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如刀,刀刀造業消福報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嘴巴要用來唸經、唸佛,不要用來挑釁別人。婆婆不要嫌棄和責罵媳婦,要對媳婦多說好話,媳婦才待得住;婆婆是長輩,為人媳婦,也要孝順婆婆。家庭要圓滿,說話很重要,要常稱讚家人;若不會講話,可以多微笑來帶過。」
這些日子心情非常沮喪,因為處理家裡的事情意見不合,感覺自己太強勢了,對於不同的意見批評、責備、沒有包容心……,每每都到佛菩薩面前懺悔,懊惱哭泣我怎麼都改不過來。
某天晚上,在夢中有人告訴我兩個字:「缺德」。這麼夢境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說話咄咄逼人、未替他人著想,只想著批評、責備他人是「缺德」的表現,自己親身經歷才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修口德,需要克制情緒和轉化心念,這真的很不容易!說話是最平常且頻繁的日常活動,同樣一件事、一句話,表現出來的態度、語氣、面部表情……等等,都會影響溝通成效、氣氛和人際關係。我就常常因為個人情緒而將說話語氣加重,面部表情嚴肅而將事情搞砸。高僧大德勸戒世人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做好人」,說好話排在首位,由此可知,會說話是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把話說好、說得柔軟、說得懇切、說得誠實、說得圓滿是世人的必修功課,是修行的基本功。
淨空法師:「什麼是好話?真正關心他,真正愛護他,真正幫助他,這就是好話。言語要柔和,質直就是用真誠心來與人溝通。」
《佛說十善業道經》提到的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其中口業就佔了四種戒律,由此可知說話要審慎思考,避免禍從口出,傷人造惡業,削福報傷自己。
我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因自我意識高漲,很容易在與人溝通的過程當中犯兩舌之業,還喜歡批評他人,認為自己講得才是對的。例如父親往生時,妹妹很在意父親是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於是努力地幫父親做功德,花了很多錢做超薦法會、捐造佛像、蓋佛寺、蓋醫院……等等,花了很多錢,還告訴母親要多布施,對父親才有幫助。母親聽了很反感,為何一定要花這麼多錢,才能幫助父親?布施給需要幫助的眾生是好事,但要慎選真正需要幫助的對象,才是真正利人利己的功德。而且,要幫助父親也可以到牟尼精舍請示,用誦經超度的方式,更是冥陽兩利,雙方都受惠,還不必花錢,只需要花時間誦經。
原本想與妹妹心平氣和的溝通討論,但自己的習氣深重,不知不覺地越說越激動,原本平和的口氣轉為激烈的責備,面部表情也越來越嚴肅,最後我生氣破功了。我對妹妹的孝心很感動,但對於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言語態度不佳深感懺悔。經過此一事件之後,我與妹妹的說話機會就減少很多,以前還會互相討論佛法,但現在心裡有些疙瘩尚未化解,彼此的感覺也疏遠了。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話要說得圓融、心平氣和,對方才能歡喜接受。阿伯常說:「圓滿比對錯重要」,我會找機會和妹妹冰釋前嫌,化解彼此心中的結,一家人,不需要太計較,破冰,就從自己開始!
