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無中找到價值,在痛苦中找到意義,幸福和平靜將隨你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維克多.弗蘭克的書被翻譯成32種語言,英文版的再版就有數百萬的銷售。
記者問他對此有什麼感覺?
他回答:「如果上百萬人爭相買下一本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在探討生命意義的書,那麼生命的意義對他們想必是坐立難安的疑惑。」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是誰?

維克多·弗蘭克是一位奧地利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他的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被稱為繼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後,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

他也是猶太人大屠殺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在新婚當年被抓進去。

集中營裡的日子,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到,悲慘兩個字還過於清淡。被剝奪一切能讓人感覺是人的東西,衣物財物、相片書籍、甚至頭髮毛髮。生活(如果能稱之為生活的話)是在冰天雪地裡,穿著單薄地挖壕溝挖水管,每天只能吃一次清湯水和一小塊乾麵包,還要忍受工頭無緣無故的暴力相待。

在又飢又渴又冷又累又殘破之下,最沮喪的是不知道這種日子還要過多久。

倖存下來的弗蘭克失去了幾乎所有親人,但他沒有憤世嫉俗,反而更加理解人的存在價值和自己生命的意義,投入餘生幫助別人。

| 現代生活的虛無感

現代的生活又舒服又便利,光早餐就有蛋餅漢堡吐司...超多選項,想吃什麼只要拿起手機點幾下就來了;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想看劇是日劇韓劇台劇美劇隨選;超商超市有各式生鮮雜貨,皇帝也沒辦法過地那麼舒服。

現代生活看起來跟集中營沒有共通處,其實細思之下並不盡然。

從我們懂事開始,很多事情好像已經是種制式的標準,從小學讀到大學,找份工作到退休,結婚生子。照著這條路走,有人是勝利組、有人是落後組。但不管是哪一組,這種既定的路線不免讓人懷疑,這一切的意義在哪裡? 人生只是一個不斷轉動的齒輪嗎?

沒有答案,只好繼續迷惘,有人甚至選擇放棄努力。

不管是集中營還是現代的生活,原來心靈打擊的感受是相同的:
虛無的感受,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努力,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
無力的感受,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看不到希望。

在絕望中,佛蘭克卻看到了身為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他是怎麼想的?

| 重視真實感受才能對抗虛無

他說在集中營裡,大家擔心的問題都是,我們能活下來嗎?
如果不能,那麼這些痛苦不就沒有意義了。

但弗蘭克認為正是由於死亡太容易了,幾乎是隨機發生,活下來也只是機率。
如果生命的意義是取決於機率,這樣的人生彷彿白活了。

生命的價值不應該是這樣認定的,不該用成果來斷定。
就算這麼沒有人道的環境下,還是有人會為了尊嚴、同情、宗教而放棄極稀少的麵包熱湯,在他看來,這些人的生命不論長短,都是絕對珍貴。

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風氣,長久以來都是成就導向,成績好的人獲得掌聲、賺錢多的人被當成目標,有穩定工作的人總是獲得長輩青睞;當有人想為了理念和興趣而冒險,多數人會勸他再考慮考慮。

用這種"實用性"的方法評價自己會很危險,容易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用這種方法評價別人更危險,可能以正義之名行實欺凌之實。
用這種方法看待人生最危險,畢竟這樣的世界太表面,心意情感都不重要。

要對抗這種虛無的實用主義,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真實的感受,然後採取行動。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就試著做出改變,不管是改變心態還是學習新技能;
想接觸更多美麗的事物,就試著閱讀書籍、學著欣賞畫或音樂、接觸大自然;
跟伴侶的關係緊張,就試著鼓起勇氣攤開來談談,尋求更好的相處方式;

