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溝通技巧】有時候問題不在好好說話,而在「好好對話」

2021/03/1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效的對話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中成功地完成任務, 例如早起上班路上,有的人會到早餐店買份開啟一天的早餐,對話簡單優雅也很效率:
店員:「早安,今天要吃什麼?」
客人:「一個鮪魚蛋吐司、一個中杯溫豆漿,謝謝。」
店員:「這樣總共65元。」付完錢,拿了早餐就完成整個交易。
看起來簡單不費力,難道是因為跟店員合得來,所以好溝通? 應該不是,因為不管是帥哥還是宅男都能簡單完成買早餐這件事。對話中有個常被忽略的前提是: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彼此也有各自的角色,說話和聽話都是為了完成眼前交易而努力,心裡不會有多餘的情緒,也不會話中有話。這樣前提明確的對話幫助我們了解相互的需求,還帶點友好。
但我們日常的對話卻顯得複雜得多,不管是在家裡或是在公司,不然你趁早餐店不忙的時候,跟店員聊聊他們自己在家的時候怎麼點早餐的,先前有效的對話可能完全變調:
店員:「要不要點早餐來吃?」
家人:「要,我要鮪魚蛋吐司,還有溫豆漿。」
店員:「......我是你的僕人嗎?」
家人:「蛤? 莫名其妙,你幹嘛生氣!」
店員:「因為你一副理所當然是我該做的口氣,而且你每次都這樣」
家人:「我沒有啊,而且哪有每次!」
雖然是類似的對話,結果卻可能完全不同,因為前提改變了,雙方角色也不同了。如果沒有意識到我們是怎麼「說話」和怎麼「聽話」,很可能會講著講著就偏掉了,然後納悶是怎麼從一開始的早餐變成戰爭的。
在原有話題半路岔開,不但讓對話變得沒有效率,也可能很傷感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開始找碴,只是我們內心存有觸發反擊的機制,不小心就變成意氣之爭、翻舊帳、雞同鴨講...。
如果能知道對話是從哪裡開始往無關對話的方向前進,就能及時拉住,重新往正確的大路前進,或是至少暫停,別讓一場好好的對話變成雙方心裡的疙瘩。

觸發機制

各式各樣的話都可能會激起情緒反應,也就是被「觸發」,觸發後的情緒化反應會讓對話開始走偏。我認為在日常對話中,最容易讓我們突然當機的觸發機制,分別是「真相觸發」和「人際觸發」。
「真相觸發機制」是指話的內容本身引起觸發,可能是覺得內容有問題、沒幫助或根本不實。(情境:老蔡跟老婆去參加同學會,回家卻被抱怨「冷淡又不友善」。這時老蔡就可能受到真相觸發「我不友善? 難道要表演唱歌跳舞才行嗎? 」)
「人際觸發」引起觸發的原因則在於說的那個人是誰,也就是「一樣的話,他說可以,但是你說不行」。這時候,我們不去關注說的內容,反而把注意力轉到人身上。(情境:我對你這麼好,結果你為了這種小事批評我!)
以下分別詳細討論

一、真相觸發機制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很快就能發現對方話裡的問題。要從一句話裡挑出錯誤其實不難,無論何時何地,說出口的話多多少少都會有錯,可能是因為忘了某件事、把A記成B、或是誤會了什麼。
差別在於,被觸發的時候,我們會情緒激動地把焦點放在錯誤上:「我沒有那個意思」、「我哪有那樣」、「你不是我,不懂我的處境」、「你說的是八百年前的事,現在已經沒有啦」...
然而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常沒有意識到自己也不一定正確,因為每個人都有「盲點」,盲點是造成人我認知差異最大的原因。
什麼是「盲點」,簡單來說,就是看不見的地方,心思再縝密的人都會有,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例如陪老婆參加同學會的老蔡認為自己的「意圖」是好意,放棄在家放鬆的時間,陪老婆參加同學會,讓她有面子。而且我是「害羞」,是不好意思說話,「冷淡不友善」是說些嘲諷的話,完全不一樣。
反過來說,同一件事,老蔡看不到的盲點是「別人受到的影響」和「別人的詮釋」,像老蔡的老婆認為,幾個同學好意想讓老蔡融入團體,找他聊天,他卻總是不開口「讓氣氛尷尬」,在她看來就是「冷淡不友善」。
老蔡從「自己的意圖」和「自己的詮釋」來看事情,而「別人受到的影響」和「別人的詮釋」就是他看不見的盲點,因而第一時間會覺得老婆的指責沒道理。若老蔡發現自己被觸發想反擊的時候,懂得緩一緩想一想,就能把對話引導到更好的地方「妳說我冷淡不友善,可能是看到我沒什麼說話,但妳知道我一向不擅於面對人群,尤其妳的同學實在太熱情,我當下只覺得頭腦當機,不知道要說什麼,沒有不友善的意思。」
說到底,把重點放在「真相」雖然指出了對方的錯誤,卻也打擊了關係,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理解盲點的存在就能幫助自己理解,別人不是刻意針對自己,只是角度不同罷了。讓原本衝突的對話,移步走向互相理解的橋樑。
下次當你在「快思」下,想反駁他人之前,提醒自己「慢想」:會不會是雙方的詮釋不同,又或是自己沒注意到對別人的影響把對話往這個方向前進,會比爭論對錯更有意義。