(分享完畢)
嘴如刀,刀刀造業消福報,這把刀,能幫助人也能傷害人,端看我們如何使用。《靜思語》:「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量要大,心要廣。」說話,是修行的重要環節,《佛說十善業道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十善業中有四種與口業有關;古有云:「禍從口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些典故都在警示世人「守口」的重要性。
上述有緣人分享,自己在與家人溝通的過程當中,從心平氣和到咄咄逼人,原本想好好溝通卻演變成激烈爭執,最後事情沒解決,也與家人有心結、有疙瘩,真是悔不當初。惡語惡口如同雙面刃,若不懂的克制、轉念,就會傷人傷己,與人結惡緣、造惡業,還會大大消耗福報,火燒功德林,不可不慎。
如何才能說好話?說好話需要智慧,有智慧才能思慮圓熟、處事圓融、不結來世怨。常有請示者問阿伯:「如何才能開智慧?」阿伯說:「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唸經要唸入心,不是嘴巴動一動就能得到佛菩薩的智慧,要將經典上的一字一句刻畫在心上,用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待人處事皆不離佛法。遇到待人接物上有困難時,先忍耐一下,靜下心來想一想,佛菩薩會怎麼說、怎麼做?經典上是怎麼紀錄的?阿伯是怎麼教導我們的?高僧大德文鈔是如何記載的?把諸多善知識想過一遍之後,心平了、氣也和了,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自然就充滿智慧、和諧圓滿、皆大歡喜了。
淨空法師:「我自己發願,我也常常勸別人,我們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應當做世間第一等好人,就是要做到『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是善修。
『存好心』,存什麼樣的好心?佛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無貪、無瞋、無癡。以這個心對一切人事物,沒有絲毫不善。即使對於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都無絲毫不善的念頭。
你們問我修行是什麼功夫?我老老實實告訴你,我做到了這一點,我能常生歡喜心,心裡沒有怨、沒有對頭,無論別人用什麼態度對我,我都是一味真誠慈悲待人。我向純淨純善精進,希望這一生臨命終時,沒有一絲一毫遺憾。羅漢、菩薩、佛果很高,我們未必能做到,善人是可以做到的。
『說好話』,佛在經教上教導我們,不妄語、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欺騙人)、不惡口、不綺語;除此之外,出言無不是利益眾生,這就是說好話。古德常常讚佛,「世間好語佛說盡」,這是真的,我們要學。
『做好事』,大乘經論上常常教導我們,『四攝、六度、普賢十願、文殊十波羅蜜』,這是好事。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善行,總不出普賢十願和文殊的十波羅蜜。」
聖嚴法師:「我們所謂的『好願』,實際上就是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然後使整個社會的命運跟著轉,如果我們自己也這樣來許願,我們的命運也會轉。
如果讓『心隨境轉』,是沒有智慧的人;要讓『境隨心轉』,才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人。我們許好願,就是要使我們的心轉;心轉,外面的環境也會隨著轉,所以說會轉好運。
所謂『說好話』,首先是不說惡話,不說挑撥離間、無聊的話,以及『口出刀劍』的話,而要說讚歎的、恭敬的、謙虛的、誠實的話,以及關懷的話,這些話都是好話。
那『做好事』是做什麼好事呢?不管是舉手之勞,或是一句美言,這都是在做好事。小小的好做得多了,就會變成一個大大的好。如果我們少數人做好事,進一步影響其他多數人都來做好事,那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都會是做好事的好人,這樣的話,我們的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引用完畢)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夫,把話說得好,就能帶動好的人際關係、把事情處理好、待人處事和諧圓滿;若是話說得不好,惡語惡口就會引發爭執、與人結惡緣。綜觀歷史與現今社會事件,就有很多因口角而械鬥、結怨、結仇的事例,不勝枚舉。人生在世,要多修口德,有時候一句正面、鼓勵的話,能夠將人帶出失志的低潮、挫折的泥潭、困難的低谷,讓人萌生鬥志與力量,衝破束縛,找到解開桎梏的光明與希望。