努力做出改變、體驗真善美、為愛付出,都會讓人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別留在原地煩惱,前進吧,
相信自己這份行動中的心意和堅韌,才是作為人獨一無二的珍貴之處。

| 超越自我才能承受痛苦

每個人重視的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走在人生的路上,
有人喜歡跟著路上的麵包屑探險,期待會有新發現、
有人喜歡尋找美麗的景色旅遊,日出日落都有不同的風貌、
有人喜歡身邊有伴同行散步,聊聊天牽牽手讓走路也充滿歡樂。

但不管怎麼走,都會遇到無解的人生篇章,

我們總會遇到打雷下雨的暴風,意外讓人措手不及、
再好的景色有天也會變的荒涼,身體不聽使喚,眼睛看不清楚、
同伴說不準什麼時候離開,空空的位置把心也挖了個大洞。

這時候說要正面、要積極、要放下,聽起來都是不濟事的嘲諷。
對於經歷痛苦的人,弗蘭克說,找到受苦的意義,能夠幫你承受

曾經有一個喪偶有憂鬱症的老先生去找他,說自己真的很愛她,多年來始終無法釋懷妻子的離開,他真的很難過。弗蘭克問他:「如果是你先過世,你的妻子就必須獨自活著,那她怎麼辦?」老先生說:「噢,她一定會很痛苦。」弗蘭克又說:「現在她不用受這種苦,就是因為你代替她承受,但代價是你得獨自活著,悼念她。」

老先生不發一語,握了握弗蘭克的手,平靜地走出辦公室。

當然,什麼也沒改變,痛苦也沒有消失,
老先生的妻子仍然救不回來,就像發生過的壞事沒辦法重來。

但如果能做出對世上獨一無二的貢獻(像弗蘭克做的)、如果是為了愛的人(像老先生做的),這些痛苦好像變得比較能接受了。

為了那些比自己還重要的人事物承受痛苦,是真正的超越自我。

| 真正的幸福和平靜

這個主題雖然有點沉重,跟一般生活離的有點遠,但對於生命的意義之於人生就像是海面下的冰山,是一種深層的存在基礎,會在各方面影響我們的感覺和行為。而且一方面這主題不多見,希望能幫到需要的人。

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意義,答案由你來決定。
當你為了比自己更重要的人事物付出努力,幸福和平靜將隨你而行。


