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參考資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鄭毓瑜:〈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其中談到朱舜水懷揣理想,卻僅能流亡異地(日本),在矛盾中與生活自我調適。似乎可與《沈默.天主教官宅日記》相參看。

  賴俊雄編:《列維納斯與文學》。與《沈默》將「踏繪」聖像與棄教者(吉次郎)的表情比足而觀,很接近列維納斯「臉」的概念。而且因列維納斯與遠藤周作都是二戰的倖存者,他們共有許多關乎「脆弱的身體」的思考。

  姜振帥:〈《希伯來聖經》中的社會空間-以《托拉》中的「祭司文本」為例〉(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70411002-201807-201901300020-201901300020-291-3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7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沈默》是遠藤周作於1966年出版的小說。遠藤周作是日本小說家,自1954年發表《到雅典》以來,遠藤周作在小說創作的路途上筆耕不輟,直至逝世前一年1995年仍在連載〈黑色揚羽蝶〉。其作品藉天主教的背景,對自己的生命經驗、日本的風土與人無意識之中的黑暗等議題,進行深刻的思索。並且,據武田有壽的研究
2021/01/10
  《沈默》是遠藤周作於1966年出版的小說。遠藤周作是日本小說家,自1954年發表《到雅典》以來,遠藤周作在小說創作的路途上筆耕不輟,直至逝世前一年1995年仍在連載〈黑色揚羽蝶〉。其作品藉天主教的背景,對自己的生命經驗、日本的風土與人無意識之中的黑暗等議題,進行深刻的思索。並且,據武田有壽的研究
2020/12/27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提出一個重要區分:「存在」不同於「存在者」。但值得人深思的是:海德格並沒有直截了當給我們一個「存在」的定義,而是以細緻卻較迂迴的方式進行討論。關於存在與存在者間的關係,他說: 使存在者之被規定為存在者的就是這個存在;無論我們怎樣討論存在者,存在者總已經是在存在已先被領會的基礎
2020/12/27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提出一個重要區分:「存在」不同於「存在者」。但值得人深思的是:海德格並沒有直截了當給我們一個「存在」的定義,而是以細緻卻較迂迴的方式進行討論。關於存在與存在者間的關係,他說: 使存在者之被規定為存在者的就是這個存在;無論我們怎樣討論存在者,存在者總已經是在存在已先被領會的基礎
2020/11/23
   地理空間往往會限制人思維的形式與內容;但同時,人於所居住的地理空間發展出自身的社會架構及文化,也會影響、改變群體對同一地理空間的感知。若我們擴展「空間」一詞的使用,則可從社會或文化的不同角度切入,稱群體的生存疆域為「社會空間」或「文化空間」。而當群體擁有某種信仰,或是信仰介入原有的社會群體,凝
2020/11/23
   地理空間往往會限制人思維的形式與內容;但同時,人於所居住的地理空間發展出自身的社會架構及文化,也會影響、改變群體對同一地理空間的感知。若我們擴展「空間」一詞的使用,則可從社會或文化的不同角度切入,稱群體的生存疆域為「社會空間」或「文化空間」。而當群體擁有某種信仰,或是信仰介入原有的社會群體,凝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從《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到《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與自然環境對話的關懷被延續了下來。儘管受訪時表示「詩對於議題的揭露或許是有限的」,但在新作中仍可以見到其對勞工階級、性別框架、環境生態等面向有所思索。難得的是,絕大多數的詩作並未服膺於文化議題而仍然堅持文學本位的姿態,社會性和藝術性相輔相成。
Thumbnail
從《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到《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與自然環境對話的關懷被延續了下來。儘管受訪時表示「詩對於議題的揭露或許是有限的」,但在新作中仍可以見到其對勞工階級、性別框架、環境生態等面向有所思索。難得的是,絕大多數的詩作並未服膺於文化議題而仍然堅持文學本位的姿態,社會性和藝術性相輔相成。
Thumbnail
綜覽蘇家立的散文詩,會發現其句法連貫且敘事流暢,適合以不分行的散文流式呈現,形式與內容緊密扣合。我特別喜歡某些聯想的精巧運用,如:將「我」寫為「獨存的遺孤」、將「淹水」寫為「飢渴的流寇」等,在散文的句式中不偏廢個別字詞的內在質地。
Thumbnail
綜覽蘇家立的散文詩,會發現其句法連貫且敘事流暢,適合以不分行的散文流式呈現,形式與內容緊密扣合。我特別喜歡某些聯想的精巧運用,如:將「我」寫為「獨存的遺孤」、將「淹水」寫為「飢渴的流寇」等,在散文的句式中不偏廢個別字詞的內在質地。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憂鬱文件》(1992,雄獅)是陳傳興第一本出版的著作。書名中的「憂鬱」,指的是在失去美的時代:「憂鬱的時代,美讓位給它的陰影」。所以,如同作者前往巴黎所參觀的文件大展,這是在憂鬱時代提供當代/留給後代所寫下的幾分憂鬱文件。
Thumbnail
《憂鬱文件》(1992,雄獅)是陳傳興第一本出版的著作。書名中的「憂鬱」,指的是在失去美的時代:「憂鬱的時代,美讓位給它的陰影」。所以,如同作者前往巴黎所參觀的文件大展,這是在憂鬱時代提供當代/留給後代所寫下的幾分憂鬱文件。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 日本天主教作家遠藤周作最後鉅著《深河》(1923-1996),對天主教的唯我獨尊有所反省與批判,認為一神教與泛神教並非截然對立,其意義結構很值得深入探討。 ‧ 赫曼.赫塞《鄉愁》(1904 年)關於初戀的浪漫,令人讚嘆。他攀爬懸崖,冒著生命危險,摘下阿爾卑斯玫瑰的當年最後一株蓓蕾,放到情人住家的
Thumbnail
‧ 日本天主教作家遠藤周作最後鉅著《深河》(1923-1996),對天主教的唯我獨尊有所反省與批判,認為一神教與泛神教並非截然對立,其意義結構很值得深入探討。 ‧ 赫曼.赫塞《鄉愁》(1904 年)關於初戀的浪漫,令人讚嘆。他攀爬懸崖,冒著生命危險,摘下阿爾卑斯玫瑰的當年最後一株蓓蕾,放到情人住家的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Thumbnail
辛金順《島˙行走之詩》一書,集結其2020年擔任駐縣作家之時,以親臨之感知寫成的一百零三首詩。全書分六輯,從「料羅灣的濤聲」開篇,在現代詩語裡描繪「歷史的漫遊」、「戰地迴聲」、「潮汐金門」以及「浯島之歌」,而最後一輯「古典的部首」則以古詩回韻島嶼,在古聲韻部之間,復刻金門古樸的色調。 
Thumbnail
辛金順《島˙行走之詩》一書,集結其2020年擔任駐縣作家之時,以親臨之感知寫成的一百零三首詩。全書分六輯,從「料羅灣的濤聲」開篇,在現代詩語裡描繪「歷史的漫遊」、「戰地迴聲」、「潮汐金門」以及「浯島之歌」,而最後一輯「古典的部首」則以古詩回韻島嶼,在古聲韻部之間,復刻金門古樸的色調。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