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ÁLD 是一隊在 2018 年成立於法國的新民謠樂團/音樂企劃,以北歐神話故事為靈感,希望為古北歐詩歌注入新的生命,重新訴說維京人和北歐眾神的故事。
我一開始對這隊樂團有興趣是因為他們採用了 SKÁLD 作為名字,忘了之前寫哪一首歌的介紹時,曾經接觸過這個詞彙。
Skald 特指維京時期及中世紀時期在斯堪地那維亞社群中的說書人、詩人及音樂家,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擔任,角色有點像凱爾特文化中的詩人 (bard)。我們暫且稱 skald 為北歐詩人吧!
北歐詩人的詩歌非常有力,作品中常常出現豐富的詞彙和複雜的韻文,賦予作者筆下的文字一種神秘的色彩。不過,除了北歐文學《詩體埃達》中遺留的作品以外,目前流傳下來的資料對維京詩人的起源和功能沒有詳細的描述,幻想的空間仍然很多。
SKÁLD 的監製及作曲家 Christophe Voisin-Boisvinet 找來的三位主唱 (Justine Galmiche、Pierrick Valence 和 Mattjö Haussy) 都很熟悉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和北歐詩人的演唱方式,他們懂得彈奏古代樂器,也學習過古文和維京時期的歷史,以自身的行為證明千年的歷史並未作古。
這就是異教民謠或同類型音樂最重要的作用之一,這種充滿創意和動感的歷史傳承方式非常感人,學術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將不再廣泛流傳的故事與現代產生有共鳴的連結,似乎是更需要思考的課題。
在第一張專輯《Vikings Chant》中,SKÁLD 以古北歐語和英語演唱。他們的表演方式很活潑,著重以不同手法描述樂音背後的故事,營造惹人遐想的「音景 (soundscape)」,跟北歐詩人一樣強調語言和音樂所塑造的氛圍。他們還會另外拍短片說明歌詞的意義或
所使用的樂器 ,讓更多人認識新民謠的其他面向。
《Vikings Chant》的完整曲目及簡介如下,有一些影片他們在發佈後設為私人影片,只剩下
賞析的部分 ,因此有一些非官方的影片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被移除。如果大家想試聽整張專輯的話,建議前往其他
音樂平台 。
(1) Enn Átti Loki Fleiri Börn (然而洛基生了更多孩子)
VIDEO
我本來以為
歌詞 敘述的是北歐神話的起源與終結,是整張唱片的楔子,沒想到歌詞說的是洛基為了迎接眾神的命運而生了這麼多孩子--這麼逗(給我去結紮)。某程度上也不算是猜錯啦,諸神之黃昏的確是北歐諸神的終結,也是下一個世代的開始。
結尾剛好接上第二首歌《Rún》由薩滿手鼓營造的莊嚴氛圍。
(2) Rún (盧恩字母)
VIDEO
以
盧恩字母 作為主題的一首歌,希望喚起大家對斯堪地那維亞的魔法記憶,因此在演奏時使用了充滿魔幻氣氛的薩滿手鼓和敲擊樂器。
在北歐神話中,眾神之父奧丁在世界樹上倒吊了九日九夜,以自己獻祭給自己,最後拾得從樹上掉落的盧恩字母,一種具有魔力的咒文。看了盧恩字母的模樣之後,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它們就是中土世界其中一種書寫系統--
色斯文 (1) 的原型。
〈Rún〉的