參考書籍: 向生命說Yes | 啟示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書一會的沙龍
8會員
10內容數
每本書或是生活的精華,往往淬煉成一段話,或一個概念。就是這百分之一瞬的領悟讓我們成長。 我們的目標是讓生活更好、人生更幸福,我將從居家生活品味、人際相處、金錢概念、到心靈成長,擷取精彩概念與你分享。
一書一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3
大部分的人不是先覺察自己,再為這樣的自己挑選衣服,反而是先挑選一件你覺得美麗的衣服,然後期待自己喜歡和適應它。這就是有生命的人去配合沒有生命的物。  這句話讓我很震撼,因為我一直認為在買衣服的時候,我是作主的人
Thumbnail
2021/11/03
大部分的人不是先覺察自己,再為這樣的自己挑選衣服,反而是先挑選一件你覺得美麗的衣服,然後期待自己喜歡和適應它。這就是有生命的人去配合沒有生命的物。  這句話讓我很震撼,因為我一直認為在買衣服的時候,我是作主的人
Thumbnail
2021/03/18
有效的對話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中成功地完成任務, 例如到早餐店買份開啟一天的早餐,對話簡單優雅也很效率: 店員:「早安,今天要吃什麼?」 客人:「一個鮪魚蛋吐司、一個中杯溫豆漿,謝謝。」 店員:「這樣總共65元。」 看起來簡單不費力,但你問問這個店員平常在家怎麼點早餐的,跟工作時一樣單純嗎?
Thumbnail
2021/03/18
有效的對話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中成功地完成任務, 例如到早餐店買份開啟一天的早餐,對話簡單優雅也很效率: 店員:「早安,今天要吃什麼?」 客人:「一個鮪魚蛋吐司、一個中杯溫豆漿,謝謝。」 店員:「這樣總共65元。」 看起來簡單不費力,但你問問這個店員平常在家怎麼點早餐的,跟工作時一樣單純嗎?
Thumbnail
2020/11/03
怎麼樣才能快樂?   不是成功,也不是權力,更不是有人喜歡你。 真正的快樂,在於你能不能放鬆做自己。 深呼吸,打開電腦,寫了幾個字,又刪除,再寫幾個字,再刪除,一直重複。 明明一切這麼完美,窗外天氣晴朗、桌上有剛泡好的咖啡、暫時沒有事情的空檔。偏偏寫出來的文字配不上這份恰好的溫度。 寫不出東西來,
Thumbnail
2020/11/03
怎麼樣才能快樂?   不是成功,也不是權力,更不是有人喜歡你。 真正的快樂,在於你能不能放鬆做自己。 深呼吸,打開電腦,寫了幾個字,又刪除,再寫幾個字,再刪除,一直重複。 明明一切這麼完美,窗外天氣晴朗、桌上有剛泡好的咖啡、暫時沒有事情的空檔。偏偏寫出來的文字配不上這份恰好的溫度。 寫不出東西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 Viktor E. Frankl 於1946年撰寫的經典心理學與哲學著作。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他在納粹集中營的親身經歷,探討人在極端環境下如何面對苦難;第二部分則概述了他所創立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 Viktor E. Frankl 於1946年撰寫的經典心理學與哲學著作。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他在納粹集中營的親身經歷,探討人在極端環境下如何面對苦難;第二部分則概述了他所創立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前言: 在這之前時常聽見卡夫卡這神秘的作者在我耳外環繞四周,使我既熟悉又有一股陌生感,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使我開啟第一次與卡夫卡的相遇。 心得: 當存在世上沒有價值,那還有存在的理由嗎? 相關資料: ISBN:9789863843900 作者: 法蘭茲.卡夫卡 原文作者: Franz Kafka
Thumbnail
前言: 在這之前時常聽見卡夫卡這神秘的作者在我耳外環繞四周,使我既熟悉又有一股陌生感,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使我開啟第一次與卡夫卡的相遇。 心得: 當存在世上沒有價值,那還有存在的理由嗎? 相關資料: ISBN:9789863843900 作者: 法蘭茲.卡夫卡 原文作者: Franz Kafka
Thumbnail
《非關命運》從主角卡維家中生意變化,到無故送往營區,敘述不僅鉅細靡遺,連情緒也具體得彷彿親臨現場,飢餓、過度勞動和惡劣環境,讓人不敢直視這場悲劇,但作者卻絲毫沒有要「放過」讀者,不斷地提醒讀者卡維的年紀有多「輕」,「十五歲的我在做什麼?」一旦細想,便能深刻地比對他慘澹的命運。 慘敗
Thumbnail
《非關命運》從主角卡維家中生意變化,到無故送往營區,敘述不僅鉅細靡遺,連情緒也具體得彷彿親臨現場,飢餓、過度勞動和惡劣環境,讓人不敢直視這場悲劇,但作者卻絲毫沒有要「放過」讀者,不斷地提醒讀者卡維的年紀有多「輕」,「十五歲的我在做什麼?」一旦細想,便能深刻地比對他慘澹的命運。 慘敗
Thumbnail
*買書贈送3/18號的《時代革命》紀錄片電影票! https://forms.gle/ERpgtzxkTz3nFrWg9
Thumbnail
*買書贈送3/18號的《時代革命》紀錄片電影票! https://forms.gle/ERpgtzxkTz3nFrWg9
Thumbnail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
Thumbnail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
Thumbnail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Thumbnail
「我們已了解人類真正的本質。人類發明了奧許維茲毒氣室,同時也抬頭挺胸、口中念著主禱文或猶太祈禱文步入毒氣室。」[1] 這是歷經二戰集中營浩劫的維也納心理醫師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寫下的一段話,可謂濃縮了《向生命說Yes!》(…trotzdem Ja zum Leben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