房租的10%,甚至更新一輪的措施讓房客可以向房東索取過去30個月超收的房租,透過這些舉措政府試圖遏止飆漲的房價。
雖然房租的漲幅可能因為政府的措施而減緩,但這個減緩預計只是暫時的,因為如前所述,房屋的供給並沒有跟上需求的腳步,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會有更多房東與投資客利用法律漏洞來操縱房租或是規避。對房東來說像是推遲房屋的修繕造成租屋品質降低,而對於房產公司則因為利潤降低可能減少開發案,進一步擴大供需差距。
德國房產是否有泡沫?

source: unsplash
德國房地產是否泡沫化,以及泡沫是否會破滅一直眾說紛紜。房產泡沫危機的發生主要是過高的房產價格加上不合理的貸款,造成大量房產擁有者無法負擔貸款,在違約的情況下引發一連串的金融效應。
基於德國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泡沫化的現象應該是存在的,雖然沒有基準價格來做判斷。根據德國聯邦銀行的報告指出,從2013到2020年,每年對於德國城市的房地產溢價的判斷都介於10%-30%,然而事實上在同期的許多城市的房價已經成長了100%,聯邦銀行不準確的估值[7]使得這個泡沫的大小難以估計,但泡沫存在是確實的。
至於是否有泡沫破滅的危機呢?大多數的看法是樂觀的。
首先德國的銀行貸款條件審核嚴格,能夠用100%貸款方式來買房並不常見,一般來說購屋者須具備10%-20%的自備款,銀行有較高的保障,且銀行確保貸款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會放款,嚴格的審查體制確保了房產市場穩定。
另外德國的法律規定自住房在2年後,出租房在10年後買賣才能免除25%的房資本利得稅,這樣的法律限制了短期投機的炒房動作。除此之外,德國人的租房比例仍舊相當的高,而自有房的比例多年處在45%的水平,風險趨避的天性以及適中的購房意願難以造成泡沫的破裂。
不健康的泡沫甚至是破裂通常是膨脹的信貸吹起來的,但目前德國房產的泡沫主要是供需不平均所造成的,房價的漲幅可能放緩,但泡沫破裂的危機尚不可見。
未來展望
隨著房價的增長以及不斷緊縮的房屋法律政策,租金的收益率預期會持續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房東或投資客會較不願意承擔房屋修繕以及相關的花費,所以相關的房產投資會減緩,但在供給與需求不平衡的推升下,房價仍具有漲勢,但成長率預計會較難超越前幾年的紀錄。
即使因為2020年疫情造成失業以及經濟減緩的情形,使得市場上多了一些待售房屋拉低了房價,但這也只是短期的現象,房地產與整體宏觀經濟市場條件息息相關,短期的疫情難以影響長期房地產發展的走向。房地產需求在2020年因為疫情雖然暫時降低,但隨著短工時保障了員工的工作與經濟逐漸復甦,在2021年預計需求又會再度升高。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與訂閱喔!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1] 德國統計局:https://www.destatis.de/DE/Presse/Pressemitteilungen/2020/09/PD20_369_61262.html
[2] 2019年名目薪資平均漲幅為2.6%,實質漲幅為1.2%,高於十年平均水平。source: 德國聯邦統計局
[3] Source: 德國聯邦統計局。2018年移民之來源國籍前五名依序為羅馬尼亞、敘利亞、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與波蘭
[4] 從2011年開始,公部門的房地產相關辦事人員已下降了10%. Source:德國統計局
[5] source:德國聯邦統計局
[6] Source: German Property Market Outlook 2020 by Deutsche Bank
[7] Source: German Property Market Outlook 2020 by Deutsche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