歌詞 除了包含十幾個盧恩字母的名字以外,還提及北歐神話中擁有魔法天賦的人承傳自何者﹕Vidolf 是所有巫師的先祖、Vilmeidr 是先知之首、Svarthöfdi 是最先的魔法師。
請一定要看 MV,天空、海浪、石灘與懸崖的對比顏色非常漂亮。
題外話﹕藍牙標誌 是兩個盧恩字母的組合。
(3) Valfreyjudrápa (弗蕾亞之詩)
VIDEO
這首歌獻給
弗蕾亞 (Freyja)--華納神族的愛、豐饒、戰爭與魔法之神。
作為華納神族和阿薩神族之間和談的人質,她和父親及兄長來到阿薩神族之中生活。
她是一位美麗無雙的女神,擁有不少追求者,連巨人也想方設法娶她為妻。有一次,索爾為了取回被巨人偷走的鎚子,曾經假扮成弗蕾亞並穿上婚紗赴宴(洛基假扮他的侍女),因為弗蕾亞不願意下嫁那名巨人以換回錘子。又有一次,為了阻止一名巨人在約定時間內為諸神建好城牆,並以迎娶弗蕾亞作為報酬之一,洛基「被迫」變成一匹母馬去勾引巨人用來運送石塊的駿馬,最後生下了八腳神駒斯尼普雷爾。
戰場上的死者一半會被奧丁挑選為英靈戰士帶回瓦爾哈拉宮,另一半則被弗蕾亞帶到色斯靈尼爾宮去。這首歌的內容主要圍繞著這個主題創作﹕戰士把他們的生命交給弗蕾亞定奪,並因此而尊崇她。SKÁLD 選擇用歡暢、輕快的曲調去詮釋猶如參與祝捷舞會般的慶祝氛圍。
(4) Níu (九)
VIDEO
這首歌跟弗蕾亞的父親--華納神族的海神
尼奧爾德 (Njörðr) 有關。尼奧爾德對古維京人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會在每一趟航程啟航之前召喚衪。衪同時掌管海洋、海上航運、風暴、漁業、財富和豐饒。
北歐神話中另有一名與海有關的人物--
埃吉爾 (Ægir)。他是一名巨人,眾神的朋友,海洋的化身。他與妻子育有九個象徵海浪的女兒,相傳她們是
海姆達爾 (Heimdallr,守護彩虹橋的神祇)的母親。數字「九」在北歐神話之中非常重要,擁有多重意義,這個可能是這首歌被命名為「九」的原因。
主唱 Justine 在這首歌之中運用了一種稱為「
Kulning 」的斯堪地那維亞歌唱技巧。以前的斯堪地那維亞人會運用這種歌唱技巧把放牧的牛羊從山上呼喚回來,牧者之間也會用這種方式溝通,到了現代則是融入民謠之中,傳承著古老的北歐文化傳統,與自然界產生共鳴。
因為起源自牧地,所以有些人會把「Kulning」形容為「森林歌劇 (forest opera)」,由最簡樸的畜牧呼喚聲、傳統曲調到複雜的即興作品都包辦其中。大家可以在
這個網站 找到一個非常棒的例子,歌者單憑空靈、清脆的歌聲描繪出一幅宏大的景象。
(5) Flúga (蒼蠅)
VIDEO
這首歌說的是雷神之鎚「
妙爾尼爾 (Mjölnir)」(我都暱稱它喵喵)和其他神器的起源。歌詞沒有甚麼特別的意思,只是重覆提及兩名矮人
伊特里 (Eitri) 和
布洛克 (Brokkr) 的名字,以及一隻蒼蠅。他們為何與喵喵和神器扯上關係,背後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天早上,索爾的妻子
希芙 (Sif)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一頭漂亮的金髮被剃光了,原來這又是洛基的惡作劇。為了彌補希芙的損失,洛基前往尋找精於製作工藝品的矮人
伊瓦爾迪諸子 (the Sons of Ivaldi)。他們最後做出了弗雷那艘可隨意伸縮的船「
斯基德普拉特尼 (Skíðblaðnir)」、奧丁的永恆之槍「
岡格尼爾 (Gungnir)」和希芙的金髮。
洛基繼而大肆吹捧伊瓦爾迪諸子的手藝,認為再也沒有一名矮人可以做出媲美伊瓦爾迪諸子的工藝品。布洛克表示他的兄弟伊特里的手藝能夠打敗伊瓦爾迪諸子,因此與洛基進行打賭,以彼此的項上人頭作為籌碼。於是兩名侏儒開始在鍛造工坊裡構思,伊特里負責在魔法熔爐旁工作,布洛克負責操作穩定熔爐溫度的風箱。