修行無捷徑,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時時刻刻善護念、持誦大乘經典,才能越修越有智慧,越修越光明!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福報越多,人生越順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利人利己的感應文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深入修行,看清自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開啟靜坐模式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身入迷霧,心不迷途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何把心安住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金光)《刀刀刀》、四(完) 西江橫棹已經許久沒有提過刀了。 他從前也拿刀的。 嘯穹。神嘯刀宗自古傳承的鎮宗寶刀,與短刀神逸齊名,是宗內地位與榮耀的象徵。除了宗主,只有極少數人能得到佩帶神嘯雙鋒的殊榮,不單是對個人實力的認可,也是對品格的肯定。 那時他還叫西風橫笑,以破格的十五歲年紀獲授嘯穹,正是意氣風發,一時無兩。肩負師門長
    avatar
    馬爺
    2021-06-20
    (金光)《刀刀刀》、三 千金少的手裡有刀。 菜刀。 廚房裡滿是藥香,煎藥的藥壺在角落炭爐上不住冒著蒸氣。灶台一片狼藉,七零八碎的菜葉根莖散落砧板周圍,菜汁葉渣噴濺在牆面、地上,彷彿剛剛經歷大戰。鍋釜裡的水滾了老半天,遲遲等不到東西下鍋。準備用來燉湯的老母雞毛被拔個精光,躺在一旁死不瞑目。 千金少左手持刀,鮮血自右手手指不
    avatar
    馬爺
    2021-06-11
    (金光)《刀刀刀》、二戚寒雨的手裡有刀。 色如銀雪的凋楓刀。 刀身薄利輕巧,刀鋒滲透懾人寒氣。刀刃筆直,只在鋒刃尾端彎出一點弧度,倒有三分像刀、七分似劍。把刀送給他的那個陌生男人說,是當年鑄刀的老匠師年高耳背,將刀聽成了劍,馮京誤作了馬涼,待發現時為時已晚,只能略作補救,要他姑且將就。 戚寒雨並沒有什麼意見。那年他六歲,
    avatar
    馬爺
    2021-06-05
    (金光)《刀刀刀》、一他的手裡有刀。  黃色的大刀。 刀長三尺,寬二寸有餘,刀背寬厚,刀鋒薄利,刀刃通體金黃,光芒耀眼。刀在手,刀柄末端紅緞隨風擺曳如長龍飛舞,端的是威風八面、氣勢非凡。 冶雲子向來十分滿意這刀。由他親手設計的這一把刀。 鑄刀師傅曾提醒過他,若以純金打造兵刃,硬度將不敷使用,只會淪為擺設。他不服氣,以他刀
    avatar
    馬爺
    2021-06-01
    下沉的過程中,她碰上屍骨、碰上跟消防水管一樣粗的蟲子,舞動猶如餐刀的尾鉗。往下、往下…… 阿嘉莎夢見了托基,在夢裡,她坐在母親家的院子裡,被水仙花包圍。她跟亞契都穿著看賽馬的輕便禮服,他突然伸手,將兩人頭上的帽子互換。他的帽沿遮住她的眼睛,她掀起帽子,看到他隔著網紗和絲綢布花對她露齒而笑。他們對望幾秒,哈哈大笑,他說:「老天爺啊,我真的好愛妳!」她正要張嘴,還來不及回話,他的帽子又滑下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0-11-02
    單刀李存義如何收下最後一個徒弟?文:徐永豈 1911年,少年李東園跟護院黑棍張學了各路拳。他的父親李鶴鳴是當時開灤煤礦負責人,翰林一類職等,文人世家,家底殷實。 黑棍張名張鳳歧,通內外家拳。少主李東園幼有神童之名,六七歲上便纏著他教拳。 黑棍張很疼愛他,傾囊相授,賓主頗為相得。 兩年後,李父向黑棍張提起讓東園拜他為師之事。 李鶴鳴
    Thumbnail
    avatar
    徐永豈
    2020-09-14
    運筆如刀──黃榮燦二二八事件兩年後,台灣迎來世界史上最長的戒嚴與白色恐怖,為二二八留下美術見證的〈恐怖的檢查〉作者黃榮燦竟然繼續留在台灣教素描版畫,真是白目有剩的男人。1951年12月,黃榮燦在台灣師範學院教職員宿舍被捕入獄,並於隔年年底被槍斃於台北馬場町。
    Thumbnail
    avatar
    潘家欣
    2017-01-25