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是遠藤周作於1966年出版的小說。遠藤周作是日本小說家,自1954年發表《到雅典》以來,遠藤周作在小說創作的路途上筆耕不輟,直至逝世前一年1995年仍在連載〈黑色揚羽蝶〉。其作品藉天主教的背景,對自己的生命經驗、日本的風土與人無意識之中的黑暗等議題,進行深刻的思索。並且,據武田有壽的研究:《沈默》中對弱者與「背教者」的復權,透過書寫留下並彰顯被迫棄教者的聲音,對二戰時無法抗拒帝國的命令而背棄信念的日本人而言,亦具切身的時代意義。
然而,《沈默》一書雖綰合許多重要議題,文學上的評價卻有不同的意見,甚而被形容為「一部毀譽參半的小說」。《沈默》於出版當年奪得谷崎潤一郎獎,但其獎項的選考委員中即有持「閱讀之後有昏昏欲睡之感」評價者。三島由紀夫亦質疑小說中主題轉換的合理性。關於前述批評,林水福先生則在〈沈默的世界〉一文中回應,他指出:《沈默》作為純文學小說,一字一句履經再三推敲,因而《沈默》末尾七頁的「天主教官宅日記」絕非贅言;反之,是讀出遠藤周作深意的重要線索。
本文則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沈默》主題的統一性:即列維納斯的「面容」理論。列維納斯是猶太人哲學家,最終入籍法國。其與遠藤周作的經歷有相似之處:他們於二戰前均已奠基其書寫方向,但戰爭帶來的親身經驗與衝擊,使二人於接下來的人生更不得不持續詰問「人性」的軟弱之處。遠藤周作的方式之一是深入描寫因恐懼、軟弱而無法貫徹其信念之人,描述背教者棄教過程中心靈遭遇的磨難,並討論背棄信念後,人還可以如何自處等議題。列維納斯的「面容」則指出:人的脆弱、必死性並非僅是消極的事實;恰恰相反,人的脆弱性正是人之擁有理性與倫理關係的根據。道德的根源其實來自:他人出現在我眼前,他的面容因其脆弱性、必死性,必然向我們呼籲的「汝勿殺」。這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在禁教時代的日本,《沈默》所描寫的天主教之神,藉被踩踏之聖像的形象面對信徒,也成為具脆弱性的面容。除遭踏繪的聖像外,《沈默》中的吉次郎亦成為促使洛特里哥司祭不得不重省自身信仰與人性觀點的原因。他者(神與他人)的面容不斷推動洛特里哥重塑自己的生命,這與列維納斯的論述似有相近之處。因此,本文以下便先簡述《沈默》的主要情節,再藉列維納斯的「面容」概念,試圖抉發小說中涵藏的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