為了妨礙他們工作,洛基變身成一隻蒼蠅,不斷以叮咬手、頸和眼睛的方式騷擾布洛克,衪差點得手了,因此喵喵的手柄做出來之後比預定的來得要短。兩名矮人也成功做出了弗雷的金毛豬「
古林博斯帝 (Gullinbursti)」和奧丁的戒指「
德羅普尼爾 (Draupnir)」。
最後由伊特里和布洛克勝得了這次的打賭,因此這一首是贏得眾神青睞的勝利之歌。SKÁLD 為了營造出鍛造工坊的氛圍,以武器和鐵軌(rail tracks?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聽錯,法式口音有點難搞 )製造出鍛鐵的聲音,為背景音樂增添了層次。
(6) Gleipnir (縛狼繩)
VIDEO
格萊普尼爾 (Gleipnir) 是唯一能夠把洛基之子魔狼
芬里爾 (Fenrir) 縛起來的繩索,如絲般幼滑,如鐵鍊般堅固,由矮人鍛造。它的製作材料是六種不可能獲得的東西,包括貓的腳步聲、女人的鬍子、山脈的根、熊的肌腱、魚的呼吸和鳥的唾液。
據說奧丁因為害怕洛基與女巨人生下的孩子(魔狼芬里爾、巨蛇約夢剛德、冥神海拉),想出了不同的辦法來制約他們。眾神一開始想用鍊銬鎖起芬里爾,每次芬里爾都毫不費力地掙脫,祂們才請矮人打造出格萊普尼爾。
為了誘騙識破眾神意圖的芬里爾套上格萊普尼爾,戰神
提爾 (Týr) 把自己的右手放進芬里爾的嘴裡,作為將會幫牠鬆綁的保證。當芬里爾發現自己上當後,便一口咬斷了提爾的手。在尼爾‧蓋曼的《北歐眾神 Norse Mythology》中,提及提爾在照顧芬里爾期間與牠建立了親密的關係,讓這個故事看起來更令人心痛。
在諸神之黃昏來臨的時候,芬里爾會掙破格萊普尼爾的束縛,吞吃掉奧丁。
(7) Krákumál (烏鴉聲明)
VIDEO
〈
Krákumál 〉是一首十二世紀斯堪地那維亞詩人的作品,內容包含了北歐最著名的維京英雄
朗納爾‧洛德布羅克 (Ragnarr Loðbrók) 的一段獨白,瀕死的他在英國諾森布里亞之王 (Ælla, King of Northumbria) 的蛇穴中,回顧自己一生中的英勇事蹟。
〈Krákumál〉中的洛德布羅克講述了戰士的愉快生活、表達希望有人為自己復仇的渴望以及對在瓦爾哈拉宮生活的期盼。歌詞中的細節和註釋可以參考
這裡 。
Kraka 在古北歐語中意為「烏鴉 (crow)」,〈Lay of Kraka〉可直譯作「烏鴉聲明」。
(8) Ó Valhalla (噢,瓦爾哈拉)
VIDEO
「
瓦爾哈拉宮 (Valhalla)」又譯為「英靈殿」,是北歐神話中的天國,由眾神之父奧丁掌管。在戰場上陣亡的士兵有一半會由奧丁指派的女武神(valkyries,「挑選戰死者的女神」)帶回英靈殿,享受永恆的幸福生活。
他們也被稱為英靈戰士,白天在英靈殿內奮勇戰(互)鬥(毆),晚上設宴狂歡,為諸神之黃昏的來臨做好戰鬥準備。普遍來說,維京戰士對英靈殿抱持著憧憬、嚮往的心態。
由號角聲拉開戰幔,厚實的鼓聲和低沈的男聲為這首歌注入了嚴肅的氛圍,我很喜歡。
(9) Ec Man Iötna (毋忘巨人)
VIDEO
這是一首傳統的瓦良格人 (2) 曲目,歌詞來自《詩體埃達》的〈女巫的預言〉,當中提及最初的巨人尤彌爾 (Ymir) 和包爾的兒子們 (Bur’s sons,指奧丁和他的兩名兄弟,尤彌爾的曾孫) 等角色,講述了巨人們(眾神)的生活、角色及他們的偉大事蹟。
全曲由主唱 Justine 以無伴奏合唱 (a cappella) 的方式唱出(演唱會就不行了),帶著一種詭異的悠遠氛圍。