二、人際觸發機制

以下的對話是否似曾相識或讓你想起哪次對話:
女兒:「媽,妳老是管東管西,把我當小孩,妳不相信我嗎?」
媽媽:「妳應該覺得感恩,有一個這麼關心妳的媽媽。」
太太:「不是說好今天你洗碗嗎? 為什麼還堆在流理台,看起來很髒也。」
先生:「不要用那種口氣跟我說話,等一下不行嗎?」
太太:「你要跟我吵? 你答應的事情都沒做,還怪到我身上!」
先生:「妳看,就是這種口氣,懶得跟妳說。」
會觸發人際機制主要是對方對待我們的方式,尤其是我們在乎且珍重的人。我們會期待他們「認同我的付出」、「尊重我的自主」、「接受現在的我」,如果得到的卻是「質疑我為什麼沒做好某件事」、「告訴我現在應該做什麼」、「建議我怎麼樣會更好」的時候,心裡很容易覺得委屈或抵抗。
受到人際觸發的時候,會無意識地轉移話題,像上述的媽媽把主題從「她不信任女兒」轉到「女而不知感激」,先生把主題從「他沒完成承諾」轉到「太太語氣不好」。
「換道」有好的一面:切換出來的第二個話題可能很重要,值得討論,但壞的一面是,通常雙方沒有發現彼此再討論不同的議題,只是用自己的關注點去解讀對方的話,結果兩個人在雞同鴨講。這時候,光是發現到自己受到觸發,就更能把對話放在值得的議題,而不是毫無意義的爭論
因為妳能辨識現在的雙重主題是什麼,說出你觀察到的狀況,提出繼續前進的辦法,有點像「設置路標」。例如上例的媽媽注意到自己被女兒的話給觸發了(女兒不知感恩),她可以說:「聽妳這麼說,我有點難過,感覺不被感激,我們可以晚一點再聊聊這件事。妳說我不信任妳,也許是有這麼一點,但因為妳什麼都不跟我說,我對妳的近況瞭解很少,如果妳希望我更相信妳,妳是不是能跟我多說說妳平常的生活和讓我認識妳的朋友...」
當你理解人際觸發和切換對話軌道之後,妳可能會發現這現象俯拾即是,很多對話動不動就一分為二,甚至一次分出三條岔路。「設置路標」之所以有用,就是刻意往對話外站一步,看清楚現在的狀況 (對話中的雙重主題)。
下次發現自己被觸發想轉換話題的時候,你想說出口的話可能就是第二主題,對於任何感情來說,這些隱藏在心裡的主題都值得被看見。畢竟,我們希望所有的對話都能夠增進彼此的關係,而不是讓彼此漸行漸遠。

聽見內心的聲音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對話中被觸發,跟隨而來的是又急又猛的情緒,很難控制。我想會被「觸發」是因為被觸碰到某個痛點,某個自己平常不想面對的痛點,但那就是內心的聲音。
慢慢地,找出痛的原因,不但了解自己多一些,發現自己能引導對話方向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力量更多一些,寧靜也更多一些。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進而聽見別人內心的聲音,是需要練習的技能,也是永遠都派得上用場的技能。

參考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 先覺出版
一書一會
一書一會
讓我們把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吧,書裡的智慧化成概念,讓生活一點一滴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