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與存在:從海德格到列維納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提出一個重要區分:「存在」不同於「存在者」。但值得人深思的是:海德格並沒有直截了當給我們一個「存在」的定義,而是以細緻卻較迂迴的方式進行討論。關於存在與存在者間的關係,他說:

使存在者之被規定為存在者的就是這個存在;無論我們怎樣討論存在者,存在者總已經是在存在已先被領會的基礎上才得到領會的。

藉由上述文段,我們或可將海德格說的存在,理解為使存在者得以被領會的「意義」。而他之所以如此迂迴的說明「存在」,應是不想落入傳統西方哲學的格套,將存在者的意義來源(即存在)視作「第一因」或「主體性」。為避免混淆,海德格還須對他所謂「存在」的涵義多加說明。因而他曾以「光」比喻存在:

形上學認為我們之能夠「見到」事物,是由於「存有」之光照耀之故。
當我們一旦認識,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看存在事物,都是透過這光而看時,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光的本身實際上已自照自明。

上引文中,海德格藉「光」說明「存在」的兩種內容義:一是人能夠「見到」事物,前提在於「光」已照亮了事物;而「存在」也是「存在者」的意義得以被領會的基礎。二是由於一切事物得以被看見,是出自光的照明;則光之所以被看見,不能是其他事物照亮「光」,必是出於光的自我照亮。與此相彷,「存在」作為一切存在者的意義來源,也當是自照自明的。

  列維納斯也承繼了這一以「光」喻「存在」的說明。但與海德格不同的是,列維納斯並不認為「存在」是一切意義的來源,而是指出:與他人的關係,能夠將主體引入一種「完全的他異性」的經驗,這種經驗本身卻不須「存在」的中介。這也就是列維納斯獨特的「面容」論述。他認為: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就是主體與他者間「面對面」的倫理關係。基於這一先在的倫理關係,列維納斯把海德格「存在」作為中介的論點顛倒過來,認為應說是基於與他者的關係,主體才可能提出存在論的問題(即探討「有什麼意義」的問題)。如他說:

對存在一般的理解不能統治與他人的關係。後一種關係支配前一種關係。我無法擺脫與他人的社會關聯,即使當我考慮其所是的存在者的存在時。存在理解已經被向這樣一個存在者中說出了:這個存在者在那個它於其中被提交出去的主題背後又重新浮現。這個「向他人說」——這種與作為對話者的他人的關係,與一個存在者的關係——先行於任何存在論。它是存在中的最終的關係。