(10) Yggdrasil (世界之樹)
VIDEO
世界之樹 是一株白蠟樹,其枝椏承托起以彩虹橋連接的九界,建立起整個北歐神話世界觀。樹上的九界分別為﹕
阿斯加德 (Asgard)﹕位於最上層的阿薩神族國度
亞爾夫海姆 (Alfheim)﹕光之精靈的國度
中土 (Midgard)﹕人類居住的世界
斯瓦塔爾夫海姆 (Svartalfarheim)﹕黑暗精靈(矮人)的國度
冥界 (Helheim / Hel)﹕位於最下層的死者國度,由洛基之女海拉 (Hel) 統治,所有非英靈戰士的亡魂都魂歸此處
約頓海姆 (Jotunheim)﹕位於東方的巨人國度,巨人為北歐眾神的敵人
穆斯貝爾海姆 (Muspellheim)﹕位於南方的火之國,創世之初已出現的國度
華納海姆 (Vanaheim)﹕位於西方的華納神族國度
尼弗爾海姆 (Niflheim)﹕位於北方的霧之國,冰雪的國度,創世之初已出現的國度
世界之樹的樹根亦延伸至三個國度的泉水之中,分別是﹕
阿斯嘉德的烏爾德之泉 (Well of Urd)﹕此處住著命運女神--諾恩三女神 (The Norns),她們是智慧巨人密米爾的女兒,掌管著眾神和人類的命運。眾神每天都會在泉邊聚集開會。
約頓海姆的密米爾之泉 (Well of Mimir)﹕智慧與知識之泉,由密米爾看守,傳說奧丁為了換取智慧來到這裡,以自己的右眼作為交換獲得世間的知識。
尼弗爾海姆的赫瓦格密爾泉 (Hvergelmir)﹕在創世之初已經存在的泉源,與十二條大河連接。毒龍尼德霍格 (Nidhogg) 在此地不斷啃咬世界之樹的樹根,世界之樹倒下的那一天將是諸神黃昏來臨之時。
(11) Ódinn (奧丁)
VIDEO
這首歌描述了奧丁的其中一個故事,就是上文提及他如何從密米爾之泉獲得世間所有知識的故事。奧丁將他的右眼獻給泉水之後,密米爾每天都喝下用泉水釀造的蜂蜜酒。
歌詞來自《詩體埃達》的〈女巫的預言〉,當中提及奧丁許許多多的名字(詳細可參考
歌詞 ),SKÁLD 希望藉此描繪眾神之父的複雜個性。主唱 Pierrick 將之形容為「這張唱片中最有力量的一首歌」。
(12) Ginnunga (金倫加鴻溝)
VIDEO
這首歌以流水的聲音開場,並貫穿整首歌,SKÁLD 以重覆詠唱的方式營造一種板塊移動的感覺,配合創世的主題。我很喜歡男、女聲落差的對比。
在〈Yggdrasil〉一曲的介紹中,我特別提到尼弗爾海姆(霧之國)和穆斯貝爾海姆(火之國)是創世之初已經存在的國度,因為北歐神話的起源正是來自冰與火的交融。
起初,那裡甚麼也沒有,只有不斷流動的河水,還有永不熄滅的火焰,兩者在被稱為「金倫加 (Ginnunga)」的深淵中水乳交融,從火焰融化的冰霜中誕生出最初的巨人尤彌爾,他比世界還要龐大,由最初的母牛歐德姆布拉 (Audhumla) 養育。由於他擁有雌雄同體的特性,生命在他的睡夢中開始繁衍,但也因為流水帶有毒性而終生被困於此。
為了打破被困的宿命,尤彌爾的後裔將之殺害,以他的毛髮、血肉構築了北歐神話中的世界。
因此,北歐眾神都是巨人的後裔。
(13) Jóga
VIDEO
原曲為冰島女歌手
碧玉 (Björk) 演唱的《
Jóga 》,據說部分靈感來自冰島的音樂,因此這首歌也是獻給歌者摯愛的冰島的作品。Jóga 取自 Björk 好友 Jóhanna “Jóga” Johannsdóttir 的名字。
主唱 Mattjö 將 Björk 形容為「現代北歐文化中的象徵性人物」,他們以 SKÁLD 的風格重新演繹了這個作品。
(14) Seven Nation Army
VIDEO
(15) Riders On The Storm
VIDEO
這首的節奏爆炸好聽丫!!!竟然是在說這麼可怕的事情!!!
