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問「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你該怎麼回答?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念,才是力量的根源。
建立了看法,才能改變行為。
「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你為什麼不去當醫生或律師? 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常常出國度假?」
「你一年賺多少錢?」
小孩如果有一天問這些問題,聽起來像是一種指控而不是疑問,
第一時間我可能會有各種情緒湧上心頭,羞愧、憤怒、或是跟小孩一樣疑惑。
但我不能跟他說 "你還小,不會懂",也不能說"不關你的事,作業寫了沒?",總之,我不能因為覺得不想面對,就忽略他的提問
因為他會長大,總有一天要面對真實的世界,活在無知裡,並不是一種保護的方式;做好準備,才是最好的策略。
國外的小孩,可能17、18歲就要面對要不要扛上百萬的大學學費貸款,我們雖然不見得會碰到這麼重大的決定,但長大也一樣要面對各種決定:衣服、車子、房子、保險...。

| 應對的策略:坦承、鼓勵思考

沉默是下策;坦承是中策;鼓勵思考是上策
  • 沈默:雖然對於敏感的問題,我們習慣沈默,但就算什麼都不說,也是一種訊息:「錢是很不好的東西」、「我們狀況很糟糕」。
  • 坦承:每一次談論,就是一次了解的機會。「真的窮的人買不起需要的東西,像是食物、衣服、看醫生...,這些我們都有,我們並不窮。」
  • 鼓勵思考:「你比較喜歡跟有新玩具的同學玩,還是喜歡跟善良的同學玩? 」「富有的定義還有哪些呢? 家裡附近有公園、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有關心你的同學...」提出一些問題讓小孩思考,或是鼓勵小孩提出更多問題,都能更深入思考。
有些問題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也不知道答案,或是情緒太多了。
這時候不要急著回答,誠實說自己需要一些時間,小孩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回答「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問題呢?」

這是個很實際也很有用的答覆。
第一個好處是,你有10秒鐘可以想怎麼回答。
另一個好處是,當你知道小孩問問題的原因,通常能幫助你回答的方向。
總之,「你為什麼會想問這個問題呢? 」不管你面對的是什麼奇奇怪怪的問題,都是很好用的第一回答。

| 零用錢是教育工具

剛好有看到一個媽媽在FB問,大家是怎麼給零用錢的?回答五花八門。也許大家都很困惑,該怎麼做比較好。
其實,零用錢是個好機會,正是時候讓小孩練習跟錢有關的各種情境,就算犯錯,也不會太嚴重。

怎麼給零用錢的參考

  • 當小孩對數字有概念的時候,就能試著給零用錢了。
  • 給他三個存錢筒,一個拿來花、一個拿來存、一個拿來捐。小孩拿到錢的時候,就要分成三份。
  • 10歲前的金額不要太高,一周15~45左右是很好的起點,再隨年齡提高。
  • 不要把零用錢當作做家事的酬勞--> 為了錢做事很容易敷衍,而且小孩不會學到,自己本來就應該共同分擔家事
小孩可以從零用錢學到什麼?
  • 培養耐心
  • 分辨想要和需要的界線
  • 學會怎麼聰明消費: 折扣、類似品項、cp值的抉擇
  • 找出屬於自己價值觀:什麼是對我很重要的、什麼是讓我真正快樂的
當小孩在累積金錢的使用經驗,是一種複合式的練習:
想存到錢買到想要的東西,需要耐心。而且錢是有限的,每分錢都很重要,所以除了要分辨想要和需要的界線,還必須要進一步選擇能真正讓自己快樂的。
最後,怎麼樣才能用最划算的價錢買到。

| 不管賺多賺少,我都驕傲

我們能給小孩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無論我擁有的比別人多還是少,我對自己擁有的心懷感激、我願意和人分享、我經過思考地花費在讓自己最快樂的事物上。而且不管未來如何改變,我都能過得滿足開心,因為我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金錢和價值,不管年紀大小,都是重要的人生課題。或許我們想告訴小孩的,也是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的:
不論如何,我都為你感到驕傲。

參考書籍: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 | 天下文化出版
8會員
10內容數
每本書或是生活的精華,往往淬煉成一段話,或一個概念。就是這百分之一瞬的領悟讓我們成長。 我們的目標是讓生活更好、人生更幸福,我將從居家生活品味、人際相處、金錢概念、到心靈成長,擷取精彩概念與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問離世毛孩給明牌?主人怕毛孩走不開,閒啦哈掩真情! 毛孩:主人,請讓我感受你的愛文:柚子貍  悲傷,有很多種形式,不是只有單一面貌,最近離世溝通,我碰到兩個非典型的案例,也讓我重新思考,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人對毛孩表達情感的方式不一樣。 我承認有時候我看到個案的問題臉上會冒出三條線,像今天這個例子就是,說是要做離世溝通,問題卻是問離世毛孩:「我該不該換工作?」、「可不
Thumbnail
avatar
shomanto
2021-06-08
小孩怎麼這麼小就愛說謊、黑白講!我是不是養到天生壞胚子!【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讀書會2生活裡與各類人的相處當中,是否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感覺:「對方亂說!他騙人!」 尤其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孩子之間,家長常常氣急敗壞,大聲說:『你再黑白講我就#%$^!』 你知道嗎?孩子有可能並沒有黑白講唷! 研究證實,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對於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說出不一樣的劇情、人物描述
Thumbnail
avatar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
2021-06-01
《小王子》教我的人生三件事,其中一件是:問題不在於長大,在於你忘了曾經是個小孩|【自己篇】【《小王子》教我的人生三件事,其中一件是:問題不在於長大,在於你忘了曾經是個小孩|【自己篇】#1】 ⚠提醒大家以下內容會部份劇透⚠:本篇文章涉及電影橋段,若你尚未看過電視,也想安排時間去觀看,可以先將本篇文章收藏起來,待你看完後,再記得回來收看與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9(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avatar
Smile
2021-01-26
大科、小科、爽科?咦,你問我放射腫瘤科到底算不算「爽科」?過得爽不爽見仁見智;適合你的工作和生活型態不見得就適合別人。祝福大家都找到自己愛的工作,並愛己所選。
Thumbnail
avatar
阿君
2020-07-18
失敗也是生命的禮物:「親愛的力克,謝謝你來當我們的孩子」推薦序我知道力克胡哲的故事,是很多年前剛上國中的雙胞胎女兒AB寶告訴我的。 她們的輔導老師在課程上播放了力克胡哲的演講影片,當她們看到沒有手腳的力克橫倒在講台上,一邊大聲呼喊,一邊努力爬起,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