上文中,列維納斯提出一個確切的劃分:即「倫理」的關係與「存在之於存在者」的關係。以這一架構反駁海德格。但截然二分的架構難免引起疑慮:這兩種關係是否必不能並存呢?海德格與列維納斯都以「光」譬喻「存在」;然而「光」並不是列維納斯哲學所談到的「他者」,僅是「存在者」,因此自然也不可能對主體呈現為「面容」。但我們若換個角度:從「面容」開始思考;則「面容」確實可能成為主體與存在者的中介,因而擁有開顯其他「存在者」意義的功能。本文認為:在這些方面,遠藤周作的小說《沈默》應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本文試圖以他者倫理學,重新閱讀遠藤周作的《沈默》。《沈默》中天主教的聖像,透過它的脆弱性、可受傷害性,不斷將司祭洛特里哥引入「面對面」的經驗中。但這一宗教經驗並不自足於此。聖像不但呼召洛特里哥與其「面對面」,也要求洛特里哥去面對他心目中醜陋的人、他所無法寬恕的人。小說中的吉次郎與費雷拉等皆是如此。洛特里哥的寬恕並非外在行為而已,同時亦加深洛特里哥對他人的理解與同情。因此若就《沈默》而言,「面容」可以同時作為存在者意義之開顯者;並且不會像海德格般將存在者中性化,以致削弱他者的他異性。除了上述討論外,本文還希望藉追溯洛特里哥的受迫害與宗教實踐之歷程,探問於外在體制的高壓中,洛特里哥如何藉面容的推動力確立自己的理念,並推擴出去與其他「他者」建立倫理關係,在權力與監視的夾縫中創造生存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9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沈默》是遠藤周作於1966年出版的小說。遠藤周作是日本小說家,自1954年發表《到雅典》以來,遠藤周作在小說創作的路途上筆耕不輟,直至逝世前一年1995年仍在連載〈黑色揚羽蝶〉。其作品藉天主教的背景,對自己的生命經驗、日本的風土與人無意識之中的黑暗等議題,進行深刻的思索。並且,據武田有壽的研究
2021/01/10
  《沈默》是遠藤周作於1966年出版的小說。遠藤周作是日本小說家,自1954年發表《到雅典》以來,遠藤周作在小說創作的路途上筆耕不輟,直至逝世前一年1995年仍在連載〈黑色揚羽蝶〉。其作品藉天主教的背景,對自己的生命經驗、日本的風土與人無意識之中的黑暗等議題,進行深刻的思索。並且,據武田有壽的研究
2020/11/23
   地理空間往往會限制人思維的形式與內容;但同時,人於所居住的地理空間發展出自身的社會架構及文化,也會影響、改變群體對同一地理空間的感知。若我們擴展「空間」一詞的使用,則可從社會或文化的不同角度切入,稱群體的生存疆域為「社會空間」或「文化空間」。而當群體擁有某種信仰,或是信仰介入原有的社會群體,凝
2020/11/23
   地理空間往往會限制人思維的形式與內容;但同時,人於所居住的地理空間發展出自身的社會架構及文化,也會影響、改變群體對同一地理空間的感知。若我們擴展「空間」一詞的使用,則可從社會或文化的不同角度切入,稱群體的生存疆域為「社會空間」或「文化空間」。而當群體擁有某種信仰,或是信仰介入原有的社會群體,凝
2020/11/21
  水戶侯宰相公以苑中櫻花盛開,集史館諸臣以賞之,因特使相招,況前已夙戒。余即時遄往,先後諸賢,徘徊瞻眺,悅目娛心,留連無已。執事近臣,親司飲饌,亭臺邸閣,在在供張。辟公而崇折節,高貴而慮下人。事皆出於誠然,意不尚乎虛飾。吾未見其有至於斯者也。惜也,瑜德薄學荒,涓人馬骨耳,使真得賢人而用之,其德業所
2020/11/21
  水戶侯宰相公以苑中櫻花盛開,集史館諸臣以賞之,因特使相招,況前已夙戒。余即時遄往,先後諸賢,徘徊瞻眺,悅目娛心,留連無已。執事近臣,親司飲饌,亭臺邸閣,在在供張。辟公而崇折節,高貴而慮下人。事皆出於誠然,意不尚乎虛飾。吾未見其有至於斯者也。惜也,瑜德薄學荒,涓人馬骨耳,使真得賢人而用之,其德業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海德格(Heidegger)提出存有論,認為存有(Being)是形上學的本質、是形上學的形上學,他以此對比康德(Kant)知識論的形上學,認為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降,到康德、德國觀念論等的形上學都是「特殊」形上學,而非「普遍」形上學,因為傳統的哲學對「存有」遺忘。如同笛卡兒(Desca
Thumbnail
  海德格(Heidegger)提出存有論,認為存有(Being)是形上學的本質、是形上學的形上學,他以此對比康德(Kant)知識論的形上學,認為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降,到康德、德國觀念論等的形上學都是「特殊」形上學,而非「普遍」形上學,因為傳統的哲學對「存有」遺忘。如同笛卡兒(Desca
Thumbnail
在量子力學中,觀察者是任何檢測到量子粒子的東西。物理學家說,觀察者測量量子粒子的特性。觀察也稱為“測量”。理解觀察者的作用取決於理解測量在量子力學中的特殊作用。 👣觀察需要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能量轉移。
Thumbnail
在量子力學中,觀察者是任何檢測到量子粒子的東西。物理學家說,觀察者測量量子粒子的特性。觀察也稱為“測量”。理解觀察者的作用取決於理解測量在量子力學中的特殊作用。 👣觀察需要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能量轉移。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是地獄」(沙特)。 「我反抗故我在」(卡繆) 一、我是誰? 為何活著? 問天和地:我是誰?為何活著? 問人和己:我是誰?為何活著? 回答的只有永遠的 瀟瀟風雨聲,洶湧波濤聲, 喧嘩塵囂聲,內心吶喊聲。 二、虛空的虛空。 所羅門王:「一切都是虛空,虛空的虛空」 三、存在哲學
Thumbnail
在解釋存在主義時,我們需要明確「大我」的存在(Being)和「小我」的存在者(beings)之間的區別。 存在(Being)是指存在本身的概念,在西方稱為神、靈魂、高我、大我或超越者,它超越了任何具體的存在者。存在被視為一種抽象的、普遍、永恆與絕對的存在狀態,是一種無所不在、超越特定存在者的存在形式
Thumbnail
在解釋存在主義時,我們需要明確「大我」的存在(Being)和「小我」的存在者(beings)之間的區別。 存在(Being)是指存在本身的概念,在西方稱為神、靈魂、高我、大我或超越者,它超越了任何具體的存在者。存在被視為一種抽象的、普遍、永恆與絕對的存在狀態,是一種無所不在、超越特定存在者的存在形式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Thumbnail
"如果我盡心竭力, 還是得不到人類的冠冕, 那我又算是什么呢?"-歌德《浮士德》 "存在即是被 (心靈) 感知: 某事物存在意指關於該事物的觀念存在於某些心靈中; 否則, 該事物即不存在"-柏克萊 (對於此議題深入的哲學探討, 請參閱拙作:漫談「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 )
Thumbnail
"如果我盡心竭力, 還是得不到人類的冠冕, 那我又算是什么呢?"-歌德《浮士德》 "存在即是被 (心靈) 感知: 某事物存在意指關於該事物的觀念存在於某些心靈中; 否則, 該事物即不存在"-柏克萊 (對於此議題深入的哲學探討, 請參閱拙作:漫談「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 )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