題外話﹕根據美國法律中的定義,縱慾殺手 (spree killer) 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連續殺害兩個或以上的兇手或嫌疑者,犯罪者數目由一人至三人不等,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例子是犯下 2014 年臺北捷運襲擊事件 的鄭捷。
(16) Hross (馬兒)
VIDEO
這首歌的主題跟馬有關,讓我聽見一開始的低吟便想到蒙古喉音(呼麥)。
歌詞主要講述騎馬的樂趣,加入了一堆阿薩神族坐騎的名字,有一段來自薩迦(saga,一種冰島及北歐特有的文學體裁)《The Saga of Hervör and Heidrek》的歌詞設計得有如猜謎語一般,有點可愛。
那兩個人是誰? 他們有十條腿和三隻眼。 那兩個人是誰? 他們有三隻眼和一條尾巴。 那兩個人是誰? 原來是騎著斯尼普雷爾的奧丁。
(17) High Hopes
原曲為英國搖滾樂團
Pink Floyd 演唱的《
High Hopes 》,歌詞描述了樂團早期在劍橋的日子,尤其是他們開始創作音樂之前的日子(也指涉到一位前團友),內容提及一個人可以得到和失去的東西,是旋律非常優美又帶點憂鬱的一首歌。
(18) Öll Of Rök Fira (洞悉一切之人)
歌詞 有部分來自索爾和矮人
亞爾維斯 (Alvíss,其名意為全知) 之間的對談,收錄在《詩體埃達》之中,篇名為〈
Alvíssmál (Talk of Alvíss)〉。
亞爾維斯向索爾提出迎娶其女兒斯露德 (Thrúd) 的請求,但是索爾不願意將女兒嫁給他,於是想出了一個計劃。他對亞爾維斯說,由於他的身高比較矮,因此必須測試他的智慧。索爾花了一整個晚上問亞爾維斯問題,考驗他不同名詞在九界中各自的稱呼,直到太陽升起,陽光灑落在矮人身上,將他變成一尊石像。
結尾兩句「我現在告訴你被騙了,陽光正照在殿堂中」飄著淡淡的哀愁……
註釋
色斯文 (Cirth)﹕由托爾金教授為中土世界杜撰、辛達精靈在第一紀元前已在使用的書寫系統。 多瑞亞斯的吟遊詩人及學究達倫 (Daeron) 在第一紀元深受高等精靈的談格瓦文 (Tengwar) 影響,進而將整個書寫系統改進得更完整。矮人非常欣賞達倫的色斯文書寫系統,摩瑞亞的都靈一族將這個系統引入他們的殿堂,他們的矮人再將之納為已用,發展出稱為「摩瑞亞的安格薩斯 (Angerthas of Moria)」字體,後來孤山伊魯伯的矮人再修改出自己的版本,更接近它們的精靈文原型。 「cirth」或「certhas」在辛達林語中意為「runes」,代表色斯字母(大楷則是指整個書寫系統),昆雅語中用「Certar」專指由達倫改進的色斯文書寫系統。 色斯文和談格瓦文儘管被譯成「文 (字)」,卻不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可以用來書寫不同語言的書寫系統(例﹕矮人語、辛達林語、昆雅語、英語),就像我們可以用基本的拉丁字母拼寫出不同語言的文字或相關拼音一樣,可能譯成「色斯體」或「談格瓦體」比較貼近原本的意思。 參考資料﹕The Complete Tolkien Companion by J. E. A. Tyler
瓦良格人 (Varangians )﹕希臘民族、羅斯民族 (Rus’) 等用來指稱特定維京人的名詞,指在公元 9 世紀至 11 世紀在東歐定居的維京人,他們在其時統治著基輔羅斯(Kievan Rus’,史學家認為是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