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的隱喻

2020/11/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煉金術是對物質中的變化最精微的知識,而烹飪則是某種形式的鍊金術。烹飪跟鍊金術用的是一樣的工具與設備,兩者都試圖運用火的純淨之力,找出自然物質真正的本質或精華。金屬原礦必須在火裡精煉,才能釋放出純粹而閃亮的金屬,收成下來的小麥與甘蔗也一樣,必須經過類似的精煉,才能萃取出純淨的白麵粉(「flour」一詞原本就是從「花」[flower]演變來的)或是誘人的糖。製糖與烤麵包等料理工序,就成了靈性成長過程強而有力的隱喻。《帝國與料理》

flower vs flour,花與麵粉在英文裡異字同音,這看起來不是巧合,而是有根本上的相似。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的作用是在繁衍下一代;麵粉是由小麥磨製而成,它的作用是在製作麵團成為麵條或麵包,供人們進食產生能量。兩者均有生產力,花不需轉化,麵粉需要轉化。

Lakoff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中提到,各式各樣的譬喻/隱喻充斥生活中,並因此而建構各種認知概念,譬如法律藝術政治宗教倫理哲學,然而這些譬喻的基礎完全是身體經驗,不過在長久運作下,我們著迷於抽象概念,不知不覺架空身體經驗,誤以為我們是非常-呃-認知的生物。

Do you under-stand?你了解(站起來)嗎? I see. 我知道(看見)。I am touched.我被感動了(觸摸)。這些英文句子,正是展現基本身體經驗轉化為抽象概念的過程,中文呢?象形文字是基礎,然後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一步步發展。在這過程中,許多身體形容詞滲入情感表達的用途,例如「痛心疾首」「椎心之痛」「肝腸寸斷」…華人文化的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或許在這層脈絡下成形,對某些中老年人來說,「腦神經衰弱」恐怕還比「焦慮症」更容易理解。

套用蔡順良教授的講義,「症狀是隱喻形式的能指(signifier)」,個人內在的各種經驗非常私密,私密到連主人都不見得能夠理解,即便是精神分析師也得窮盡精力才能企及那海面下的冰山(又一個隱喻)。因此,在這個萬物皆可萌的世界裡,何妨我們勇於縱身那隱喻之海,深入那無法言說的身體經驗,探究個人常用物品、慣性身體動作、吸引吾人目光,說溜嘴的話語、排斥抗拒之事、耽溺不能自己…正在傳達怎樣的隱喻呢?

歡迎來到鍊金術的麵包世界~
呃…你對麩質過敏?嗯,好吧,當我沒說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18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